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研究周麗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發展縣域經濟是提升黑龍江省在全國各省中綜合競爭實力的有效途徑。所以,黑龍江省急需加大對不同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的扶持。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調整縣域的經濟產業結構,重點扶持縣域內的經濟項目,抓住縣域經濟發展的機會,實現黑龍江省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縣域經濟;發展;農業
縣域經濟發展的優劣直接對整個黑龍江省的經濟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應在各縣經濟發展中進行整體性的布局與引導。通過提升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進而提高整個黑龍江省在全國中的綜合競爭力。
一、縣域經濟概述
縣域經濟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主要是指通過對地理空間的劃分,依靠縣政府的引領不斷優化或利用所擁有的各種資源或特色實現經濟發展??h域經濟是一種行政區劃型區域經濟,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區域經濟。在應用區域經濟學理論實現縣域經濟發展時,應當充分結合該縣的實際情況。
二、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具有的特色
1.以中心城市依托發展型
以中心城市依托發展縣域經濟的縣市中,以五常市與肇東市最為典型。其中五常市作為哈爾濱的下屬城市,其經濟發展依托十二五時期的“依托哈爾濱,建設新五?!边@一戰略。依靠哈爾濱中心城市對其在資金與技術上的支持,對主要經濟的發展做出調整,并加大產業結構升級的力度。將原本以大米種植為主要產業的五常市,打造成一個全新的工業化五常市。肇東市同五常市一樣,依托中心城的方式來發展該市的縣域經濟,其主要依靠哈爾濱中心城市實施的“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戰略。肇東市將哈爾濱市作為經濟中心,環繞哈爾濱市著力發展商圈經濟,比如綠色食品產業經濟、現代化物流產業經濟,以及生物科技制藥產業等等。正是由于該縣市借助中心城市發展縣域經濟的舉措,促使該縣市在經濟總量與財政收入等方面位居本省榜首。
2.依托口岸經濟帶動發展型
在“一帶一路”戰略與“龍江絲路帶”發展戰略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所矚目焦點的大環境下,位于中國、俄羅斯與朝鮮三國國界中心地帶的東寧市,憑借其位于最前端的邊境口岸優勢,依托口岸經濟帶動該縣的經濟高速發展。該縣是深入發展龍江絲路帶戰略“橋頭堡”和“樞紐站”,對助推黑龍江省亦或是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先鋒的作用。該縣抓住機遇與俄羅斯進行貿易合作,并不斷加深交流,以及積極對經濟產業鏈做出調整。在俄羅斯境內創建六個工業園區,并吸引幾十家企業入住工業園區,不斷提升該縣的經濟發展。
3.依托園區建設引擎發展型
肇州市就是依托園區建設引擎,而帶動縣域經濟高速發展的典型縣市。該縣堅持“工業興縣,工業強縣”的理念,2010年建設工業園區。在其工業園區建成后吸引了近60個投資項目, 完成超過百億的引資目標。該工業園區地域優勢十分明顯,地處“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與“哈爾濱-大慶-長春”的黃金商圈范圍內,實現了農產品深加工與生物科技等多條具有主導地位的產業鏈快速發展。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該縣的工業園區不僅被評定為省級性質的工業園,還獲得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榮譽稱號。經過多年的努力,該縣的工業園區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4.依靠借勢造勢拉動發展型
對于綏棱縣而言,該縣無論是在地理位置上,還是所擁有的資源上都無法與省內的其他地區相比。相比較之下該縣毫無優勢可言,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該縣依靠牡丹江、綏芬河、東寧、虎林、密山等具有較高優勢的縣市,依靠借勢造勢的方式拉動該縣的經濟發展。借助其他縣市的優勢,著力開拓“綏穆經濟一體化”、“綏穆新城”等多條經濟發展路線。最終通過借勢與造勢的形式,實現了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創造出一條別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路徑。該縣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作為發展的主要產業鏈,創建對俄羅斯出口的加工基地,達到縣域內經濟快速發展的目標。
5.依托特色資源主導發展型
寶清縣素來具有“濕地之都”、“煤電基地”等美稱,該縣憑借其擁有的特色資源來實現縣域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堅持不斷優化產業的整體規劃,吸引省內外大型企業或集團進行投資。經過不懈努力逐漸實現以煤電產業、綠色食品產業等作為主要特色的發展模式。加快該縣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轉型,逐漸依托特色資源為主導地位的縣域經濟發展。該縣的煤炭資源吸引了省內外幾十家煤炭公司的投資,在這些投資企業中神華集團更是完成了近50億的投資。該縣的食品資源獲得了臺灣謝氏食品公司的青睞,這也是我省東部獲得的首家臺商投資,并完成了3億多元的投資,更是助推了寶清縣綠色農產品產業的高速發展。
三、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縣域經濟整體競爭實力偏弱
就黑龍江省各縣當前縣域經濟整體發展來看,其縣域經濟整體競爭實力偏弱。首先,在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排名中,我省百強縣的個數明顯偏低。在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中,僅安達市上榜且位列第87名;在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中黑龍江省無任何一縣登榜,而與之相鄰的吉林省卻有兩縣登榜。相比較而言,黑龍江省縣域經濟整體競爭實力明顯偏弱。其次,各個縣域之間的差距較大。黑龍江省大多數的縣域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這對黑龍江省整體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造成不利的影響。在全省的縣市中個體縣域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差距,比如黑龍江本省縣域排名中,位居榜首與榜尾的兩縣之間的GDP總值相差極大;十強縣同十弱縣相比較GDP相差近10倍。
2.縣域內人均收入相對較低
