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醫學論文  > 
  • 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在呼吸機依賴患者撤機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撤機成功率的影響研究

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在呼吸機依賴患者撤機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撤機成功率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在呼吸機依賴患者撤機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撤機成功率的影響。方法 62例呼吸機依賴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31例。對照組應用常規撤機方法, 研究組應用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撤機。比較兩組患者撤機情況、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住院費用、血壓、心率。結果 研究組撤機成功率為96.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分別為(11.50±3.30)、(6.26±1.86)d, 均短于對照組的(19.90±4.10)、(8.00±2.60)d, 住院費用為(36112±4989)元少于對照組的(67221±11933)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分別為(88.3±11.5)次/min、(68.3±6.8)mm Hg(1 mm Hg=0.133 kPa)、(118.3±8.9)mm Hg, 均低于對照組的(100.4±12.3)次/min、(80.5±10.4)mm Hg、(133.7±11.3)mm Hg,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呼吸機依賴患者撤機的過程中, 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的應用效果較好, 有效的提高了撤機的成功率, 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
  【關鍵詞】 床上蹬車;擴胸鍛煉;呼吸機依賴患者;撤機成功率;影響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bed pedaling and chest enlargement exercise in weaning of ventilator-dependent patient and its effect on 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Methods   A total of 62 ventilator-dependen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aning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bed pedaling and chest enlargement exercis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weaning condit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ventilator use time, hospitalization cost,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as 96.8% than 77.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ospitalization time, ventilator use time respectively as (11.50±3.30) and (6.26±1.86) d than (19.90±4.10) and (8.00±2.60)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ess hospitalization cost as (36112±4989) yuan than (67221±11933) yu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heart rat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respectively as (88.3±11.5) times/min, (68.3±6.8) mm Hg(1 mm Hg=0.133 kPa) and (118.3±8.9) mm Hg than (100.4±12.3) times/min, (80.5±10.4)mm Hg and (133.7±11.3) mm Hg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Bed pedaling and chest enlargement exercise shows good effect in weaning of ventilator-dependent patient.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and lower the treatment costs of patients.
  【Key words】 Bed pedaling; Chest enlargement exercise; Weaning;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Effect
  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是機械通氣技術, 它是臨床上搶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技術, 效果較好[1]。但是它最大的不足就是患者會對呼吸機產生依賴感。有關的報道顯示, 臨床上患者對呼吸機的依賴程度高達13%[2]。呼吸機依賴患者的撤機成功率非常低, 這也是臨床上的主要難題之一。當前臨床上大多數的呼吸機依賴患者一般都在重癥監護室進行治療, 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療費用, 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 延長了住院時間等。一般對于此類患者進行常規的脫機方法, 一旦患者可以自主呼吸就立即為患者撤機, 脫機后患者出現氧合下降則輔助機械通氣治療, 反反復復嚴重的降低了撤機的成功率與效果。近幾年, 出現了很多有關機械通氣患者在進行脫機前進行早期運動的報道, 報道顯示[3], 患者進行各種早期床上運動以及康復訓練, 可以有效的提高脫機撤機的成功率。本院在呼吸機依賴患者撤機的過程中, 使用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的效果理想, 撤機成功率較高,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呼吸機依賴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使用呼吸機的時間>72 h的患者;②在撤機后的1 h內, 患者吸入的氧濃度<40%, 并且出現了缺氧等癥狀, 患者想使用呼吸機的愿望比較強烈;③撤機后的72 h內, 患者病情加重, 需要進行機械通氣;④兩組患者均知曉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意識比較模糊, 脾氣比較暴躁的患者;②需要使用大量升壓藥物的患者;③收縮壓<90 mm Hg的患者;④呼吸頻率>35次/min的患者;⑤肺部病情加重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31例。兩組患者均為男性, 對照組年齡48~82歲, 平均年齡(65.2±6.8)歲;研究組年齡49~86歲, 平均年齡(66.4±6.6)歲。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獲取了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常規撤機方法, 一旦發現患者可以自主呼吸就立即撤機, 撤機后患者再次出現呼吸困難, 無法忍受時再通上呼吸機[4]。
