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式的優勢在于,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加深學生的理解;可以使教學過程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教學內容濃縮到課件中進行集中展示,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谝陨显?,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同樣應當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借此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更加有效地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以保障教學效果,結合這一問題,本文進行了一些相關的論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教學;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廣大教師都在逐步轉變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是當前的大勢所趨。高中語文教學向來是高中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繁多,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通過言傳的方式或者引導學生讀書去傳達這些信息,而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這種信息的傳達就會變得更加方便、更加生動形象;同時,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可以作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輔助性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自主探究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結合信息技術手段自行解決。由此可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確實可以為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以下,是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的一些分析,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活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的形象性特點應用在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感官體驗,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也會隨之提高,因此,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功能,適時適度的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元素,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激活課堂教學,在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參與性和大腦的運轉速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學效果自然也會更加明顯。因此,筆者不斷地嘗試將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整合,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滕王閣序》,學生自學后,感覺文字很枯燥,沒有美感。整合點就是把文字變成畫面,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融合,把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在滕王閣錄制的現場配樂朗誦視頻及課文制作成課件,讓學生看到滕王閣的壯麗景色,從視覺、聽覺上引起審美的興奮,學生就會產生興趣去背誦去感悟。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的教學,能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如學生對信息知識獲取及分析、理解、加工和利用的能力,從而使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運用信息技術增加課堂容量
高中語文教學內容難度相對較大,尤其是一些現代文或者文言文的閱讀題目,還有平時的學生作文,都需要學生對作品本身有充分的了解,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很多課上時間為學生講解這些背景材料或者輔助資料,課堂容量也因此受到制約。在信息技術手段的參與下,教師可以從網絡上輕易獲取各種需要的資源,隨時展示給學生學習,還可以將各種資源濃縮到一套課件當中,集中地展示給學生,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教學時間,課堂教學的容量也會隨之增加,教學效率可以因此得到保障。比如在進行《燭之武退秦師》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收集相關的文獻和資料,配上動畫和視頻,將兩國對峙的歷史場景再現,讓學生切身的感受戰場的氣氛,從而更加佩服燭之武的勇氣和膽略,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戰爭雙方人物的心理反應,從而有效掌握教學內容的知識。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了清晰地認識,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能夠掌握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能力
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更強調學生的個人體驗,高考語文也更傾向于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恰恰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布置更多自主性作業,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開動腦筋,提出更多個性化的見解,創作更多個性化的作品。如《漫話清高》一文,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中自覺形成自主對話的需求,認真去探究何謂“清高”,以及哪些是清高之人。筆者把北大才子賣豬肉和經濟學碩士支教貴州山區這兩個材料運用PPT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討論“結合材料、結合課文談談你認為的清高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是清高之人”,教師引領學生理解作者筆下的“清高”二字的內在含義。通過信息技術把生活中的事實和事例結合起來,創設一個可探討的情境,學生有興趣主動去探究哪些才是清高之人、今天需不需要清高之人等問題。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都有一種要發表自己個人見解的欲望,這樣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總之,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是當前教學的大勢所趨,也是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所有的教學手段都有其兩面性,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是這樣,如果教師過于依賴信息技術的各種功能,使課堂教學太過開放,或者教學過程華而不實,同樣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信息技術的應用應當適時適度,我們的宗旨,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素質提高服務,牢記這一宗旨,才能更加有效地開拓和創新。
參考文獻:
[1]于桂玲.信息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23-24.
[2]計超.淺析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7(24):3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