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麥種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些年來,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業在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小麥種植是我國農業種植結構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在近幾年中,小麥的種植存在很多的局限和不足,不利于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因此,本文主要對小麥種植中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進行討論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小麥種植方案和措施,不斷減少或者消除小麥種植中的不足,進而促進小麥種植效益得到更好的提高。
關鍵詞:小麥種植;效益;途徑;探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8-0233-02
0 引言
目前,在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當中,小麥種植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用之一。我國的小麥種植范圍比較廣泛,但是近幾年來,小麥種植由于受到我國不但調整的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小麥的種植效益卻逐漸降低。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認知到我國小麥種植的現狀和特征,并結合我國小麥種植問題來改革和創新小麥種植效益提升的途徑和方法,進而不斷促進和提高我國小麥種植效益的有效提升。
1 小麥種植的現狀分析
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基本都能食用,大約有六分之一能當作飼料使用。小麥最早栽培在兩河流域,其是世界上最早的小麥種植區域,而在世界種植小麥國家當中,我國是最早種植的國家之一。在我國糧食作物結構中,小麥、玉米、大豆、稻谷以及薯類這五類是非常主要的農作物,也是我國農村產業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而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加上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地域飲食結構不同,人們對于水稻的偏愛越來越高,這離不開水稻種植方式的升級以及水稻品質的改良,刺激了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增加了水稻的銷量。但是小麥銷量和產量也保持著增長的趨勢,但是卻沒有更好的提升小麥的種植效益,甚至小麥種植效益在下滑。下面對小麥種植的現狀進行分析:
1.1 農民種植觀念的變化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農村轉向了城市,去城市務工賺錢,而剩余勞動力在農村務農,還保持著傳統的小麥種植方法,效益和產量都沒有得到提升,因此,越來越少的人愿意投入時間、精力和財力來種植小麥,使得小麥的種植效益在逐漸下降。此外,傳統的小麥種植方法與我國不斷發展的現代農業不相適應,因而小麥種植效益也得不到更好的提高。
1.2 小麥種植方法存在問題
很多農民在種植小麥過程中,有的播種的過淺,有的播種過密。小麥播種過淺會導致分蘗過量的裸露在外并且小還多,非常的不耐凍、耐汗,而且麥苗的生長也容易出現匍匐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就要及時的對麥苗進行圍根處理了,如果現象比較嚴重,就要用“蒙頭糞”來保證麥苗能夠安全過冬。如果出現麥苗生長過于密集,那么就需要來進行剃苗處理了,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地頭和地邊的苗一定要狠剃,這樣才能保證水分和養分能夠到達地中心和地尾。與此同時,通過對小麥種植情況的調查可知,很多農民在操作播種小麥的機械時并不規范,也沒有進行科學的施肥,澆水時間和去病蟲害的時間也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握,這會導致小麥的產量和銷量大大的降低,甚至還會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3 小麥的種植時間沒有掌握好
在小麥的種植時間上,很多農民并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把握,有的種的過早,有的種的過晚,無論是種植時間過早還是過晚,都會對小麥的種植產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不利于提升小麥的種植效益。小麥種植過早會導致小麥整體比較細長,而且霜降之前會生長的非常旺盛但是一到達冬季時候就非常容易受到凍害,那么小麥就會消耗自身大量的營養物質,導致出現前期瘋狂生長,后期停滯不長的問題。小麥種植過晚會導致入冬之前生長時間太短,小麥自身的熱能量不夠,會使得小麥的生長速度過慢,大大的降低了小麥的耐凍性,這些都不利于提升小麥的種植產量,進而不更利于促進小麥種植效益的提高。
1.4 氣候條件的影響,生產成本的增加
影響小麥產量和效益的不僅僅是人工因素,同時也有氣候條件因素的影響。這就是農村所說的靠天吃飯的原因。如果在小麥種植之后連續的下雨,那么連續的下雨天會讓溫度變低、大大增加了土壤的濕度,大大的降低了土壤種的氧含量,使得小麥容易出現增長緩慢、出苗率大大的降低,還容易產生一些病蟲害以及不出苗等問題,嚴重的影響著小麥的種植產量和種植效益。此外,由于氣候條件的變化多端,不同的氣候會對小麥種植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時就會對小麥的生產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土壤質量下降,病蟲害泛濫等我問題,這會讓農民們不得不增加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來進行小麥的種植和生產,以此來保障小麥的種植產量,但是這會大大的增加小麥的種植成本,直接影響著小麥種植的整體效益。
1.5 小麥存在產銷倒掛的問題
近些年來,人們對于小麥的消費熱情逐漸降低,部分小麥產區出現了產銷倒掛的問題。與此同時,一些小麥的精加工工藝并沒有得到更好的傳播和發展,很多小麥產區并不具備比較高的小麥加工工藝。此外,一些小麥產區的銷量還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而一些小麥產區還會出現小麥滯銷的問題,這會嚴重影響小麥生產者的種植積極性,也會影響他們的銷售熱情,不利于小麥種植效益的有效提高。