  1. 2. 2 研究組 研究組應用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撤機, 蹬單車器械由上海玖健康復器材有限公司生產的踏步訓練機, 拉力器為廣州邁斯卡有限公司生產。在患者可以自主呼吸前進行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 從而提高患者的體質與心肺功能, 主要方法如下:① 床上蹬車訓練, 首先要告知患者進行該訓練的目的與必要性, 獲取患者的允許后, 指導患者雙腿稍曲屈, 雙足固定于床上單車踏板上, 啟動踏步訓練機, 訓練5~15 min/次, 3次/d[5]。②擴胸鍛煉, 讓患者雙手平舉于胸前, 手持拉力器, 同時雙手握拳做擴胸運動, 擴胸、放松、擴胸交替進行, 5~15 min/次, 3次/d, 強度以不引起難以忍受的疼痛或過度疲勞為度。如果患者可以自行完成上述訓練, 第2天即可將呼吸機撤除[6]。
  1. 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撤機情況[成功率=(1次撤機成功+2次撤機成功率)/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住院費用;③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變化。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撤機情況對比 研究組撤機成功率為96.8%,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住院費用對比 研究組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分別為(11.50±3.30)、(6.26±1.86)d, 均短于對照組的(19.90±4.10)、(8.00±2.60)d, 住院費用為(36112±4989)元少于對照組的(67221±11933)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血壓、心率對比 研究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分別為(88.3±11.5)次/min、(68.3±6.8)mm Hg、(118.3±8.9)mm Hg, 均低于對照組的(100.4±12.3)次/min、(80.5±10.4)mm Hg、(133.7±11.3)mm Hg,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臨床中機械通氣治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撤機的成功與否也是評價治療成敗的標準[7]。大部分接受呼吸機的患者都是意識比較模糊, 呼吸比較困難, 待意識恢復正常后, 病情突然加重, 缺乏對呼吸機的了解與認識, 插管導致不良反應等, 很容易導致患者的焦慮、抑郁、恐懼情緒[8]。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 患者已經完全適應了機械通氣, 但是對疾病的恐懼感比較強烈, 很擔心撤除呼吸機后無法進行自主呼吸, 從而對呼吸機產生強烈的依賴[9]。
  對呼吸機依賴患者進行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進行撤機,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 同時對患者的下肢肌力可以進行有效的鍛煉, 還能使全身的耐力增強。通過研究發現[10], 對患者進行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對于呼吸機依賴的患者來說是有好處的, 它可以顯著的提高撤機成功率, 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等。本研究顯示, 研究組住院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住院費用均優于對照組(P<0.05), 可見, 應用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進行撤機可以縮短患者呼吸機使用時間, 縮短住院時間, 保證治療效果。但是在進行該訓練時, 一定要保證患者的人身安全。同時, 在撤機后, 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的搭配, 要營養均衡, 另外要與患者家屬多從心理上支持患者, 提高患者治愈自信心[11]。
  導致患者對呼吸機產生依賴感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不良情緒。使用呼吸機的患者通常由于插管不適等原因情緒都比較暴躁, 抑郁、焦慮情緒也比較嚴重[12]。②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長時間得不到很好的治療, 從而會對呼吸機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如果患者的肺部受到了嚴重的損傷, 并且有肺部感染的癥狀時, 患者會對呼吸機產生依賴[13]。③呼吸肌功能的衰退導致呼吸困難, 從而對患者進行呼吸機治療時很容易對呼吸機產生依賴。而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撤機方法, 更加降低了撤機的成功率。本研究顯示, 研究組撤機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 因此, 對呼吸機依賴患者進行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撤機可以有效的提高撤機的成功率。
  有很多國外的研究結果顯示[7, 11], 對呼吸機依賴患者進行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 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的現象, 恢復患者的正常血壓與心率。本研究顯示, 研究組血壓、心率低于對照組(P<0.05), 因此, 常規的方法無法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率、血壓, 而應用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方法可以明顯的降低患者的血壓、心率。因此, 在進行撤機前對患者進行該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撤機的成功率。但是在撤機的時候, 要準確的把握撤機的最佳時間, 在撤機前要充分了解撤機需要注意的事項, 還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呼吸機參數調節到合適的撤機數值[14]。撤機時要保證患者的病情已經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或基本痊愈[15]。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都要保持正常[16]。撤機時要保證患者的意識清醒, 肺部感染情況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能自主將痰液咳出, 如果患者均達到了以上要求方可撤機[17]。   撤機時要使用正確的方法, 撤機的最佳時間一般是睡醒后的早晨或上午[18]。在撤機時要為準備撤機患者選擇半臥位或者是臥位, 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腹腔臟器對隔肌造成壓迫, 從而有利于隔肌的正常運動。剛開始撤機的時間為30 min/次, 3~5次/d, 患者適應以后可以適當的延長撤機時間。如果撤機后患者并沒有異常情況發生, 則可以繼續延長撤機時間, 直到患者可以自主呼吸時, 方可適當在夜間停止使用呼吸機[19]。這主要是針對撤機困難的患者所進行的, 讓患者進行一段時間的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 可以有效地縮短患者使用呼吸機的時間, 改善患者的預后[20]。除此之外, 對患者進行撤機時, 要做好心理干預, 從而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從而縮短住院時間, 提高撤機成功率。撤機后還要保持患者的營養攝入, 撤機成功的基礎就是營養的支持。如果患者不可以進食, 則要對患者進行腸外營養供給, 從而有效的保持氮平衡, 如為患者進行胃管鼻飼法, 這樣可以很好地控制食物的輸入量。
  綜上所述, 在呼吸機依賴患者撤機的過程中, 床上蹬車及擴胸鍛煉的應用效果較好, 有效的提高了撤機的成功率, 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 雖然此次研究取得的效果較好, 但是取得的結果還需要后期在臨床試驗中不斷地進行驗證, 保證此次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劉欣, 許碩, 朱宏泉. 無創呼吸機在老年重癥肺炎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9):132-135.
