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陽: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空氣中散發著垃圾濃重的異味。栗陽走在前方,跨過寫字樓出口處擺放的幾個垃圾桶說:“這些個垃圾桶是我們幫助物業協調,擺放在這里分類用的。”抬眼望去,墻壁上橫七豎八的斑駁印記有一人高,可以想到這里曾經是個多么自由的“垃圾天堂”。
人們對垃圾避而遠之,他卻將其視為珍寶;人們將垃圾分類停留在概念上,他卻用了9年時間,把垃圾分類付諸行動。他,今年剛剛三十歲,跑道上曾留下他無數的汗水和勝利的輝煌,但是他卻選擇了垃圾分類這個事業。他,就是栗陽——北京市大興區一個土生土長的大男孩,在“垃圾”里已經摸爬滾打了多年。如今的北京正在快速發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興建給家鄉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相伴而生的另一面卻是每天產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一場比霧霾影響范圍更廣、更嚴重、更深遠、更持久的環境污染,影響著城市的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品質。栗陽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
9年前,21歲的他挑起了垃圾分類的大梁
“下一步,我準備把‘綠色當鋪’做成屬于我們自己的品牌”。
2010年,栗陽21歲,成為北京市多利潔天天潔保潔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這個初來乍到、剛剛接手公司業務的小伙子,看著社區每天收不完的垃圾,腦袋像炸了鍋一樣。栗陽深知,垃圾混合處理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只有垃圾分類才能解決焚燒和填埋產生的污染問題。2010年,大興區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開始實行“政府主導、企業化運作、社會化監督”的運行模式,也由此開啟了栗陽“垃圾分類”的職業生涯。
為傳播“垃圾分類”理念,栗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不同地區的多個鎮街推廣垃圾分類。栗陽帶領公司不斷擴大服務領域,通過垃圾分類為城市營造美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大興區政府更是依靠購買其專業公司的服務模式,填充了垃圾分類工作專業化運行的空白。
栗陽主張將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它垃圾分揀到固定的分類桶中,并把最不容易單獨收集的廚余垃圾集中到小區固定的點位,以方便廚余垃圾車運輸。伴隨著這個小伙子對垃圾分類的執著,大興區“垃圾分類”的哨子吹響了。
他說:“生活中需要儀式感?!?
為了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栗陽主張先把各垃圾站中的垃圾清理干凈,然后在社區的每個垃圾桶上重新噴涂“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等分類標識,開始了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普及工作,而且在公司所服務的區域,一戶都沒有落下。但是他很快發現,居民們一開始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一轉眼還是把垃圾整兜整兜地扔進了垃圾桶。栗陽當機立斷提出,不僅要宣傳還要“就地指導”。
栗陽建立了一只極富戰斗力的專業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共招收了40名垃圾分類指導員,首先在清源街道(康隆園社區、康和園社區、香海園社區、郁花園二里社區)進行試點,帶領隊員們挨家挨戶地教居民們辨別垃圾類型,指導居民們分類投放垃圾。隊員們按要求身著統一標識的工裝,頭戴工作帽, 分散在所負責的小區。居民們投放垃圾時,隊員們負責宣傳、指導,并對分類投放不準確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分類后的垃圾分別被運輸到不同的站點,廚余垃圾運到南宮餐廚垃圾菌肥場,可回收物運到具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其它垃圾投放到專用的灰色垃圾桶里,各自為營,等待環衛車輛分類運走。
在清源街道老年協會會長栗淑萍的眼里,栗陽帶走的是垃圾,留下的卻是給千家萬戶的溫暖與愛。栗淑萍退休前是居委會主任,對社區的情況非常了解,“有一些老人患病、殘疾或者獨居,需要幫助,我們就把這些老人單獨列表,真正給予幫扶的是栗陽他們這樣的公司,不然我們哪里顧得過來?”栗淑萍感慨地說。這是一項從2017年底開始的志愿服務活動,每周五栗陽組織公司員工上門,為不方便下樓扔垃圾的老人清理垃圾,同時做一些簡單的保潔服務。
