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班主任實現主導職能的策略解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如何當好一名中職班主任?筆者認為,我們首先要了解學生需求。從學生的需求角度進行教育設計,幫助學生制定優化的成長路線。我們還要提升個人素養,用榜樣的作用,積極的影響學生,促使學生身心得到積極的指導。我們還要付出耐心、愛心、細心,實施“心”的教育。只有是用“心”來開展教育活動,中職學生的叛逆性才不會顯現,才會以自立、自律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由此可見,要想當好一名中職班主任,需要我們發揮主導價值,還需要我們做到愛崗敬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本文中,筆者就對中職班主任如何實現主導職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主導職能;策略
作為中職教育者,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要構建專業特色明顯的課堂,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作為中職班主任,筆者認為,不僅要教給學生專業技術,還要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不僅僅要讓學生融入職業發展,還要讓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生活成員,社會成員。中職學生正青春,他們需要得到積極的引導,把自己的全部潛能發揮出來,成為擁有創新能力、擁有社會責任感,能夠勝任社會建設者角色定位的人才。由此可見,作為一名中職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從來不僅僅在知識教學上。那么,如何才能當好一名中職班主任呢?如何才能發揮出主導職能呢?下面筆者將對此進行分析。
一、有愛心
提及愛心,我們的心中自然而然就會流過一種暖意。而在中職班主任開展教育工作時,如果能夠向學生付出愛心。那么他所營造的班級氛圍,他所引導的教育活動,對于學生而言,就是溫暖的祥和的。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他們經歷了中考失敗,他們的內心往往很自卑,他們承受著來自于社會、家庭、自身成長帶來的壓力,他們需要這種“暖暖”的環境。因此,筆者認為,要想當好一名中職班主任,我們就要對學生付出愛心。首先,愛學生就要細心了解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要細心了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個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所有學生,把每一個學生視為自己的弟子。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征的調查,在學生眼里,“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學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最不滿意教師憑個人好惡偏愛,偏袒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作為教師,只要學生是以認真的態度去對待,不管成敗如何,都不要責備。學生最需要的是支持、鼓勵與幫助,從而增強其自信心與恒心。最后,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平等相處,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
二、要平等
在人與人的溝通交流過程中,語言傳遞著我們內在的信息。但事實上,我們的內在信息會通過多種方式傳遞給別人。對于敏感的中職學生而言,我們僅僅在話語上表示關心,往往不會令他們信服。因此,在開展中職班主任工作時,我們要發自內心的尊重學生,平等的看待每一個學生,促使我們的每一次教育活動得到學生的信服。在此我們要做的兩點:第一,當我們厚此薄彼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的時候,不完全是真心的愛學生,因為我們的這種“愛”,只是對其中的一部分學生,他反而成為了所教學生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不廣泛的、狹隘的,它與師德是背道而馳。第二,當我們以輕視、敵視、漠不關心的態度對外班學生的時候,在本班學生的眼里也會損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嚴重的會給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
三、有尊嚴
教育環境不同于其他環境,筆者認為,作為教師必須要有尊嚴。擁有這種權威性,不是為了帶給學生壓力,而是帶給學生信任感。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他們不僅僅需要一個朋友,更需要一位良師。在有了困擾時、在出現問題時,他們不僅要得到朋友的幫助,還要得到良師的指導。
四、要包容
這里筆者所說的包容,不僅僅是包容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時間和空間。而是說我們要包容學生的個性,要為學生拓寬成長空間,保持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展現他們的個性與天性,讓他們經歷成長、感悟學習、感悟生活。在此期間,教師不能輕易否定學生,更不能扼殺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一堂好課的結束,并不是沒有疑惑的圓滿結局,而是帶有新的問題的開始。讓學生處在滿意但不滿足之中,才能不斷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挖掘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學生求知欲上來了,上課認真,成績也自然提高了,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要創造性地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課堂活動高潮迭起,使學生感受到了課堂學習的樂趣,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要想當好一名中職班主任,我們就要積極的進行改變。要對學生付出愛心,要有責任擔當,還要為學生提供是適宜的成長空間,包容學生出現的問題。發揮自己的主導價值,引導他們快樂的成長起來。通過不斷的實踐可以發現,當好一名中職班主任,我們培養的學生才會成為優化的職業型人才,他們才能夠在社會大環境的發展中產生出極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2]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