當前在省內縣域中普遍存在稅收難題、財政吃緊、人居收入不高等現象,就當前黑龍江省縣域內的人均收入而言,同東北三省中的吉林與遼寧比較較為落后。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縣域經濟人均總產值較低,也就是說在人均總產值上,與吉林省縣域的人均總產值相比較,較其落后萬元左右;與遼寧省縣域人均總產值相比較,較其落后近2萬元。另方面體現在縣域內人均公共預算收入偏低,與吉林省相比較而言,較其低了近2000元;與遼寧省相比較而言,較其低了近3000元。從整體上而言,當前黑龍江省縣域內人均收入相對較低。 3.縣域經濟產業發展規模較小
黑龍江省發展縣域經濟的時間相對較短,進而導致當前縣域經濟產業的規模相對偏小。一方面對縣域內食品加工產業缺乏足夠的重視,在國家農業主張發展“主食引領膳食,加工提升農業”這一利民惠民政策后,在全國范圍內對百家食品企業進行扶持,而黑龍江省僅有四家企業入選。不僅錯失良機更體現出黑龍江省的食品加工企業規模偏低,而且品牌影響力較弱。另一方面黑龍江省內缺少具有支撐作用的主導產業來支持縣域經濟發展??h域內的具有主導地位的產業對經濟的拉動力較弱,尤其一些裝備制造行業基礎設施老舊,缺乏探索創新轉型的精神,缺乏對新能源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開發不足,并且企業的產能偏低。
4.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黑龍江境內的各級縣市對基礎設施改建與完善上的財政投入各有差別,對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程度不同、企業對科學技術的引進不同、中心城市輻射的范圍不同等等。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黑龍江省各縣域地區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也就造成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進而導致黑龍江省各縣市經濟的競爭力整體偏低,不利于各產業形成規?;陌l展。總而言之,當前黑龍江省各縣之間的經濟發展明顯不均衡。
四、優化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的策略
1.搶抓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機遇
在持續深化“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下,黑龍江省各縣應當抓住這一戰略構想所帶來的機遇,努力拓展同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交流。各縣需搶抓縣域經濟發展并融入到建設“東絲路帶”的隊伍中。依托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優勢、口岸優勢、農業資源等,緊緊跟隨“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發展戰略,注重對縣域內資源的有效利用,搶抓對發展縣域經濟有益的一切機遇,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的發展速度。
2.加強縣域重點項目的投資建設
對于黑龍江省境內各縣的經濟發展而言,其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還需加大對縣內的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加速推進城鎮化與工業化的進程。特別是需加強對縣域內的重點投資項目的財政投資,根據縣域內的資源特色、發展方向與路徑等進行投資,如依靠農業資源發展的縣域,應當加強對特色農業產業的資金投入與建設力度;依靠工業化道路發展的縣域,應當加強對重點生產服務的資金投入與建設力度;依靠對外貿易口岸作為經濟發展方向的縣域,應當加快完成對中外企業的招商引資計劃??傮w上來講,黑龍江省內的各縣應當根據自身獨特的發展道路而規劃縣域經濟的發展。
3.優化縣域的經濟產業結構模式
在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的產業結構,需不斷進行必要的優化,這樣才能夠促進各項產業的良性發展。在黑龍江省的各縣普遍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而導致縣域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因此,各縣需對縣域的產業結構模式做出調整與優化,提高第二、第三產業占據比例。一方面,可結合地方資源加大對農業、畜牧業等產業扶持力度,借助科技提升產品品質,創造本土品牌等;另一方面,加強物流體系的建設,借助省內各縣市的道路交通網絡建立物流中心,或擴大原有物流中心輻射的范圍。保證種植、養殖戶或企業的產品,能夠快速向外流通。
4.合理布控縣域經濟發展格局
在黑龍江省發展縣域經濟的構成中,應當對省內各級縣市的經濟發展做出整體性的布控。首先,對農業資源優勢明顯的縣市進行科學布控。對此類縣市經濟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從產品的種植源頭進行結構性的調整,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其次,對擁有旅游資源優勢的縣市進行產業扶持。將具有民俗特色、自然風光的縣市打造成旅游強縣,創建精品旅游、觀光路線,同時扶持圍繞旅游產業的飾品、配件產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做好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修復。
五、結論
當前黑龍江省縣域經濟處于穩步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無論是選擇何種形式發展縣域經濟,在發展的構成中都還需看到存在的問題或不足之處。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不斷出現的難題,搶抓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機遇、加強縣域重點項目的投資建設、優化縣域的經濟產業結構模式、合理布控經濟發展格局等,促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整體實力。
參考文獻:
[1]楊金一,張婷婷.對振興黑龍江省縣域實體經濟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8(03):174-175.
[2]房琬婷.黑龍江省縣域循環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17(08):60-61.
[3]王金媛,李桂林,張啟文.縣域金融發展與縣域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黑龍江省64個縣(市)的VAR模型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14):34-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93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