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古今讀書祛病佳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據有關史料記載,在中世紀的西方,醫生在給病人治病時朗讀《圣經》為輔助治療的手段,這便是西方圖書療法的起源。中國圖書療法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早在古代,中國人就創造了文體“箴”,用以規過,療以心疾。劉勰在《文心雕龍》的“銘箴”篇中說:“箴者,針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斯文之興,盛于三代?!边@里的“針石”,指古人治病用的石針和藥石,“三代”指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的夏、商、周。箴作為一種文體,是由古代以針和藥石治療疾病的事實引申來的。人有生理疾病,可以用針藥治療;人有心理的迷惘和過失,亦可用“箴諫”、“箴誡”來療救。劉勰對文體“箴”之源流的考據,向人們揭示了圖書療法在古代中國的存在。
  古人有語:“饑讀之可以當肉,寒讀之可以當裘,孤寂而讀之可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可以當金石琴瑟也”,“養心莫善寡欲,至樂無如讀書”。漢代的劉向有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逼鋵?,讀書不僅可以治病,還可能是世界上最高明最劃算的治病方式。下面舉幾例醫案供讀者欣賞。
  治抑郁  據傳我國古代《韓詩外傳》中有一個名叫閔子騫的人,此人功利心強,貪圖名聲,幾多憂悶,煩躁抑郁,終年如此,積癖成疾。讀過圣人孔子的著作,對世界萬事萬物豁然開朗,終于找到了平常心,所積心病與身體的“騷癢”一并被祛除無余。
  治瘧疾  《唐詩紀事》中記載,有人居然因為讀杜甫的詩而治好了瘧疾。
  祛頭風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也許都注意到書中一個“讀書祛頭風”的趣事:三國時代的陳琳頗具文采,所寫討曹檄文甚是鋒利。一日,曹操頭疼病復發,隨手拿起陳琳的文章讀起來,剎時驚出一身冷汗,不意間竟感到精神煥發,久遭困擾的頭風病因此而“痊愈”了。令他頗為驚喜,連聲說道:“此醫我病也!”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享年85歲,其長壽秘訣有一條就是嗜書如命,以讀書舒心養生。他晚年罷官,歸隱故里“身雜老農間”長達二十余年。其間,他除常與鄉民飲酒吟詩外,還把讀書療法授予百姓,寫有一詩:“兒扶一老候溪邊,來告頭風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藥,吾詩讀罷自醒然?!?
  治勞疾  有一則令人忍俊不禁的傳說:一名秀才因勤于筆耕積勞成疾,請來郎中診治。郎中隨手拿起秀才的文稿,故意顛三倒四地讀起來。秀才氣得奪過文稿大聲誦讀,數遍后頓覺暢神愜意。從此,秀才堅持誦讀詩文,很快便康復了。
  治惡瘡  據載,清代秦子忱患惡瘡,“伏枕呻吟,不勝苦楚”。但一部《紅樓夢》,竟然使他忘記病痛,“迎月讀竣,而疾亦賴是漸寥”。全書讀畢,他不但惡瘡奇跡般痊愈,還寫出一部《秦續紅樓夢》來。
  治氣痛癥  清代《老異續編》載有一樁奇事:白巖朱公患氣痛癥,發作時每每因吟誦杜詩數首而獲緩解。
  治弱智癥  《漢書》載:漢文帝少時笨腦,通過“讀頌奇文”,弱智癥不藥而愈。后來他當了皇帝,能日理萬機,而且提倡節儉,多施仁政,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治憂慮  臺灣詩人余光中在《何以解憂》一文中說:“就我而言,讀詩,不失為解憂的好辦法。不是默讀,而是讀出聲來,甚至縱情朗誦。”
  治口吃  文史學家張默生兒時口吃,見人不能出一語,原名敦納。1919年考入北京高師后,發誓矯正口吃。他廣搜古今中外關于演講、辯論之書,如《戰國策》、《鹽鐵論》、《神滅論》、《谷神不死論》等,凡可能者,無不購得精讀朗誦。他還結一辯論對手,名曰“杠友”,每至周日,乃到校外互杠不休,常筋疲力盡,飯不能下咽,然以此為快。堅持兩年,終去口吃之病。
  治口臭  據傳,梁武帝“三日不誦玄暉(謝眺)詩,即覺口臭”。
  美容  今人鄭逸梅作《幽夢新影》,其中云:“面目之可憎與否,不在美丑,在于其人之曾否讀書,所謂‘腹有讀書氣自華’也。”
  治體弱多病  秦瘦鷗是現代作家中傳導“讀書休息論”和“讀書治病說”最為熱情的一個。他在《休息讀書論》一文中真誠而不無得意地介紹他的經驗:“我自小多病,但又最怕服藥打針,幾乎每次都是依靠著《西游記》、《封神榜》、《江湖奇俠傳》、《福爾摩斯大探案》等書,從而獲得充分休息并恢復健康,近年則把金庸、梁羽生、瓊瑤三位先生的巨作為藥物,以對抗傷風流感,乃至心臟早搏等,幾乎百試百驗?!?
  為何堅持誦讀詩文能祛病延年?摘取過諾貝爾獎桂冠的美籍華人楊振寧教授說得好:“西漢時的劉向曾有一句名言:‘書猶藥也。’書的作用非保健品可比,煩悶時,書是安慰者,讓你處變不驚,寧靜致遠。書是人心靈的凈化器,認真讀書能達到超然升華的境界。許多疾病來源于不良的情緒和不良的品行,讀書是最好的心理療法和道德規范。讀書萬卷,等于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使自己精神、品行不斷進入新的境界。這就是讀書‘醫愚’?!鄙w因誦讀動腦,可加速腦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大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讀到優美的文字、生動的情節,還會勃發人的青春活力,使人心馳神往,樂而忘憂,從而克服病患。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經常誦讀詩書,不僅可提高精神生活的質量,還可兼治精神憂郁癥及慢性疾患。不少國家的醫院中紛紛開設病員圖書室,意大利還出現了“詩藥有限公司”,以詩為藥,對癥售詩。治病之難,在于治心,讀書恰是通過心境來調整、教化、培養人們對自己各種“病情”的正確認識與理智對待。病疾在心,唯有醫心,才能治根。書是醫心最好的良藥。
  編輯:汐顏 xiyanbianji@sina.com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964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