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樺甸市玉米莖腐病的發生與防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近年來,隨著玉米產業的發展,樺甸市玉米連作面積逐年增加,玉米莖腐病發生和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趨勢,已成為影響樺甸市玉米產量和品質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對玉米莖腐病在樺甸市的發病癥狀和發生規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種植抗病品種、合理輪作、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拔除病株、集中銷毀秸稈、秋翻地等農業防治措施與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以期為玉米莖腐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莖腐病;發病癥狀;發生規律;防治措施;吉林樺甸
  中圖分類號    S435.13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094-01
  樺甸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龍崗山脈北側,第二松花江上游,年平均10 ℃以上積溫2 731 ℃,無霜期125~127 d,是吉林省東南部半山區重要玉米產區之一,常年播種面積12.5 萬hm2。近年來,隨著玉米產業的發展,玉米連作面積逐年增加,玉米莖腐病發生和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趨勢,成為影響樺甸市玉米產量和品質的主要病害之一。2016年樺甸市發生玉米莖腐病125 hm2,2017年發生玉米莖腐病300 hm2,2018年發生玉米莖腐病1 000 hm2。一般發病地塊減產 10%~30%,嚴重發病地塊減產40%以上。因此,樺甸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茖τ衩浊o腐病在樺甸市的發生發展規律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防治對策。
  1    發病癥狀
  玉米莖腐病,又稱青枯病,主要危害玉米根和莖基部,是一類重要的土傳真菌病害。玉米莖腐病主要由幾種鐮刀菌或腐霉菌引起。玉米播種后至抽雄吐絲期,病原菌從根系侵入引起植株發病。樺甸市玉米生育季節均可發生莖腐病,但發病高峰期為玉米乳熟末期至蠟熟期[1]。發病初期,植株萎蔫,全株葉片褪綠,無光澤,自下而上失水變成青灰色,呈現青枯癥狀。有的病株在雨后猛晴時出現急性癥狀,即全株驟然青枯,沒有明顯的由下而上逐漸發病過程。病株從發病到全株顯癥,一般需7 d左右,短的僅1~3 d,長的可持續15 d以上。發病后病株根部和莖基部變成空心,遇風易倒折,其上生有霉層,須根減少,易拔起。剖開根、莖部,可見髓部空松,且組織變褐分解。感病植株果穗下垂,穗柄柔韌,不易掰離,籽粒無光澤、灰暗干癟、排列松散[2]。
  2    發生規律
 ?。?)玉米灌漿至成熟期降雨量大、高溫、高濕發病較重,雨水少、空氣濕度小的年份發病較輕。如2018年在玉米灌漿中期至蠟熟期,連續陰雨,光照不足,莖腐病發生較重。
 ?。?)品種抗性差,發病較重;品種抗性好,發病較輕或不發病。鴻翔種業的優迪919抗病性較強,不感病;先玉335及科泰881等品種抗性較差,在同樣栽培條件下發病較重。
 ?。?)氮肥施用過多,前期長勢旺盛的田塊發病較重;施肥總量過少,在植株生育后期養分不足,植株早衰,造成植株抵抗力下降,發病較重;氮、磷、鉀配比合理的地塊,植株長勢健壯,發病率低。
  (4)過度密植情況下,田間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會加重病情;稀植情況下,田間通風透光良好發病較輕。
  (5)玉米生育期內地勢低洼或排水不良地塊發病重,壟作栽培排水良好發病較輕[3]。
 ?。?)暗棕壤和白漿土地塊發病較重,灰棕壤和沖積土地塊發病較輕。
  (7)平地發病較輕,崗地和洼地發病較輕。
  3    防治措施
  3.1    農業防治
  3.1.1    適區選用抗病品種。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止玉米莖腐病發生的最有效措施。樺甸市主推的玉米抗病品種是優迪919、金園15。
  3.1.2    合理輪作。玉米莖腐病是一種重要的土傳真菌性病害,主要由土壤帶菌傳播。連作玉米地病原菌累積,發病重,因而必須與其他作物輪作。樺甸市采用玉米—大豆—玉米輪作模式預防玉米莖腐病。
  3.1.3    配方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使氮、磷、鉀配比合理,提高植株抗逆性。
  3.1.4    合理密植。田間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會加重病情,因而要合理密植,改善農田小氣候,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在樺甸市主推的玉米品種最佳種植株距為30~33 cm。
  3.1.5    加強田間管理。莖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長勢較弱的植株。采用壟作栽培技術、雨后及時排除積水、對弱苗加強管理、及時中耕松土等措施培育壯苗,能有效防止和減少莖腐病的發生幾率。
  3.1.6    拔除病株。田間發現病株后及時拔除,攜出田外漚肥或集中深埋、燒毀。
  3.1.7    集中銷毀秸稈。通過焚燒或高溫漚肥等方式銷毀秸稈,減少田間病原菌數量,控制侵染源。
  3.1.8    秋翻地。玉米收獲后耕翻土壤,徹底翻埋病株殘體和表層病原菌,耕翻深度25~30 cm。
  3.2    化學防治
  3.2.1    藥劑拌種。農藥拌種可消滅種子表面和內部攜帶的病原物,保護種苗不受土壤中病原菌的危害,減輕病害的發生??捎?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150 g兌水適量拌種50 kg。
  3.2.2    藥劑噴霧。玉米莖腐病在喇叭口期進行防治,藥劑選用20%葉枯凈可濕性粉劑+60%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4];或在發病初期選用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周1次,連續噴霧2~3次。
  3.3    及時防治蟲害
  重點防治玉米田金針蟲和玉米螟,減少蟲害損傷,預防或降低病原侵染率。
  4    參考文獻
  [1] 戴明麗.玉米莖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2(4):30-31.
  [2] 譚桂鳳.淺談當前玉米莖腐病的發生為害與防治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06(11):15-16.
  [3] 張春巖.玉米莖腐病的綜合防治措施[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10):35.
  [4] 姜媛媛,杜鵑,遲艷平,等.玉米莖腐病的發生與有效防治[J].東北農業科學,2018,43(1):24-27.
  基金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東部玉米覆蓋密植與保土抗逆豐產增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2018YFD0300205)。
  作者簡介   蘇仕衛(1971-),男,吉林樺甸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9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