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拒運,是保障垃圾分類的殺手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杭州海底撈紹興路店因垃圾未合理分類,被城管局開出“垃圾拒運單”。雖然海底撈總部稱未收到“垃圾拒運單”,城管局也表示仍在正常收運這家海底撈的垃圾,并沒正式施行垃圾拒運,但官方也明確下了最后通牒:若店家在5天整改期內仍沒有整改到位,將聯合垃圾清運單位實施拒運。
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無論對于個人、家庭還是國家,垃圾分類都不是小事,它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垃圾分類需要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廣泛認可和參與,需要大家都繃緊垃圾分類這根弦,這樣才能將眾多個體的身體力行,匯聚為全社會的整體合力。而除了以人或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外,飯店等市場主體,更是產生垃圾的“大戶”,因而其垃圾分類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地區的垃圾分類進程和成效。
當下,我們國家對垃圾分類的軟舉措已經有了很大成效——在如火如荼的宣傳和指導下,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經深入人心。而在持續鞏固思想意識的同時,也需要能夠彰顯威懾力和有懲戒力的硬舉措,對垃圾分類進行硬核保障。杭州的垃圾拒運,便是一個有效的“殺手锏”。
杭州的經驗值得借鑒。從去年7月起,杭州啟動了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整治,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有6家單位受到了垃圾拒運懲戒,要求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整改工作,如果整改不到位,就要施以罰款。《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還規定,“責任人不分揀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可以拒絕接收該區域的生活垃圾?!?
對于一家生意火紅的餐飲店來講,每天將會產生大量廚余垃圾,如果不能及時運走,進而垃圾變質、散發異味等,無疑是一場災難。因此,只有正確分類垃圾,確保分類合格滿足要求,才能避免被開“垃圾拒運單”。這便是“垃圾拒運單”給企業帶來的“切膚之痛”。
一些市場行為無法自主解決的弊端就需要行政行為的及時糾偏。這樣的硬舉措無疑給那些想在垃圾分類上走“歪門邪道”的市場主體敲響了警鐘,進而形成倒逼效應,讓其認識到不嚴格對待垃圾分類,就會受到嚴厲處罰,最終得不償失。
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我國已對垃圾分類工作列出了時間表,如何保障、推動成為重中之重,將垃圾拒運等懲戒方式帶入,無疑是亮出了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決心。
如今,不僅在杭州,廣州、上海等地在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時,也引入了“垃圾拒運”措施以提高違規處罰力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習慣、強化認知、規范行為,勢必會對違規行為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和警示效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全社會人人動手”的環保社會來得更快一些。
◎ 撰文|韓亞聰
◎ 來源|中國婦女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9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