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上市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經濟新常態的到來,中國農產品加工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企業內外環境中的各種制約。在此背景下,以中國A股上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作為研究樣本,以突變級數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熵值法和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為輔助研究方法,逐級計算獲得了樣本企業競爭力評價得分結果,并進行了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分析。結果表明,管理競爭力是影響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基礎競爭力是構成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的穩固基石,潛在競爭力是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的強勁動力。
關鍵詞:農產品加工企業;企業競爭力;突變級數法;熵值法
中圖分類號:F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7-0115-07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ew economic normal,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have ushe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face various constraints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is context, China's A-share listed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re taken as research samples, and the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 is taken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he entropy method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are used as auxiliary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ample enterprises is obtained step by step. The scor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Basic competitiveness is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Potential competitiveness is a strong driving force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catastrophe progression method; entropy method
農業作為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對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具有非常大的影響。目前,中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大多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必定會成為中國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農業發展和農村問題也給予了充分重視,2004—2018年連續15年發布相同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持續強調“三農”問題在中國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地位。2016年底,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強調了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全面部署了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目標和路徑,再次展現了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
關于企業競爭力的話題由來已久,Prahalad等[1]提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其能夠協調有效地利用自身所擁有的資源的一種能力,它首先會導致企業不斷實現自我擴張,其次會表現為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中國的學者們廣泛使用了多種評價方法來進行農業企業競爭力研究。趙慧峰[2]通過對上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水平分析評價,提出企業的組織化程度、產品質量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才是影響其整體競爭力水平的關鍵因素。王菲[3]則認為品牌價值是影響上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品牌價值能夠充分體現出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服務水平、市場占有率、企業商譽等內含價值,因此農產品加工企業應該轉變觀念,加大對產品更新換代的研發投入,努力提高消費者滿意程度和品牌忠誠度。肖春梅等[4]從生產競爭力、市場競爭力、技術競爭力和營銷競爭力4個方面構建了新疆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綜合比較了新疆和其他各省(市)農業競爭力的差距。李晴[5]以河南省特色農業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基于波特的“鉆石模型”理論分析了對企業競爭力產生影響的相關因素。彭一峰等[6]構建了包括技術創新能力、獲利能力、市場控制能力、品牌管理能力、人力資源營運能力5個方面的競爭力評價體系,包括24個具體評價指標,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湖南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進行了實證研究。但是,現階段專門針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的相關研究還相對較少。因此,應該積極拓展能夠用于中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的評價方法,構建適用于相關企業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1 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的構建
企業的競爭力是其內外部環境中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選取相關評價指標時,除了需要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相對穩定性原則以外,還需要充分考慮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才能使最終形成的競爭力評價體系具有更強的實際應用意義。
1.1 企業基礎競爭力評價指標
企業的基礎競爭力是其參與市場競爭、贏得市場地位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主要將其細分為企業的規模實力和生產能力兩個方面,其中企業的規模實力包括企業資產總額、員工人數、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生產能力包括生產人員占員工總人數比例和勞動生產率。
1.2 企業管理競爭力評價指標
企業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管理競爭力,才能將資源基礎有效轉化為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奪得一席之地。本研究將企業管理競爭力細分為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營銷能力4個方面,其中償債能力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盈利能力包括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營運能力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營銷能力包括營業利潤率、銷售費用率。
1.3 企業潛在競爭力評價指標
潛在競爭力的強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是否能在未來更好地發揮競爭優勢,搶占市場資源,增強市場地位。本研究將企業的潛在競爭力細分為創新能力和增長能力兩個方面,其中創新能力包括企業研發支出比例、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增長能力包括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和市場增長率。
綜上所述,構建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具體見表1。
2 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
2.1 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選取中國農產品加工行業上市企業2014—2016年3年的相關數據作為研究樣本??紤]到樣本期間新上市的公司經營管理狀況尚不穩定,相關數據殘缺不全,剔除樣本期間開始時上市不足一年的樣本企業。最終選取A股23家農產品加工上市企業的相關數據作為研究樣本,樣本企業相關信息見表2。本研究相關數據均來自銳思數據庫和上市公司2014—2016年年報,并經Excel整理和計算,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相關數據分析。
