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易泄漏區域形成原因分析及檢修預防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機組鍋爐檢修工作,是社會動力供應工作中的主要環節,它與機組鍋爐應用的安全程度之間有著密切聯系,該項工作具有基礎性、關聯性、以及周期性等特征?;诖?,本文結合山西漳澤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侯馬熱電分公司提供的相關資料,著重對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易泄漏區域形成原因分析及檢修預防策略進行探究,以達到綜合把握檢修要點,實現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的目的。
關鍵詞: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易泄漏區域;檢修預防要點
中圖分類號:TK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0-0140-02
0 引言
300MW機組鍋爐,是現代工業生產中常見的動力供應形式,它不僅滿足了當代工業加工動力循環供應的需要,還降低了資源供應中的資源損耗。研究表明:加強對300MW機組鍋爐的循環檢修工作要點的把握,可降低鍋爐受熱面易漏問題的發生率,提高鍋爐動力轉換的安全指數。由此,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易漏區域檢修方法的探究,將為國內鍋爐動力傳輸體系的開發提供技術參考。
1 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易泄漏區域形成原因分析
1.1 水氧化造成受熱面泄漏
當前社會中所用的300MW機組鍋爐,多是由奧氏體等耐熱材料制造而成,該種材料主要是合金鋼制造,它具有耐熱性好、抗氧化性高等特征,雖然該類物質表層應用優勢突出,但鍋爐材料在長期受到水蒸氣氧化后,也極易在鍋爐內部形成一層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是由氧化物和尖晶石組成,當內部表層物質達到一定厚度時,氧化物質會自動脫落,該類物質的大量脫落,也意味著受熱面部分出現了內壁厚度變薄的趨向,再加上日復一日的水體侵蝕,自然也就出現了受熱面局部泄漏的問題了。
1.2 外部應力沖擊造成泄漏
300MW機組鍋爐在實際中,鍋爐來回振蕩時形成特定煙氣走廊,也會出現負壓氣流攜帶了大量灰粒對水冷壁等受熱面的沖擊,長期的外力碰撞,致使鍋爐組受熱表面出現磨損。如,常見的鱗片狀磨損、凹凸不平式的切割磨損等;同時,鍋爐組焊接部分本身就存在表面連接不夠嚴實等問題,而鍋爐應用期間需要多次啟動、停止等操作,此時外部強大的應力沖擊,也會導致焊接部分,出現開焊、焊接點泄漏等狀況,進而也就發生了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泄漏的問題了。
1.3 機組鍋爐周邊腐蝕造成泄漏
300MW機組鍋爐在社會中的應用,主要作為工業生產動力供應的主要形式。其一,鍋爐組實際應用期間,周圍機組結構會與硫酸金屬、有機堿等物質長期接觸,機組機構很容易受到化學藥物的干擾和侵蝕;其二,燃燒期間,管道內外部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化學物質,也會對爐管內部產生一定的侵蝕。該種長期性的硫化酸侵蝕后,管壁外部再受到高溫的影響,長此以往也會出現管道泄漏問題了。
1.4 管壁周圍摩擦泄漏
300MW機組鍋爐受熱過程中,管壁與周圍結構中的懸吊管加裝直角瓦、加裝防磨瓦部分會產生摩擦。同時,該種摩擦力也會隨著鍋爐機組內重量增加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在鍋爐內燃燒物充足狀態時,300MW機組鍋爐與周圍冷水管、冷水壁之間會出現大規模的磨損;當鍋爐機組內燃燒物質處于非極度充足狀態時,鍋爐組周圍的結構將出現間斷性的管壁磨損,由此,無論是滿載式的鍋爐應用,還是階段性的周期負荷供應方式,它都會出現受熱面機組結構摩擦的問題。