  [2] 李穎蕾, 王惠凌, 孟亞楠, 等. 程序化撤機在機械通氣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山東醫藥, 2017, 57(43):71-73.
  [3] Jacobsohn E, Grocott HP. Impact of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Importance of Pleural Effus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Anesthesiology, 2018, 128(3):677-678.
  [4] 李鈺, 徐建國, 徐敏, 等. 不同機械通氣模式對呼吸機相關性膈肌功能障礙的影響. 實用醫學雜志, 2017, 33(2):238-242.
  [5] 忽新剛, 馬利軍, 程劍劍, 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適應性支持通氣在撤機中的作用.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6, 35(1):38-41.
  [6] 李穎, 許文, 戈偉, 等. 綜合干預措施對ICU醫務人員呼吸機集束化策略執行率與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病率的影響.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8):1751-1753.
  [7] Posada NG, Carrizosa J, Rodriguez D, et al. Utility of OMAHA+ Scale in the Successful Weaning From Ventilator. Chest, 2016, 150(4):324A.
  [8] 李敏, 邵換璋, 王海波, 等. 心臟術后呼吸機撤離困難原因分析.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16, 26(1):70-72.
  [9] 韋巧珍, 蘇萍, 韓進天, 等. 早期咖啡因治療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呼吸機需求的影響研究.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6, 18(12):1227-1231.
  [10] 劉麗霞, 蘇丹, 胡振杰. 超聲監測膈肌位移預測ICU機械通氣患者撤機能力的臨床研究. 中華內科雜志, 2017, 56(7):495-499.
  [11] Springman SA, Nielson HR, Meyer TL, et al. Effect of postweaning heifer development system on average daily gain, pregnancy rates, and subsequent feed efficiency as a pregnant heifer.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17, 95(12):5320-5326.
  [12] 馮潔惠, 徐建寧, 方雪玲. 1例脊柱側凸伴呼吸衰竭患者延遲撤機的循證實踐. 中華護理雜志, 2016, 51(1):116-120.
  [13] 李穎蕾, 王惠凌, 王德超, 等. 兩種脫機方法在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2016, 23(5):558-560.
  [14] 吳力, 馮楊榮, 葛丹霞, 等. 能量代謝監測下營養治療對老年危重癥患者營養指標及預后的影響.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2017, 24(6):645-649.
  [15] Trevisi P, Latorre R, Priori D, et al. Effect of feed supplementation with live yeast on the intestinal transcriptome profile of weaning pigs orally challenged with Escherichia coli F4. Animal, 2017, 11(1):33-44.
  [16] 陶海峰, 陶敏, 蔡娜, 等. 經鼻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在重度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撤機后的應用.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2016, 18(1):1-5.
  [17] 章敬玉, 鄧桂勝, 吳剛, 等. PIC窗指導下序貫機械通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山東醫藥, 2016, 56(38):50-52.
  [18] 陳卓毅, 林創興. 呼吸機輔助通氣全身麻醉下纖維支氣管鏡取兒童支氣管異物的臨床應用. 中國內鏡雜志, 2016, 22(10):84-86.
  [19] Dennis TS, Suarez-Mena FX, Hill TM, et al. Effect of milk replacer feeding rate, age at weaning, and method of reducing milk replacer to weaning on digestion, performance, rumination, and activity in dairy calves to 4 months of age.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18, 101(1):268-278.
  [20] 張秀平, 徐廣珍, 許愿愿, 等. 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置管患兒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18):4210-4212.
  [收稿日期:2018-11-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2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