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效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近年來依托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果蔬專營店及連鎖超市等載體,基本形成了農戶自銷、以批發市場為核心、以加工企業為核心、農消對接、農產品電商等幾種主要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在農產品流通發展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農產品流通效率低下、農民收入偏低。本文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法,通過選取模型、搭建指標體系,利用2004-2016年數據,對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效率的發展及現狀展開研究,分析原因,并為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效率的提升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模式;流通效率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電商環境下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模式比較及優化研究(編號:17GLE295);哈爾濱商業大學博士后科研支撐計劃資助項目:電子商務環境下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研究(編號:2017BSH009);黑龍江工程學院博士啟動基金項目:電子商務對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編號:2017BJ01)
  1. 數據包絡分析法及模型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隸屬于數學、運籌學、數理經濟學和管理科學的交叉領域,它的思想起源于Farrell1957年在對英國農業生產力分析中提到的包絡概念,由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開始創建,屬于一種典型的非參數分析方法。[BC2]模型是DEA的典型模型之一,其定義如下:
  假設[n]個決策單元對應的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分別為:
  [xj=x1j,x2j,…,xmjT,j=1,2,…,n,]                (1.1)
  [yj=y1j,y2j,…,ysjT,j=1,2,…,n,]                (1.2)
  其中,[xj∈Em,yj∈Es,xj>0,yj>0,j=1,2,…,n],則[BC2]模型可以定義為:
  [PBC2maxμTy0+μ0=VP,s.t.  ωTxj-μTyj-μ0≧0 ,   j=1,2,…,n,ωTxj=1,ω≧0,μ≧0.]     (1.3)
  上述模型的對偶規劃為:
  [DBC2min θ=VD,s.t.  j=1nxjλj+s-=θx0,j=1nyjλj-s+=y0,j=1nλj=1,x-≧0,x+≧0,λj≧0,j=1,2,…,n.]         (1.4)
  2.指標的選取及數據來源
  2.1 輸入指標選取
  2.1.1 農村地區農產品流通固定資產投資([X1])
  農村地區農產品流通固定資產投資用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y1])減去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農戶)([y2])的結果來表示,即:
  [X1=y1-y2]                                   (2.1)
  根據實際情況,對上式修正如下:用[P1]代表農業總產值,用[P2]代表農村居民數量,用[P3]代表農村居民農產品類人均年消費,用[P4]代表農村居民非農產品類人均年消費,用[Q]代表農村地區非農產品流通占整個商品流通的比重,則有:
  [Q=P4P1P2+P3+P4]                                (2.2)
  所以,輸入指標[X1]的最終取值為:
  [X1=y1-y2×1-Q]                        (2.3)
  將式(2.2)帶入式(2.3),可得:
  [X1=y1-y2×1-P4P1P2+P3+P4]              (2.4)
  2.1.2 農產品流通人力資源投入([X2])
  假設用Q代表各地區各年度的國民生產總值,用[Q']代表各地區各年度的農業生產總值,用P代表當前地區和年度整個流通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總數,則有:
  [X2=P×Q'Q]                                    (2.5)
  也就是說,本文用農業生產總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代替農產品流通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占整個流通行業從業人員數量的比例。按照這一思想,將相關數據帶入式(2.5),即可得到[X2]指標不同地區和不同年度的具體觀測值。
  2.2 產出指標選取
  2.2.1  一般人均農業總產值([Y1])   一般人均農業總產值的數據獲取相對比較簡單,只需用當前觀測年度的地區農業總產值除以地區人口總數即可。本文所確定的評價對象由全國及31個省級行政單位共32個DMU組成,觀測時間區間為2004-2016年。根據前文擬定的計算口徑,通過查找數據并加以運算,可求得相應的指標數據。
  2.2.2 農產品生產者人均年收入([Y2])
  本文所定義的“農產品生產者人均年收入”這一概念指的是農民通過進行農業生產并銷售所生產的農產品而獲得的年收入的平均值,它是一個相對狹義的概念。從農民收入角度來看,“農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含了農村居民的所有收入來源。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其中,“農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中的“經營性收入”與本文所定義的“農產品生產者人均年收入”含義一致,觀測角度相同,因此,本文用農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中經營性收入作為產出指標([Y2])的觀測數據值。
  2.2.3 地區農業總產值([Y3])
  選取地區農業總產值([Y3])作為產出指標的目的在于獲取各個省級行政單位在不同年度的本地區農業總產值,進而從整體產出角度,側面反饋農產品流通效率在該地區的發展水平,二者線性相關。該項指標數據比較容易獲取,直接查找統計年鑒即可。
  3.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實證分析
  本文分析整理了黑龍江省2004-2016年的指標數據,并利用DEAP軟件,將編輯好的數據導入軟件后進行運算分析,得出黑龍江省在2004-2016年期間,農產品流通的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及規模報酬的變化情況,具體如表1所示:
  分析表1,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在觀測年限內,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綜合效率值均小于1,這說明目前黑龍江省對于農產品流通資源的配置和使用還存在很多問題,農產品流通效率沒有工作在生產前沿面上,流通效率需要進一步提升。但從整體發展來看,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上升趨勢尤為明顯,這說明農產品流通效率在逐年提高。
 ?。?)純技術效率在各個觀測年度均為1,即達到了技術有效,說明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黑龍江省現有農產品流通模式較為合理,在現有的農產品流通技術水平下,技術能力與資源配置較為合理,能夠為提升流通效率起到積極推進作用,對農產品流通投入資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能夠適應當地的市場環境。
 ?。?)在觀測年限內,規模效率值小于1,且規模報酬遞減,這說明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規模偏大,流通投入成本較高,流通主體建設不夠完善,應當考慮通過加強主體建設以減小流通規模、降低流通成本,進而提高流通效率。
  綜合來看,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技術有限,規模效率偏低,所以其綜合效率沒有位于生產前沿面上,流通發展建設與當地市場環境的契合度有待優化??偟膩碚f,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整個流通規模建設過大,高于流通產出,這意味著流通投入成本較高、流通主體建設不夠完善,導致流通效率偏低,需要進行調整。
  4.結論及對策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在當前流通模式格局下,流通成本偏高及流通主體建設不完善是導致流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鑒于此,本文給出提升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效率的相應對策。
  第一,通過采取加大機械自動化設備的資金投入力度及培養專業操作人員等方式,降低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人力成本投入;
  第二,通過加強農村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及增加農產品存儲、運輸專業設備等措施,降低農產品流通中的物流成本投入;
  第三,通過加強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及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降低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信息獲取成本;
  第四,通過繼續教育方式開展農民素質教育,繼續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加大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不斷完善農產品流通主體建設。
  參考文獻:
  [1]何光全.現代化視野下的我國農民教育問題[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8(01):68-77.
  [2]翟歲兵.我國農產品流通的特征與發展趨勢[J].改革與戰略,2017,33(08):106-108.
  [3]張念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4):15-16.
  [4]石巋然,孫玉玲.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流通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01):57-64.
  [5]龐增榮,馬李麗.我國生鮮農產品流通模式與流通效率優化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15):121-123.
  [6]張永強,張曉飛等.中美日農產品流通體系對比及經驗借鑒[J].世界農業,2017(04):29-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8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