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網絡經濟建設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省市、地區都在尋求經濟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方法及途徑。網絡經濟強省戰略的提出,是符合黑龍江省省情的科學選擇。通過明確發展目標,確定工作思路,找到突破重點,為順利推動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 黑龍江省;網絡經濟;電子商務
[中圖分類號] F7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4-0016-02
一、網絡經濟內涵及特征
(一)網絡經濟內涵
網絡經濟的概念出現較早,但眾多學者分別著眼于“網絡”和“經濟”各自不同的視角,所剖析出的網絡的概念也略有不同。基本上說,網絡經濟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從廣義方面來說,網絡經濟是借助網絡途徑構建在生產方和消費方雙方上的一種經濟關系[1]。這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這種形態有別于其他傳統的經濟形狀的顯著特點是其經濟活動是基于虛擬網絡來進行的。另外一方面,狹義上來看,網絡經濟主要是構建在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通過其支持信息資源的傳輸、存儲、加工等基本活動來運行的新的經濟活動。因而,網絡經濟又被稱為互聯網經濟。具體地說,網絡經濟是基于網絡來為不同的經濟實體創造收益活動的。無論是產品或者服務的研發、銷售,又或者是運營及管理均應具備一定的網絡屬性。
(二)網絡經濟特征
1.技術主導性:網絡經濟的運行的重要特征是其技術主導性。網絡經濟的內涵也是其強大的技術滲透性。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技術已經廣泛滲透到各類產業,對傳統產業的產品及服務的支持也呈現日新月異的面貌。
2.模式外化性:現代企業越來越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企業運營和管理帶來的重大意義。傳統經濟模式下,企業較多地關注內部的生產和運作。但是在網絡經濟環境下,各類企業較多地能夠借助網絡對企業外部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控制,以更好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
3.經濟開放性:狹義的網絡經濟即互聯網經濟?;ヂ摼W經濟將網絡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業務流等幾流整合起來,形成點線結合的復雜且開放的經濟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將促使從業者思考如何能夠更科學有效地提高基礎設施的工作效率,加速網絡的流通,最大化地實現信息應用服務增值。
4.邊際收益遞增性:和傳統經濟相比,網絡經濟的成本優勢較為明顯。傳統經濟環境下,物質和資源相對稀缺,技術進步速度緩慢,隨著投入的增加,邊際成本遞增,隨之邊際收益遞減。網絡經濟的成本投入主要包括初期的建設投入和后期的運行維護投入兩方面。隨著網絡結點的增多,網絡規模的擴大,網絡各類信息量迅速增加,但反映在成本投入方面的變化并不大。和傳統經濟所不同的是,其邊際成本呈不斷遞減的趨勢,而邊際收益不斷遞增。
二、黑龍江省網絡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
2017年12月,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對黑龍江省網絡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了較為詳細地介紹。截至2015年底,黑龍江省信息化發展指數為65.44。信息產業收入規模為550.3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為150.9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為144.7億元。信息通信業收入為254.7億元。
?。ㄒ唬┬畔⒒A設施建設
“十二五”期間,黑龍江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建設速度加快。截至2015年底,全省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達到1308.8萬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55萬公里;基站總數達到10萬個,電話普及率每百人達103部,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4.5%。全省有線電視省網干線1.96萬公里,有線電視雙向網絡覆蓋30萬戶,有線電視用戶372.7萬,入戶率達到73.3%。WLAN公共運營接入點數達到12.3萬個,基本覆蓋醫院、學校、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
?。ǘ┬畔⒔洕l展態勢
“十二五”期間,黑龍江省信息經濟加快發展。2015年,黑龍江省兩化融合指數為76.4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2015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711億元。全省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初步形成了省、市(地)、縣(市)和鄉鎮四級農業信息網絡。建成哈爾濱和大慶兩個云計算產業基地,其中哈爾濱市被列為國家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哈爾濱哈南國際數據城(“中國云谷”)國際金融數據中心群已投入使用。
?。ㄈ╇娮诱諔眉巴茝V
“十二五”其間,黑龍江省電子政務穩步推進。截至2015年,黑龍江省已建成電子政務外網,實現了112個省級黨政機關單位、近70個在哈大專院校、國有企業以及13個市(地)和63個縣(市)的互聯互通,形成了上聯國務院、下聯省、市(地)、縣(市)的四級政府電子政務外網體系。2015年,全省電子政務外網帶寬升級改造后,省到市(地)網絡帶寬由共享155MB升級為各市(地)獨享155MB。目前,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承載了政務值班系統、政務信息傳輸系統、基礎數據庫、辦公自動化、視頻會議系統等多種應用。
三、黑龍江省網絡經濟建設的制約因素
?。ㄒ唬┚W絡設施條件有待改善
“十二五”時期,黑龍江省與其他發達省市相比在信息化領域差距正在逐漸拉大。黑龍江省信息化發展指數已由2006年的全國第14位下降至2015年的第23位。其中差距較為顯著的是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省網絡普及率低,基站數量不足,光纖通信發展緩慢。以光纖發展指數為例,2014年黑龍江省光纖發展指數為15.63,2015年黑龍江省光纖發展指數39.25,縱向上比較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和同期上海市相比,即能夠看出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2014年上海市光纖發展指數為108.34,2015年上海光纖發展指數為127,說明黑龍江省與發達地區差距明顯。這也成為制約黑龍江省網絡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ǘ﹥苫诤仙疃炔粔?