2 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易泄漏區域檢修預防策略
2.1 受熱面汽水侵蝕運維處理
進行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受損泄漏問題預防時,可針對不同的泄漏原因進行目標性處理,其中汽水侵蝕問題作為較為普遍的情況,應第一時間內給予處理。技術維修人員應在維修檢驗期間,要密切關注高溫高壓環境下,爐管結構局部出現受熱面尖晶體結晶后,內壁表層是否出現了細微漏洞。
如,某地區維修人員進行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管道安全防護時,技術人員就著重對水氧化問題的問題點進行了分析,其具體的防護處理過程可表述為:(1)施工技術人員在設備停止的狀態下,對鍋爐組管道結構進行重點局部檢查;因而,初步判定該管道還可以繼續維修使用。(2)本次管道檢驗后,還通過金相檢查發現了受熱面管道焊口局部邊緣已經出現了裂縫,但并未發生滲漏的問題,維修人員采用挖補方法進行處理。(3)將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進行檢查,并在連接轉彎處進行取樣、測厚、組織分析,相應的進行管道連接部分打磨清除后,取出受到設備振動脫落的尖晶石結構,然后再重新進行安裝,并檢查安裝的嚴密性即可。
以上案例中所提到的,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防護方法的綜合應用,不僅從汽水化學侵蝕帶來的內壁受損問題進行了處理,也對可能隱藏在其中的安全隱患給予了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由此,技術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術維護后,就可以起到鍋爐組汽水侵蝕問題防護的效果。
2.2 焊接點部分的維修及檢查
焊接點檢查與維修,是現代金屬焊接結構運維檢查中最常見的安全防護措施。一方面,技術維修人員應需嚴密觀察焊接部分在鍋爐機組啟動、關閉的轉換時,是否出現了嚴重的焊接區域受損;另一方面,檢查焊接點部分是否存在因長期受熱而發生氧化開焊的問題。
如,某維修人員對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進行試運前檢查時,為避免鍋爐管道焊接結構出現焊接區域損壞情況,就相應的進行了焊接結構的運維處理。其施工的要點可歸納為:(1)在鍋爐機組中進行水壓試驗和風壓試驗,查找漏點,進行機組鍋爐受熱面焊接管道的情況的記錄;(2)集中對焊接面積超過20%的受熱面部分進行開焊情況檢查。若焊接處出現了小型焊接點泄漏的問題,可采用補焊、挖補方式;若焊接面積過大,可采取直接更換管道、或者管道開焊點重新焊接的方式進行防護維修。
以上案例中所敘述的,關于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中,焊接區域安全防護與預防處理策略,不僅保障了焊接區域內開焊區域的安全性防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設備開關操作對機組鍋爐受熱面使用壽命造成干擾的問題,繼而起到了較好的技術安全防護與運維效果。 2.3 內壁侵蝕泄漏的維修與防護
機組鍋爐長期處于高溫高壓汽水的環境下,難免會受到流體介質的干擾,出現侵蝕等大規模受損的問題。機組鍋爐維護與防護時,為避免長期的溫差侵蝕對機組鍋爐造成的損失,就應該針對性進行機組鍋爐周圍結構的安全防護。一方面,機組鍋爐進行安全防護時,采用保溫層、澆注料等對機組鍋爐關鍵部分進行防護;另一方面,及時、定期的機組鍋管道的沖洗,減少化學沉積物質對鍋爐機組造成的侵蝕程度。
如,某機組鍋爐應用企業進行鍋爐內壁侵蝕泄漏維修和防護時,維護人員將機組鍋爐內壁侵蝕問題處理策略實施點歸納為:(1)在機組鍋爐與化學物品添加處理環節上,運用化學汽水分析、調整加藥比例防護,盡量避免機組鍋爐受到化學藥品析出帶來的侵蝕;(2)定期進行機組鍋爐受熱管道的排污沖洗,盡量避免管道內部殘留化學侵蝕類物質;(3)運維人員在日常要加強鍋爐受熱面管道的取樣檢查安全防護,隨時對受熱面表面出現大面積凹凸等管道材料進行替換,盡量減少鍋爐應用中預留隱患問題。
