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林溪高山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吳德亮
原名“椿圮埔”的竹山鎮是南投縣最早開發的地方,自古即是著名的“入爵地”,號稱“前山第一城”。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照鏡山等地大量種植茶樹,目前茶園已擴及至山坪頂、后埔、社寮、瑞竹、大鞍、軟鞍、流滕坪、杉林溪、延平、延山、羊仔彎以及龍鳳峽等處,海拔高度有300米~1800米的極大差異。盡管高山茶區主要在杉林溪與大鞍山兩地,不過由于“杉林溪高山茶”的名氣太大,連帶也使得各區茶品竟相以杉林溪茶為號召,從目前竹山鎮農會也已建立“杉林溪茶”的品牌,即可感受杉林溪名號的魅力。
與溪頭齊名的杉林溪風景區,以自然森林美景聞名。同樣的,擁有如詩如畫的夢幻景致也是竹山茶區最大的特色,例如高海拔的軟鞍、杉林溪、龍鳳峽,或中低海拔的山坪頂等地,近年都深受攝影家的青睞。我曾受聘擔任“臺灣采風”攝影競賽評審多年,幾乎年年都有眾多來自竹山茶園美麗的倩影參賽,其中又以鄰近竹山“天梯”的軟鞍八卦茶園最多。
八卦茶園其實一點也不八卦,原本只是坐落在竹山鎮大鞍里五寮巷,云霧裊繞之間的軟鞍“宏一”茶園,海拔1300米,1580米,卻因為其中一處茶樹環繞圓形山丘仿如八卦,在網絡廣為流傳而聲名大噪。不過,由于觀看或拍攝完整的八卦茶園,必須直上山頂的“雍富茶園”才能一覽全貌,加上主人林衍宏的熱情好客,反而讓雍富聲名凌駕八卦之上,也使得整個軟鞍茶區都納入美麗的八卦之中。
軟鞍茶區一年采收四次,春茶約在4月中旬、夏茶在6月底、秋茶在9月初、冬茶則在11月初。阿宏說由于海拔夠高,夏茶滋味依然甘醇飽滿,強烈的“山韻”也絲毫未減。
八卦茶園的亮麗景觀為地方產業打開了高知名度,茶農也都順著梯田地形將茶樹修剪得整齊有序。因此不僅圓頂的八卦教人著迷,整座山頂上圈圈環繞的茶園,伴著山嵐云霧的飄渺意象也仿佛人間仙境,加上采茶期間茶廠里傳來的陣陣茶香,更讓人深深沉醉。趁著起霧的空檔,我在雍富茶園偌大的制茶廠內隨意閑逛,發現墻面上貼滿了各家電視臺前來采訪的照片,其中不乏演藝界或政治圈名人,八卦果然深受大家喜愛。
阿宏說目前擔任大鞍里里長的爸爸林雍富才是開山祖師,1992年開始來此種茶,他算是第二代了。種植茶樹全部為青心烏龍,除了豐沛的水氣無須灑水灌溉外,全部施以天然有機肥料。他說豆肥能提高茶葉的甜度,花生能提高茶葉香氣。阿宏取出新制的春茶,以小壺沖泡后,但見蜜綠清澈的湯色。緩緩釋出一股馥郁幽芳,冉冉飄逸擴散。輕啜入口入喉,甘醇的口感在舌尖與喉間回吐的熟韻交會舞動,更有飽滿的山靈之氣慢慢沁入心腑,令人激賞。
另一個著名茶區在海拔1600米~1800米的龍鳳峽。午后幾乎都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能見度往往僅及30米,令人有如置身太虛仙境。由于長年低溫,冬季霜降頻繁。因此茶樹生長期長,一年只采收三次。尤其茶園大多育于杉林之間。山靈之氣終年滋養熏陶,苦中帶甘的成茶口感不僅異于其它高山茶,且冷礦味中兼有杉味,茶湯鮮艷蜜綠,帶有淡雅的花香,飲之甘醇順暢,別有一番滋味。頂級的杉林溪冬茶滋味尤其濃稠甘醇。帶有特殊的蜜香味。
山坪頂山坡地大多已開發為茶園。茶園相連廣達300多公頃,種植茶樹以金萱為主,也是全臺最大單一品種金萱茶專業區。由于氣候溫和,海拔適中,不僅非常適合栽種金萱,還能得天獨厚地一年采收七次,除了春、夏、大小暑、秋、冬等五次茶期外,在春茶采摘前還能采一次早春茶,冬茶后則有冬片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32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