信息化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程度,是衡量網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2015年,黑龍江省的兩化融合指數為76.49,但僅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與國內其他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定的走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其重要實施途徑就是,將信息產業和工業、農業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3]。雖然,黑龍江省的兩化融合指數顯示,在我國各省整體上體現為中游水平,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仍需想方設法,邁入到創新應用、轉型升級的新層次上來。應以網絡經濟作為突破口,以信息產業為龍頭、為核心,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ㄈ┏青l信息化發展存在差異
截至2015年12月,黑龍江省網民規模達1707萬人,比2014年的1599萬人提升了13.1%。其中,城鎮網民占比為73.3%,規模達1251萬人,較2014年增加53萬人。農村網民占比由2014年的25.1%提升至26.7%,說明城鄉網民占比差距進一步縮小。但是,總體來看,城鄉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網絡經濟方面的信息資源利用水平,兩者存在巨大差距。農村網民利用網絡主要集中于通迅、娛樂和休閑,未能將其轉化為對生產、就業更為有價值的信息。另外,在農村的信息化人才較為缺乏,未能創造信息技術應用和推廣的平臺和條件。因此,要想促進網絡經濟的發展,不能只重視城鎮的信息化建設,農村也應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區域。
四、加快黑龍江網絡經濟發展的建議
加快黑龍江網絡經濟發展,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在整體統籌,全面規劃的基礎上,創建網絡發展的長效機制,協調各產業之間、地區之間的矛盾。此外,應通過深入調研,明確各網絡經濟的主體對信息資源的真正需求,實現傳統流程重組和現造,提升各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
(一)強化地緣優勢,創造出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
黑龍江省位于東北亞區域腹地,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黑龍江省和俄羅斯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由來已久。黑龍江省對俄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這也是黑龍江省能夠找到有特色的發展網絡經濟的一條有效途徑。2013年2月,黑龍江省已啟動建設第三條中俄跨境國際陸地光纜項目。第三條中俄跨境國際陸地光纜設在黑河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之間,是一條新的跨境光纜傳輸系統。與此同時,還在積極謀劃啟動“北極網”項目,建立鏈接歐亞大陸的北冰洋海底光纜,并成立互聯網國際關口局,此舉有望使哈爾濱成為歐亞通訊網絡重要樞紐,提升歐洲方向傳輸能力。
(二)明確實施目標,堅定不移走兩化融合之路
黑龍江省各類型企業,在網絡協同設計、產品數據管理(PDM)、移動辦公、網絡營銷等方面的產品融合和管理融合認識不足,成效不大。應當充分利用和發揮網絡技術的滲透性改造傳統產業及產品。正因網絡技術的滲透性,傳統產業得到網絡化改造并重獲新生,許多國家的傳統產業已經轉變成了優勢傳統產業,傳統產品已經轉變成了優勢傳統產品,如傳統電視引入IT技術被改造成網絡數字電視而擴大受眾的數量。
?。ㄈ┱业焦ぷ髦匦?,突破電子商務建設瓶頸
盡管黑龍江省電子商務取得了較快發展,但電子商務市場規模仍然較小。2015年,黑龍江省信息經濟總規模達到3200億元。網絡零售額達104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711億元,全省GDP總額為15083.7億元。黑龍江省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全省全年GDP總額11.3%,遠低于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全年GDP占比24.2%。目前,黑龍江省網絡覆蓋率已經超過90%,具有較好的基礎設施。但是,黑龍江省電子商務主要在哈爾濱、大慶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其他大部分縣鄉還沒有開展電子商務。因此,黑龍江省電子商務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針對信息化“零起點”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成熟的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商來為中小企業提供運營托管、客服等諸多工作,并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企業邁進信息化“門檻”。
(四)完善培育機制,引進高質量人才
人才是網絡經濟發展過程中較為重要的要素。他既是所有方針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所有具體措施的操作者和執行者。而在黑龍江省,網絡經濟相關方面的優秀人才較為匱乏。人才外流情況嚴重。因此,需要在兩個方面做出具體部署。一是,在黑龍江省內各高校,設立和調整網絡經濟相關學科系統的培養目標和學習內容。健全人才培養機制[4]。創造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二是,加大對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通過物質獎勵和情感投資來留住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未來發展等方面吸引優秀人才落戶黑龍江。通過人才引進,帶來更新的思想,更寬的思路,為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紀玉山.網絡經濟的崛起[J].經濟學動態,1998,40(5):63-65.
[2]王世波,趙金樓.網絡經濟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5(5):28-29.
[3]張紹樂.河南網絡經濟強省建設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8(7):120-122.
[4]韓朝亮.黑龍江省經濟發展路徑的再思考-基于網絡經濟理論的初步經驗分析[J].商業經濟,2018(7):120-122;8-9.
[責任編輯:潘洪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