2 小麥種植效益提升的途徑探究
在我國的現有的農業產業結構當中,稻谷、小麥和玉米是我國農業種植品種中非常重要的三個大類。在近幾年中,人們對小麥的消費熱情在逐漸降低,使得農民們對種植小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在不斷降低,再加上人為原因和天氣因素等,使得小麥的種植效益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只有不斷創新和改革小麥種植途徑,提升小麥種植效益才能夠促進小麥更好的種植,提升農民們種植小麥的熱情和積極性。下面對小麥種植效益的提升途徑進行具體的研究和討論:
2.1 生產小麥成本的有效控制 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小麥種植的效益,首當其沖的就是要對小麥的生產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對小麥生產的各個細節和環節進行全面的把控,從小麥的種子、化肥、農藥以及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的物資進行綜合選購,控制物資成本,對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投入能控制就控制。與此同時,在小麥生產、加工和銷售等方面也要進行改革和創新,不斷改革傳統的小麥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逐漸實現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化經營模式的實現,這樣能夠大大的控制和降低小麥的生產成本,提升生產小麥的種植效益。
2.2 掌握好小麥種植的時間,改革小麥種植方式
把控好小麥的種植時間,能夠有效的減少資源浪費。在種植小麥方面,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時間要和氣候條件相事宜,如果由于小麥種植時間過早導致的問題,可以在小麥前期生長旺盛的時候就要進行壓制,在除草的同時對小麥進行劃鋤,并且要適當的進行澆水;如果小麥的種植時間過晚,那么就要在入冬之前進行補水、補肥,幫助麥苗加速生長,以保證麥苗的過冬安全,不過要切記,入冬的時候,澆水要停止,掌握好小麥的種植時間對于提升小麥的種植效益也是大有裨益的。于此同時,小麥種植者也要不斷改革傳統的小麥種植方式,結合小麥種植的氣候條件、水文條件、土壤條件等進行綜合考量,進而實施符合小麥生長習性的種植方法,要掌握好小麥種植的深淺度,不能過淺、也不能夠過深、不能夠過密,也不能夠過于稀松。如果遇到連續雨水天氣,首先要進行排水,讓土壤水分變的適合小麥生長。其次要加量種植,每畝田地的種子多播種3斤左右,但是每畝的播種量一定不能超過30斤,然后等到天氣晴朗之后要給土壤進行松土,在部分地區可以引進蚯蚓下田,這樣能夠增加土壤的含氧量減少含水量,幫助小麥及早出苗。最后就是補種,如果麥田中出現大面積沒有苗的問題,就要對小麥進行及時的補種,使得小麥種植效益逐漸最大化。
2.3 土壤改良,提升土壤肥力
土壤是小麥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土壤的肥力、涵養水源的狀況等對小麥的種植效益影響非常大?;诖?,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小麥的種植效益,小麥種植者就要積極的對小麥種植土壤進行改良,不斷提升種植小麥的土壤肥力,同時也要控制好小麥的種植成本。當前比較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主要有秸稈還田和制定科學的施肥配方。秸稈還田的土壤改良方法是運用最為普遍的方法,其效果也比較理想,能夠將土壤的松軟度大大的提升,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制定科學的施肥配方,能夠將結合土壤的肥力狀況和條件來確定施肥的配方,這樣使得土壤中的磷、鉀、氮等含量更加的科學、合理,使得土壤的肥力非常適合小麥的生長環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資金投入,降低小麥的種植和維護成本,逐漸提升小麥的種植效益。
2.4 精選小麥種子
小麥種子的質量決定著小麥的種植質量和種植效益。因此,在小麥種子選擇上,小麥種植者要對小麥的種子進行精選,選擇那些抗病、抗蟲害能力比較強的優質小麥種子,充分結合當地小麥的種植條件,因地制宜的選擇最優的小麥種子。與此同時,對于不同品類的小麥種子也要選擇不同的栽培方式,結合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土壤肥力,調整小麥的種植方案。在精挑細選小麥種子時,要選擇那些經過科學種植實驗后,耐寒抗旱能力、抗病、抗蟲能力較強的小麥種子,這樣能夠大大的減少小麥種子的資源浪費,大大的提升小麥種植的質量,進而提升小麥的種植效益。
3 結語
綜上所述,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而小麥在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當中占據非常大的比例,是我國三大糧食產業之一。因此,國家和社會非常重視小麥種植效益的提高。通過對小麥種植現狀的具體分析,我們可以研究和創新出更多的提升小麥種效益的途徑和方法,如土壤改良、精選小麥種子、小麥生產成本的降低、小麥精加工工藝的普及等等,這些途徑和方法都會為小麥的種植收益增值,使得小麥的種植效益得到更好的提高,推動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得到更好的優化和調整,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云超.小麥種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徑[J].南方農業,2015(12):17-18.
[2] 王維維.淺析小麥種植中提高效益的途徑[J].農業與技術,2015(2):114.
[3] 崔鵬遠,吳曉輝.開封市祥符區小麥病蟲害發生防治演變現狀[J/OL].河南農業,2016(31):52-53.
[4] 王瑞杰.河南省小麥常見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16(02):28-29.
[5] 張傳龍.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措施[J/OL].河南農業,2016(07):110-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8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