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方法解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高中學生可以表現的極為個性,甚至是“任性”,他們能夠為了說明自己的論點積極地查找論據,他們還可以為了尋找問題答案,積極地進行學習規劃。當然,他們還可以表現出強烈的合作意識。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合作是他們的天性,探究是他們的需求。作為高中政治教育者,我們要注意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共性”,讓高中學生不斷地擁有成熟的思想。本文中,筆者就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高中;政治課堂;應用方法
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們作為教育者的價值就在于我們可以給予最積極的影響,可以讓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完成探究活動,生成思想。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可以產生更大的價值。它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它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探究的話題與主題,它可以滿足學生的團隊參與需求,讓學生生成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只有在這種學習模式中,高中學生才能將自己的能力充分顯現出來,發揮自己的主體價值。本文中筆者就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分析。
一、促成學生參與生活實踐
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方面,其實很多元素都能發揮出教育價值。在筆者看來,促成學生參與生活實踐活動,就是為了將多種教育元素融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的教育價值。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實踐時,我們要注意將小組合作學習的融合性,與實踐活動中各元素的融合性結合起來,促成高中學生不斷地成熟。如教師應有效地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政治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學理念。高中政治教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由于政治課本本身所帶有的局限性,使得政治教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越來越遠。為此,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化情境,最大限度地活躍課堂氛圍,自覺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學習中。實踐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價值從來都無法取代。政治學科與生活的關系如此緊密,對于實踐活動的設計有極大的輔助作用,對于學生擁有實踐能力自然也有極大的輔助作用。
二、促成學生擁有綜合素養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并非不具備教育優勢,但是,它也具備非常突出的不足。筆者認為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抓住這些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從而促使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不斷變得優化。如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實踐中,我們的培養目標過于單一,為了實現改革,我們就要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促成學生擁有綜合素養,如傳統的學習方式下,教師教學顯得單一、被動,但目前這種被動已然轉化為積極主動,就連學習模式以及學習方式等也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新形勢下,教師越來越多地會注意學生各方面素質以及能力的培養,而不再是單純地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為此,教師必須不斷采用不同的學習形式以及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中,也要高度重視學生之間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小組成員根據同一論點展開交流、辯論,讓學生積極地將自己的意見以及看法等表達出來,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育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我們稱之為“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它既有利于教師吸取他人優秀的、好的觀點,也有利于學生擺脫傳統枯燥的學習模式。
三、促成學生擁有學習興趣
作為教育者,在希望學生成為樂學的學習者時,同樣希望我們成為樂教的教育者。筆者認為,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實踐時,如果學生肯于和教師進行思想碰撞,愿意敞開心扉與教師分享他們的發現,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才能實現預期的教育教學目標。筆者認為,實現這種教育局面的根本方法就是幫助學生擁有學習興趣。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實踐時,我們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目標之一就是構建樂學課堂。相關人士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硬的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政治學習中,那些生澀難懂的條款只會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高中政治課程內容相對來說比較久遠,這些內容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產生了很大的脫節,這為學生的學習增加了很大難度。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必須嘗試改變相關的教學方式,在保證學生了解重點難點知識的基礎上,適當穿插一些時事熱點。比如,教師可以運用例證這種方式,將學生所要了解的事情以政治的角度進行講解,這樣既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課堂內容,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動的課堂內容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學生只有了解了基礎的政治知識,才能理解政治中那些比較生硬的、生澀的知識。高中政治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本文著重指出應實現課堂導入的多樣性,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此外,堅持在教學中展開探究性學習方式,結合時事熱點,展開多樣化教學。
綜上所述,教學目標的實現,既需要關注“教”,還需要關注“學”。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我們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就要在提升個人教育教學能力的過程中,同時關注學生個人能力的應用,同時關注學生學習團隊的組建,讓學生的主體價值發揮至最大。只有這樣,高中學生才能將自己近十年來積累下的能力、方法、情感、思想匯集成為素養,成為創新型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劉潔.思想政治教學要抓好創新教育[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00).
[2]劉建安.談思想政治教學中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2005(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