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產褥期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與臨床預防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調查產婦產褥期感染的相關因素并且分析有效的預防控制策略。方法 選取1000例 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 調查存在產褥期感染的產婦例數, 同時分析導致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相關因素, 總結有效的預防策略。結果 11000例產婦中出現產褥期感染82例, 占8.20%。高齡產婦(≥34歲)、剖宮產分娩、初產婦、合并妊娠高血壓、合并妊娠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存在產后出血、存在胎膜早破是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單因素(P<0.05)。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差異的變量導入logistic回歸分析中, 結果顯示:高齡產婦(≥34歲)[RR=0.85, 95%CI(0.73, 1.04)]、剖宮產分娩[RR=0.57, 95%CI(0.46, 0.74)]、合并生殖道感染[RR=0.57, 95%CI(0.87, 1.56)]、存在產后出血[RR=0.57, 95%CI(0.28, 0.85)]、存在胎膜早破[RR=0.57, 95%CI(0.31, 0.78)]是導致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 臨床導致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影響因素來自于多方面, 需予以重視, 對產婦配合有針對性的指導干預工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褥期感染的發生率, 維護產婦產褥期的安全。
【關鍵詞】 產褥期感染;影響因素;預防控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23
產褥期感染是產婦在分娩時和產褥期因為病原體對生殖道侵襲而導致的一種局部或全身的感染狀況, 產褥期感染會導致產婦出現全身的炎癥反應, 并且使產婦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礙, 其對于產婦的生活和預后產生影響[1]。本文針對于此, 主要分析并研究產婦存在產褥期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 并且總結有效的預防控制策略, 以期待能夠為相關的臨床干預提供可行的依據, 現將主要研究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1000例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有初產婦682例, 經產婦318例;年齡最大44歲, 最小20歲, 平均年齡(27.6±7.4)歲。 所有產婦和產婦家屬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本研究符合本院倫理委員會的相關標準。
1. 2 方法 對所有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 調查存在產褥期感染的產婦例數, 同時分析導致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相關因素, 總結有效的預防策略。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000例產婦中出現產褥期感染82例, 占8.20%。高齡產婦(≥34歲)、剖宮產分娩、初產婦、合并妊娠高血壓、合并妊娠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存在產后出血、存在胎膜早破是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單因素(P<0.05)。見表1。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差異的變量導入logistic回歸分析中, 結果顯示:高齡產婦(≥34歲)[RR=0.85, 95%CI(0.73, 1.04)]、剖宮產分娩[RR=0.57, 95%CI(0.46, 0.74)]、合并生殖道感染[RR=0.57, 95%CI(0.87, 1.56)]、存在產后出血[RR=0.57, 95%CI(0.28, 0.85)]、存在胎膜早破[RR=0.57, 95%CI(0.31, 0.78)]是導致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3 討論
3. 1 預防策略 產褥期感染在臨床上是十分嚴重的一種癥狀, 所以應該在臨床上做好相關的干預策略, 針對文中相關情況, 作者認為在進行干預時, 應做好以下工作。①體位調整:護理人員需要求產婦在產后選擇半臥位, 避免產婦出現盆腔炎等情況, 也可有效避免炎癥反應, 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 要有效幫助產婦及早進行下床活動, 同時根據產婦實際體質作出相關的計劃, 以便促進產婦子宮復舊和惡露排出, 避免產婦子宮腔內炎癥情況的發生。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標準, 密切對產婦的血壓、脈搏、體溫和生命體征等指標進行觀察, 及時發現產婦的異常狀態, 并且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2, 3]。②對癥措施:產后會陰部水腫的產婦, 護理人員應選擇50%的硫酸鎂溶液聯合紅外線治療儀對產婦進行治療。對于有切口的產婦, 護理人員需要對產婦進行會陰部的擦洗, 指導產婦正確的洗漱、大小便, 要求產婦能夠盡量保持陰部的干燥。如果產婦合并有高熱癥狀, 護理人員要給予其相關的降溫處理, 包括對產婦進行溫水的擦拭和酒精的擦浴[4, 5]。密切觀察產婦引流管液體的顏色、量及氣 味等, 有效預防產婦的傷口感染情況。針對口腔干燥產婦, 護理人員需指導產婦能夠完成口腔、口唇的護理, 早晚各進行1次。同時采用甘油、植物油等進行長期涂抹, 如果產婦有口腔潰瘍, 需要直接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局部涂抹治療[6]。如有必要, 給予產婦紅霉素軟膏進行局部涂抹。 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產婦分娩前需要進行個性化、全面化的心理護理指導, 并且做好相關的生理干預, 針對產婦的日常生活、飲食起居以及產婦的衣物著裝、分娩的體位、產時的注意事項和禁忌等情況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 使產婦對分娩有大致的了解和認識, 同時要聯合產婦家屬對產婦提供鼓勵, 緩解產婦內心的恐慌和焦慮情緒, 使產婦能夠充分、正確地認識到分娩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保證產婦以積極樂觀和坦然的心態面對分娩, 保證產前健康[7]。④產后護理:產后護理人員需立刻調整產婦的恢復計劃, 針對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的各項癥狀和相關情況為產婦制定良好的飲食作息計劃, 使產婦能夠科學喂養, 并且根據產婦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制定相關的康復內容和計劃, 對產婦分娩過程當中的損傷進行快速恢復, 確保產婦能夠迅速的進入角色[8]。
3. 2 體會 本文主要分析產褥期感染的相關因素并總結有效的預防控制策略。從結果能夠看出, 產褥期感染發生率相對較高, 導致產褥期感染發生的因素多種多樣, 而臨床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的時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產褥期感染。護理干預工作可以有效的對產婦體位進行調整, 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選擇合理舒適的體位, 對于減少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還能夠對感染進行對癥干預, 做好引流液的管理工作, 為產婦落實心理指導, 在產后為產婦落實周密的護理, 從綜合角度為減少產婦的產褥期感染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 臨床導致產婦出現產褥期感染的影響因素來自于多方面, 需要在臨床上予以重視, 對產婦配合有針對性的指導干預工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褥期感染的發生率, 維護產婦產褥期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蔡林芳, 李春香, 何葉. 產婦產褥期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與臨床預防控制.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10):2364-2366.
[2] 范麗英, 王鑫炎, 徐紅艷. 產婦產褥期感染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4):920-922.
[3] 蔡春梅. 產婦產褥期發生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和臨床預防控制. 醫學信息, 2016, 29(26):129-130.
[4] 黃曉安, 楊萍, 李丹, 等. 產婦產褥期感染病原菌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28(7):1089-1092.
[5] 張瑞, 吳菠, 傅東霞, 等. 產婦產褥期感染相關因素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28(11):112-114.
[6] 熊芳. 產婦產褥期感染相關情況分析.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6, 32(6):462-464.
[7] 何蘭娟, 吳麗燕, 杜曉東. 初產婦產褥期感染發生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11):128-130.
[8] 王梅. 產褥期感染相關因素研究和預防措施探討.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11):22-23.
[收稿日期:2018-09-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