社區保潔和垃圾分類不是栗陽的第一目標,他要把垃圾變廢為寶,并期待能產生直接的經濟價值。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會居民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并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在指導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栗陽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街道和社區。他帶著隊員們挨家挨戶檢查垃圾分類的投放情況,定時定點檢查垃圾桶,以至于很多居民看見他時第一句話就是“又來收垃圾啦?”栗陽說:“生活中需要儀式感,收垃圾也要收出儀式感。”
從不理解到接受,從接受到主動出擊
“在我們團隊9年來的垃圾分類工作中,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居民們從不了解垃圾分類,到現在很多人主動參與垃圾分類,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栗陽淡淡地說。
記者了解到,限于有限的技術和人員支持,栗陽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栗陽組建了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而他既是指導員又是二次分揀員,居民們投放的垃圾分類不細致,他就會現場進行指導,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確認分類正確后再進行收集。栗陽為垃圾分類指導員統一配置了工裝、袖標和胸卡,定期對隊員們的著裝、綠袖標、胸卡、標識進行檢查。
沒有抵觸不代表就會熱愛,新鮮勁兒一過就“有點沒勁”了。隊伍建設也是一個著實讓栗陽傷腦筋的問題。“很少會有40歲左右的人做這份工作,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在興盛街一個居民大院,一位身著橘色服、帶著綠袖標,正在分揀垃圾的大爺說,“像我這個年齡的,沒多少人愿意干與垃圾有關的工作了。”
在栗陽工作的社區,記者見到了兩位垃圾分類指導員袁大姐和許大姐。許大姐說,“當時聽說社區要招收垃圾分類指導員,我就是想做點事,沒多想別的?!迸嘤柊嘟Y束后,許大姐說她才知道了垃圾問題很嚴重,并且就在自己的家門口。許大姐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在家里開始了垃圾分類。觀念轉變就會變為動力。許大姐告訴記者,其實垃圾分類并不難,難的是要養成習慣,堅持下去。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工作沒有得到社區居民的支持,甚至自己都沒有完全轉變觀念。袁大姐說,第一天上崗時,自己覺得丟人丟到家了,堅決不在自己的小區干,孩子也不支持,所以每天上班都用圍巾把自己的臉捂得嚴嚴實實的,生怕遇到熟人不好意思。再有呢,一些居民也覺得那么大歲數站在垃圾桶邊上丟人,甚至認為指導員是在多管閑事。“我聽了心里真的挺不舒服。但是后來我想通了,因為垃圾分類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既然做的是好事,那我還怕什么???!” 由于工作地點、環境的特殊性,隊員們的工作地點比較分散,在對人員的管理上,公司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需。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的工作時間要比其他人早很多,那么對按時上崗的管理,由于大家同處大興區,相對距離比較近,公司就采取就近分配工作地點的措施,解決交通問題,方便隊員們酷暑寒冬能夠少在路上消耗體力。公司每個月給垃圾分類指導員發放100元的交通補助,鼓勵隊員們乘坐公交出行,保證按時到崗,特殊季節和特殊情況,公司還安排車輛接送大家。此外,公司還與屬地街道辦事處、物業公司協調溝通,解決了隊員們休息室的問題。夏冬兩季,公司及時發放防暑降溫藥品、棉手套等應季必需品,栗陽的貼心讓所有員工感受到了溫暖與愛護,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極大地調動了隊員們的積極性,激發了大家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熱情,穩定了垃圾指導員的隊伍,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自覺完成工作提供了保證。隊員們的辛苦和汗水也讓居民們看在眼里,不僅逐漸得到了居民們的理解配合,而且激發了居民們的積極性,自覺地開展垃圾分類。
栗陽說:“雖然我這里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是通過9年來團隊的辛勤付出,我想如果把隊員們單獨收集的廚余垃圾桶擺滿的話,能夠擺滿幾十個天安門廣場。大量的餐廚垃圾得到了堆肥處理,做出的肥料用于城市綠化美化,想想都覺得這9年沒白干!所以我們也要照顧好這些身穿黃馬甲、佩戴綠袖標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我們和大部分社區的物業協調,給隊員們爭取到了休息室,每年夏天堅持為隊員們熬綠豆湯防暑降溫。這些隊員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的外來務工人員,雖然表面看他們做的是小事,但是彰顯了‘小人物、大情懷、新時尚’的風采。我獲得了‘北京市十佳’生活垃圾分類達人獎,但是我認為這個榮譽是大家的辛勤付出換來的。我只是個上臺領獎的代表?!?
