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多個利益相關主體,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下職業院校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問題進行剖析,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必須重視利益相關者的不同價值訴求,使政府、高校、社會緊密聯系,同時利益相關者對創新創業教育也有更大的支持和更好的互動。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創新創業教育;價值訴求
  利益相關者理論( StakeholderTheory)是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論,被認為是“理解和管理現代企業的工具”。弗里曼認為,“利益相關者”是指“能夠影響上個組織目標的實現或能夠被組織實現目標的過程影響的人”。米切爾從合法性、權力性和緊急性等三個屬性對利益相關者進行細分,用以確定利益相關者的層次。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要求高校做好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準備,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平衡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政府要起到宏觀調控主導性的地位,企業要積極參與并提供技術的支持。高校要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要素與資源,學生要有創新意識響應創業政策,人才中介要提供配套服務。
  近幾年各高校的創業教育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但與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相比,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影響著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因而明確其利益相關者的責任至關重要。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期望的最大化,協調各方利益,在諸多利益相關者之間尋求一種平衡,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發展高校創業教育,是國內各高校未來很長時間內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價值主體分析
  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136號)明確提出,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融人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高校兼具知識生產、獲取、擴散和開發的本體功能,是創新驅動的核心價值,高校的創業教育體系能夠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從而增強創新經濟驅動力。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涵應該是引導高校師生不斷更新和升華教育觀念,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培養出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勇于投身實踐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高校應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轉變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高校是一個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創新創業教育必定涉及眾多的高校利益相關者,運用利益相關者評分法界定創新創業教育的利益相關者的層次可以描述如下:合法性即為某一群體是否被賦予法律和道義上的或者特定的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對于自身利益的索取權;權力性即為某一群體是否擁有影響創新創業教育過程的地位、能力和相應的手段;緊急性即為某一群體的要求是否立即引起高校管理層的關注。基于上述分類評分法,結合我國國情,筆者認為,政府、社會組織、高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構成創新創業教育主要的利益相關者?;诟咝撔聞摌I教育的內部運行體系及外部支撐體系,本研究將其中的政府、社會組織等列為外部利益相關者,將高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等列為內部利益相關者。內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行為、態度、觀念等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根據各自的利益訴求,對創新創業教育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基于利益相關者價值需求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重要利益相關者作用發揮不到位。中國政府為促進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其中包括大學生創業政策,涉及創業產業園、創業基地孵化、就業指導、就業培訓、稅收等諸多方面。據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目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迫切希望了解政府部門及學校的創業幫扶政策、創業項目、創業準入門檻、貸款政策,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綠色通道等。政府在政策引導和宏觀調控方面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企業在鼓勵人才創新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尚且不足,人才中介也沒有提供培訓或者測評的服務。
  2.核心利益相關者價值需求滿足程度低。我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對教師培養關注度不高、培訓力度不夠。人才的創新意識、素養與能力尚不足,全面發展的目標尚不能實現。高校的創新培養停留在方案中,創新創業課程不能完全融入實踐教學中,創新基地沒有進行孵化,創新平臺沒有搭建好。
  三、利益相關者視角下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策建議
  創業教育的成功基礎是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不同利益群體的溝通協調及不同組織機構的互動學習。加強高校創業教育必須從更廣闊的視角出發,整合各方面資源。
  1.政府要做好創業教育的主推工作政府作為創業教育的主推者,要轉變觀念、明確職能,做好職業院校創業教育的主推工作,在稅收、融資、項目手續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創業融資方面,政府可以借鑒美德等國的大學生創業信貸扶持體系,從構建大學生創業融資體系人手,在資金扶持上創建大學生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在基金運作方面采取市場化專業管理模式,建立多維度資金扶持體系。
  政府要減免大學生初創企業的各種稅收,同時建立大學生創業小額信貸擔?;穑喕畬徟绦?,還可以設立政府主導出資的大學生創業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等。還應廣泛征求社會資金的支持,設立創業獎勵基金,獎勵扶持大學生創業。集中反映的大學生創業政策貫徹落實方面,政府要繼續緊跟創業形勢提供更多
  的優惠政策,如初始創業三年內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三年內減免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等,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出臺配套創業政策,簡化審批和流程手續,為優秀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和戶籍等幫助,真正貫徹落實創業政策。
  2.職業院校要搞好創業教育的施教工作