2.2 評價體系各層級突變類型判斷和指標相關性分析
根據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各層級中所含的子指標的數量,判斷各層級所對應的突變類型。在評價體系第二層級中,生產能力、營銷能力和創新能力分別包含2個子指標,為尖頂突變類型;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長能力分別包含3個子指標,為燕尾突變類型;規模實力包含4個子指標,為蝴蝶突變類型。在評價體系第一層級中,基礎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分別包含2個子指標,為尖頂突變類型;管理競爭力包含4個子指標,為蝴蝶突變類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包含3個子指標,為燕尾突變類型。
為判斷評價體系各層級所含的評價子指標之間互補與否的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分析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以第三層級規模實力評價指標為例,各指標之間的相關系數見表3。
由表3相關性分析結果可知,規模實力評價層級中,資產總額、員工人數、利潤總額和營業收入4個評價指標互相在0.01水平下顯著相關,即規模實力評價層級中的4個子指標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參照此方法,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中的其他評價層級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判別各評價層級所含子指標之間是否存在互補關系。分析結果表明,除營銷能力評價層級所包含的營業利潤率、銷售費用率兩個子指標之間和潛在競爭力評價層級所包含的創新能力、增長能力兩個子指標之間不存在互補關系,其他各層級評價體系所含子指標之間均存在互補關系。
2.3 數據無量綱化處理
在運用熵值法和突變級數法處理數據前,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盡可能避免數據量綱不同或數量級差別過大導致的評價結果不準確的問題。選取規范化方法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無量綱化公式:
2.4 評價指標重要性排序
采取熵值法對農產品加工企業評價體系中的各層級評價指標重要性進行排序。
1)構建原始數據矩陣X=(xtij)3×23×22,其中,xtij表示第t年(1≤t≤3)第i個企業(1≤i≤23)的第j項評價指標(1≤j≤22)的無量綱化處理后數據。需要注意的是,熵值法運用過程中需使用ln函數,要求數據均需大于0,使用規范化方法處理后的無量綱化數據存在為0的情況,因此需要對xtij作平移處理,令x′tij=xtij+1。
2)數據歸一化處理,計算評價指標比重,得到指標比重矩陣Y=(ytij)3×23×22,其中,ytij=,表示第j項評價指標(1≤j≤22)的比重。
3)引入常量K==,并利用公式ej=-K(ytijlnytij)計算得出第j項指標的信息熵值。
4)利用公式dj=1-ej計算農產品加工行業競爭力評價體系中第j項評價指標的效用值。
5)利用公式wj=計算得出第j項評價指標的熵權。
6)熵權具有可加性,因此根據評價體系中各項三級指標的熵權,可進一步求得上一級指標熵權。最后根據各指標的熵權將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中的各層級指標按照重要性程度進行排序,熵權較大的排在前面,熵權較小的排在后面。
2.5 企業競爭力評價得分計算
以2014年西王食品相關指標數據為例,計算其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數C,其余樣本企業競爭力計算過程同理。計算結果均保留5位小數。
2.5.1 第二層級評價指標評價得分 1)營運能力評價層級:燕尾突變類型,子指標間存在互補關系。
3 結果分析及相關建議
3.1 結果分析
對計算結果進行整理和歸納,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評價最終得分及排序結果見表5。通過表5可以看出,在2014—2016年,所選擇的23家農產品加工上市企業樣本的競爭力評價得分排名基本比較穩定。2016年樣本企業中競爭力評價得分排名前5的企業分別是通威股份、正邦科技、海大集團、大北農和禾豐牧業,排名后5位的企業分別是天寶食品、國投中魯、朗源股份、金健米業和華資實業。樣本期間排名上升最大的企業是天邦股份,競爭力相對排名從2014年的第17名變動為2016年的第8名,上升了9位;其次是晨光生物,相對排名上升了6位。而排名下降最大的企業為新希望和金健米業,相對排名均下降了6位。2014—2016年,企業整體競爭力穩定保持在上游的企業是通威股份,3年間均保持了相對競爭力第一的地位;而持續在下游徘徊的企業為朗源股份,樣本期間競爭力相對排名波動僅上升1位,且仍處于末尾水平。
選取天邦股份、晨光生物、新希望、金健米業、通威股份和朗源股份6家較為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分別展示管理競爭力、基礎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3個層面的具體情況,分別見表6、表7和表8。通過表6、表7和表8可得出以下結論。
1)管理競爭力是影響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企業管理競爭力排名趨勢對整體競爭力排名趨勢的影響最為顯著,這也與熵值法計算得出的各項指標重要性程度排序相一致。農產品加工企業只有充分有效地統籌利用企業各項資產資源,全面提升其獲取利潤、平衡資產負債、管理運營和控制市場等方面的實力,才能有效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
2)基礎競爭力是構成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的穩固基石。根據上表可以看出部分企業可能在管理競爭力和潛在競爭力方面表現并不突出,但是憑借在基礎競爭力方面的優秀表現,其整體競爭力排名也相對比較理想。農產品加工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生產設備和人力資源等基礎資源和由此產生的生產能力、加工能力等構成了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贏得市場地位的基本前提。
3)潛在競爭力是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的強勁動力。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潛在競爭力可能尚未直接體現在企業市場競爭行為中,但企業的潛在競爭力一定會影響其未來能否更好地發揮競爭優勢、搶占市場資源、增強市場地位。這種潛在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企業依靠其基礎資源、營運管理獲得的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和通過吸引先進科技人才、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所獲取的創新發展能力。
3.2 相關建議
1)基礎競爭力方面:提升規模水平,增強資金實力。要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吸收民間和外來資本,將各個方面的融資資金進行集中,并通過資本增長效用,引入生產設備、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生產能力。爭取政策資金的扶持,以加強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規范指導,同時政府也應提供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2)管理競爭力方面:加強制度建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完善應收賬款回收制度,建立有效的現金折扣制度,實現專款專責,將應收賬款回收的速度和質量納入相關人員的績效考核范圍。另外,企業還可以制定相應的現金折扣制度,對積極支付貨款的客戶給予一定程度的現金折扣,從而實現提高銷貨回款質量、穩定生產經營水平的目的。同時優化市場分析能力,拓展營銷推廣手段,加強營銷隊伍建設,結合新媒體手段積極拓展產品市場,提高市場份額,實現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提升。
3)潛在競爭力方面:加強創新研發,培育技術人才。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激發人才的創新精神,使得人才的作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得到最大效用的實現,促進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水平。同時要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提升研發轉化效率,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PRAHALAD C K,HAMEL C.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362-371.
[2] 趙慧峰.農業產業化經營評價指標體系及其實例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0(1):43-46.
[3] 王 菲.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戰略聯盟的構建、模式及對策[J].農業經濟,2010(2):44-46.
[4] 肖春梅,何 偉.新疆農產品競爭力綜合評價——基于全國各省市的比較[J].新疆財經,2017(2):40-49.
[5] 李 晴.基于“鉆石模型”下的河南省特色農產品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經濟,2017(36):106-107.
[6] 彭一峰,陳玉娥.湖南農產品加工企業競爭力研究——基于模糊綜合評價[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25(2):52-54,1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9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