不破不立,他鉆進了多啦A夢的肚子里
“小手拉大手”,在沙發上碩大的哆啦A夢搖搖晃晃的腦袋下是孩子們的歡笑。為了使垃圾分類意識牢牢扎根,栗陽鉆進了哆啦A夢的肚子里,帶著垃圾桶和卡通人物,走進幼兒園,來到了孩子們中間。
“灰的是灰太狼、藍的是哆啦A夢、綠的是綠娃……每個顏色代表著不同顏色的垃圾桶。這些內容小朋友們聽了不一定就能正確分類,但是可以給他們埋下一種意識。”在社區、學校和幼兒園科普垃圾分類知識,這是栗陽籌劃的又一個亮點。栗陽積極行動、主動出擊,通過針對孩子們,包括社區老人等不同特點的群體和場景,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互動活動。栗陽還編寫了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小冊子,方便大家學習掌握,以此引導更多的群體參與垃圾分類。在策劃和組織活動上,栗陽更是花費了不少心思。采訪中,他隨手抽出了印刷精美的三折頁宣傳單遞給記者。9年來,他先后組織了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活動600多場,發放宣傳單5萬多份?!拔覀冊诠媸聵I上投入得多些,就會推動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就會得到政府和越來越多的居民的支持,公司的口碑就會更好,這是一個雙贏?!崩蹶栒f。
栗陽很重視在生活的點滴中傳播公益理念,也在生活的點滴中啟發更多的靈感。2018年,大興區政府開展安全隱患大清理,其中的一項“綠色當鋪”活動——生活用品置換居民廢舊非機動車。這項工作交給了栗陽的公司?;顒訒焊嬉欢魏螅蹶枌⒐竟柕拿Q改成了“綠色當鋪plus”。對此,栗陽說:“可以置換的不只是自行車,居民生活中用不到的東西都可以置換給我們,由我們公司負責,實現資源循環利用?!?018年,栗陽以“綠色當鋪”為主題,在大興區清源街道、高米店街道和北京市東城區的永外街道開展了“廢舊非機動車回收置換活動”。通過采取閑置廢舊非機動車置換衛生紙、洗衣液等生活用品的形式,公司累計回收廢舊非機動車9000余輛,解決了60個社區閑置廢舊非機動車堆放影響環境、引發火災隱患的老大難,同時也美化了社區環境。活動結束后,栗陽意識到“綠色當鋪”的意義非凡——在綠色當鋪中,大部分閑置物品都能夠發揮它的二次價值。所以,栗陽決定把“綠色當鋪”注冊商標并開發同名微信小程序,計劃在今年將其作為平臺主打,開展綠色生活市集、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最終形成品牌化的綠色生活服務平臺。
2010年至今,在栗陽的帶領下,他和他的團隊所負責的地域,實現了廚余垃圾單獨收集、單獨運輸、單獨處理,減少了因垃圾填埋造成的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空氣污染等危害。栗陽說,這是他堅持垃圾分類的初心,也是公司全體員工對事業的孜孜追求。
構建美好宜居的生活環境,垃圾分類勢在必行。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項民心工程,也是一項科學的系統工程,事關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城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向國家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驗收標準看齊,展示城區衛生整潔、環境優美、適宜人居的美好環境,做到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再生資源變廢為寶,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工作,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齊心協力,共同推動;需要建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長效機制。垃圾分類處置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作,關系到我們生存環境的社會治理,每個家庭、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自覺參與,積極行動。在我們身邊,涌現出很多垃圾分類“達人”。不妨一起去看看,他們是如何讓垃圾分類變得簡單又實用。因此,我們有更多的理由為栗陽和他的團隊由衷地點贊,為他們驕傲和自豪,為許許多多工作在一線的垃圾分類指導員們鼓掌。
?。ㄘ熑尉庉嫞豪铎o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46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