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職業院校新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孔祥華

  摘要:師資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高等職業教育以行動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和項目化的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能力、科學技術應用研究能力、專業實踐能力、教學實踐能力、學歷提升等五種能力成為高職教師的能力關鍵。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師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近幾年來,全國高職戰線以“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項目建設為契機,以校企合作為辦學體制機制創新平臺,以工學結合為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切入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突出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色,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實現了突破,實現了教育過程的實踐性、針對性、職業性。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將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
  1新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是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一種類型教育。因此,必須構建一種全新的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滿足社會及行業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1要求教師熟悉職業實踐。教師要具有職業經驗,了解企業的工作過程和經營過程,還要求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通過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有機地結合起來;
  1.2要求教師具有跨學科和團隊合作能力。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有自己的專業,基本上是獨立完成教學工作,可以不和其他學科的教師有業務上的交往。但新的教學模式涉及多學科教學內容,這一方面要求教師具有跨學科的能力,不僅要嫻熟本學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要了解相鄰學科、相關學科及跨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具有團隊合作的能力,教師要從個體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聯合起來進行項目教學,這對教師來講,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變,他必須與同事建立聯系,關注其他專業領域的發展。
  1.3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具有創設學習情境的能力。在教學中創設學習的資源和協作學習的環境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這要求教師課前熟悉項目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準備好項目開展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關知識;注意與其它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協調;介紹項目內容要講究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討論的熱情;
  1.4要求教師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新的教學模式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項目的準備、實施與評價。項目教學主張師生的雙向互動,認為整個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熱情參與及投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教師不再主要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和評價者;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2建設目標、標準及任務
  2.1建設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認識,開拓創新;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發展相結合的道路;以職業教師五種能力的培養為核心,進行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全面提高院校教師的職業能力。建設規劃要以培養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為重點,從提高教師五項能力(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能力、專業實踐能力、教學實踐能力、科研工作能力和提升學歷層次)入手,制定培養計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各專業雙師素質教學團隊和建立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優化雙師結構師資隊伍,使高職師資水平能夠真正滿足高等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教學要求。
  2.2建設標準及任務
  通過對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能力、專業實踐能力、教學實踐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學歷層次等五種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一是教育教學理論研究能力。要強化高等職業教育理論的學習,即學習與職業有關的基本的教育理論,通過職業教育學和職業教學論等相關理論的學習,促進教師教育理論水平的提高,強化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特征和規律的認識,尤其是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對象、專業、課程與教學過程的特征的認識,并掌握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法。二是專業實踐能力。要具備行業領域的知識和方法,包括行業發展、職業標準與職業資格要求等;要強化企業職業實踐的訓練,即直接參加與職業有關的企業實際工作的訓練,通過下廠實習、職業考察等多種方式,熟悉并掌握相關的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和職業工作過程的經驗和知識。這種企業實踐訓練應貫穿于從職教教師入職初期的適應階段到多方面積累教學經驗的成長階段,直至專業素養趨于穩定的成熟階段的全過程并以此促進教師專業工作能力的增強。三是教學實踐能力。要參加與職業有關的教育過程的設計與實施,通過在具體的職業領域的教學活動中,在熟練掌握職業工作任務和職業工作過程實踐的基礎上,運用職業教育學和職業教學論的理論,開發職業教育課程,成為駕馭職業教育教學過程的能手,并能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開展教學研究,以促進職教教師教學行動能力的提高。四是科研能力。通過參加教學方面的教研和本專業領域的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學研究能力和本專業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學工作。積極參加企業的技術攻關,為企業和社會服務。五是提高學歷層次。要努力重構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增強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構建具有“雙師結構”的專業教學團隊。要按照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將與項目相關的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要有行業企業專家和生產一線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參加到這個團隊,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過程。要有更多的青年教師參加到這個團隊,培養他們在新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能力,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
  建立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優化雙師結構師資隊伍。要加快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提高行業企業專家兼職授課的比例,讓學生能學到優秀行業專家傳授的真實有效的實踐技能。兼職教師的參與將對在校專職教師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加快校內教師的培養。同時,院校要加強對兼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完善兼職教師管理辦法,留住人才,形成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3建設措施
  3.1教師五種能力建設形成三級規劃,統籌管理。一是院校全體教師根據自身的能力基礎,提出個人發展三年建設規劃,上報所在二級院校及公共教學部;二是教師所在二級院校及公共教學部組織專家對教師個人規劃進行論證、修訂、完善和確認,并上報教務處;三是院校學術委員會對全體教師個人建設規劃進行審核,形成院校的整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
  3.2構建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各二級院校要在教師個人規劃的基礎上,構建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規劃。教學團隊要重點加強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及青年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具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參與到團隊中來,以專業(群)建設作為開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臺,開發、設計和實施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方面力爭取得顯著成效。
  3.3建立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優化雙師結構師資隊伍。通過校企雙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的來源、數量和質量以及學校專任教師企業實踐的經?;陀行裕桓鶕I(群)人才培養需要,學校專任教師和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協作,形成公共基礎課程及教學設計主要由專任教師完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
  3.4建立檔案,實現全過程管理和監控。建立院校教師培訓檔案,針對每位教師的培訓計劃要求,分階段給予指導和支持。院校教師要嚴格按照既訂的培訓計劃進行學習和培訓,盡最大努力完成培訓任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0700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