本小節中所提到的,鍋爐機組侵蝕安全防護技術,也是較可靠的機組鍋爐安全運維和處理方法。首先,該技術操作要點以機組鍋爐受熱面具體情況,作為化學防護的主要落腳點;其次,從機組鍋爐受熱面可能受到侵蝕的視角上進行對應防護。由此,本次所采取的機組鍋爐受熱面安全防護與處理策略,自然也起到了較好的安全防護作用。
2.4 調整機組鍋爐硬件結構連接位置
傳統的300MW機組鍋爐,一般是按照鍋爐供應體、管道、煙道、吹灰器的順序進行連接,雖然該種連接方式,可最大限度的保障機組鍋爐燃燒中資源傳輸過程流暢,但卻很容易出現周圍連接結構相互摩擦的問題。為此,維修人員為解決該類問題,可采取調節管道輸出體系位置的方式進行優化。如,在磨損區域內,進行低溫懸吊管懸耳處局部位置調節的處理等方法,這些都是較有效的機組鍋爐硬件調控方法。
如,某進行機組安全防護時,就采取了調整機組鍋爐硬件結構的方法解決問題。本次實際處理時的技術要點把握可歸納為:(1)在鍋爐整體結構處理期間,著重對懸吊管加裝直角瓦、加裝防磨瓦部分的摩擦情況進行觀察記錄;(2)對兩處磨損不大的區域進行相應機組安裝位置局部調整。即,盡量避免吹灰設備的運轉旋轉弧度與管道表面產生碰撞;若磨損嚴重,需將現有的受熱管道并排放置,調整后為懸吊管加裝直角瓦、加裝防磨瓦部分預留足夠的轉變運動空間,這樣的磨損處理方式,也是從外部減少300MW機組鍋爐受損的策略。
以上案例中所提到的,在機組面結構處理體系周圍進行受熱周圍空間的調節方式,不僅可實現機組外部結構空闊的受熱傳導,也能夠很好的解決機組鍋爐周圍內部和外部同步磨損的情況,自然也就達到了較好的安全防護效果。
2.5 借助新技術加強鍋爐安全防護
借助新技術進行鍋爐安全檢測,也是現代社會資源開發與應用的有效方法。其一,運用定點測定法、彎頭橢圓度測量方法,初步對300MW機組鍋爐結構進行射線檢驗檢驗;其二,采用現代化技術準確的進行鍋爐情況的綜合預測。如,內壁氧化皮測量技術、內窺鏡檢測清潔度等方法,就是現代數字化技術在實際中應用的具體表現。
如,某企業進行300MW機組鍋爐施工安全要素綜合檢驗時,就充分借助了現代化技術進行安全運維點的綜合調控。本次技術操作的技術點著重歸納為:(1)技術維修人員先采用射線、紅外虛擬掃描設備進行影像掃描,對該企業中所應用的300MW機組鍋爐整體的安全情況進行綜合檢測。(2)著重利用內壁氧化測量技術、內窺鏡檢測清潔度審查技術,對300MW機組鍋爐的受熱面周圍進行綜合詳細審查。若實際檢查中發現了細微的裂縫、局部斷裂等問題,系統將自動對300MW機組鍋爐的勘測部分進行問題詳細檢測。(3)檢測人員對受熱面受損嚴重的部分給予針對性的問題對策。如,運用何種方案進行受熱面上的問題進行防護,或者局部區域內進行受熱面的更換等。以上這種借助數字化技術,進行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防護的方式,也是較有效的300MW機組鍋爐安全防護方法。
3 結語
綜上所述,300MW機組鍋爐受熱面易泄漏區域形成原因分析及檢修預防探討,是現代化工生產技術科學運用的理論體現。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受熱面汽水侵蝕運維處理、焊接點部分的維修及檢查、內壁侵蝕泄漏的維修與防護、調整機組鍋爐硬件結構連接位置、借助新技術加強鍋爐安全防護五點,對鍋爐受熱面易泄漏區域檢修預防策略進行探究。因此,文章的研究結果,將為工業技術長效應用提供技術應用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李英,張俊杰,董琨.超(超)臨界機組鍋爐壁溫測點布置優化[J].熱力發電,2017,46(03):114-120.
[2] 甄玉波,戚彩蓮.660MW超超臨界機組鍋爐受熱面壁溫、汽溫偏差大原因及應對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7(02):39-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7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