  職業院校要搞好創業教育的施教工作,可以從宏觀方面,依據自身資源特色和需要,與專業特色互補、地理位置相近的院校,組成地區創業合作伙伴,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創業合作交流,探討分享創業教育的實踐成果,改進完善創業教育模式。最重要的,職業院校要提高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或創業孵化基地的質量和實效,積極與社會各界,包括創業者協會、孵化器、科技園等建立廣泛的聯系,為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贏得機會、人才等資源支持。從微觀方面,高校要不斷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從現有教師的創業教育培訓和引進專職創業教育師資兩方面著手,壯大師資隊伍。同時從課程體系設置、教學方式安排方面加強創新,開發適合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夯實利于創業教育效果發揮的軟硬件基礎。筆者建議,職業院校可以借鑒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項目模式,采取差異性模式,如采取側重培養學生創辦企業意識的“商學院型”模式或者側重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工程學院型”模式。從學校微觀層面全過程、跨學科開展兩種類型的創業教育模式,設置創業教育類課程學分,利用高校的創業教育陣地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及其他社會資源等構建高師資質量、新課程體系、強管理體系的創業教育體系,從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知識普及、創業過程體驗和創業實踐的實施方面建設好創業教育的主陣地。   3.職業院校要承擔主體責任,構建責任、權力和利益相對應的創新創業教育新體系
 ?。?)建立健全內部運行和保障機制。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有效整合校內資源。在學校層面,要成立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將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各學院院長納為成員,負責全面規劃、指導和整合校內外課程、實踐資源、創業項目開發以及師資隊伍培養等建設工作,制定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規劃、發展綱要。要進行基層學術組織變革和改進,切實承擔起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社會服務、教師成長的職責,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堅實的基層學術組織基礎。學校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制度,如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程建設、創新創業教師激勵保障制度等,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政策傾斜、課程體系保障、資金、場地等堅實的基礎。在學院層面,成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根據學院自身特點組織學院創新創業活動。
 ?。?)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高校應構建面向全體、層次漸進、專業融合、重在實踐、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只有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地開發開設課程群,創新創業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面向全體”是指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將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納入學習認證和學分管理?!皩哟螡u進”是指開展分階段、分群體的教育、咨詢與援助。一是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開展側重點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如低年級的普及教育、中高年級的能力與素質培養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實戰實訓教育;二是要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內容各異的個性化教育,如對創業意愿比較強的學生開展投資融資、項目申報、創業輔導、創業培訓等專項教育等?!皩I融合”是指創新創業教育要有機融入專業教育中。各專業要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機制,一是要挖掘、充實和豐富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融入專業知識的講授過程;二是要系統開發開設針對于不同專業與學科特點的創新創業指導和實戰課程;三是要實施科教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動員和引導各層次學生參與科研,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不斷構建科研反哺創新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重在實踐”是指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必須落在實踐中。一是高校要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實踐新平臺,如大學科技園、創業基地等;二是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活動、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對各級學科競賽活動大力資助,以此為載體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技能。“以需求為導向”是指要以問題和社會需求為導向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高校要不斷將學科前沿、行業熱點、社會需求等內容納入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對接。
  (3)建設多元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必須破解制度壁壘。一是構建教學科研成果與創新實踐成果并重的評價體系,將教師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情況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鼓勵教師自發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二是改革教師準入制度,對具有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強、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人可以適當降低對學位等條件的準人要求;三是加強在校教師多樣化校內外培養,建設高水準“雙師型”教師隊伍,輸送教師到企業進行項目實踐進修、頂崗鍛煉、掛職服務等,鍛煉教師的實訓實戰能力;四是多渠道聘請知名學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以及創業成功人士等充實到外聘教師隊伍中,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陪伴式導師輔導”;五是鼓勵教師在職創業,并為教師創業提供政策上的便利,例如,允許教師帶薪休假創業,允許教師將自己的科技成果向公司轉移等。
 ?。?)保障學生參與的主體性權利大學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大學生是否具有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意愿是創新創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首先,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優化、教學方法改革以及創新創業教學質量評價。課程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載體,學生理應擁有合理的決策參與權。學生對課程的開設、授課教師以及教材的使用都應有一定的話語權。其次,建立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激勵機制。只有大學生自發主動地接受創新創業教育,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學??梢酝ㄟ^一系列有傾斜性的政策,如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創新創業學分的積累與轉換制度等,為學生解決創新創業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l]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關者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教研,2010(6):16.
  [2]劉宗讓.大學戰略:利益相關者的影響與管理[J].高教探索,2010(3):22.
  [3]牛長松.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4]徐小洲,葉映華.中國高校創業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5]武巍.多維主體視閾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困境與機制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5(3):115-1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290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