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澇害后管理技術 劉 佳 田 云 黃繼平等(77)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2018年夏季,四川多地遭受特大暴雨,李產業受到嚴重損害。為了提高種植戶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本文總結了澇害對李樹的危害及災后管理措施,包括清淤排水、松土晾根、病蟲害防治、營養補充、疏果修剪、樹干涂白等六方面內容,以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李;澇害;災后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6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077-02
2018年夏季,四川地區遭受特大暴雨,多日持續降雨,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981年來最高,17個縣氣象站降水量也突破了歷史極值。很多地區果樹生產遭受重大損失,四川李栽培面積較大,分布廣泛,加之基本都是采用毛桃作為砧木進行嫁接,毛桃砧木耐澇性相對較弱,又正值主栽脆李品種成熟期,故受特殊氣候災害影響較大,大量裂果、爛果,甚至絕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吸取經驗教訓,提高種植戶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本文就洪澇過后李樹急救管理注意事項提出以下建議,以期為提高李樹種植效益提供參考。
1 洪澇災害的危害
1.1 根系腐爛
果樹根系長時間被水浸泡、土壤通氣不良,一方面會抑制水分的吸收,而使果樹缺水干燥;另一方面水分過多導致土壤氧氣不足,沒有氧氣果樹根部就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長時間進行無氧呼吸會導致根部發黑、根系腐爛,影響樹體光合作用,加上能量消耗較大,導致果樹生長受阻直至死亡[1]。
有的在根死亡的同時,莖的下部也會腐爛,淹水或水上的莖部畸形生長或生出不定根。夏季發生澇害危害更重,因為溫度較高,果樹活躍生長期間對積水危害的敏感性更強,有的甚至大面積死樹。
1.2 枝干受損
洪水挾帶沙石或暴雨沖淋,致使果樹傾斜甚至倒伏,并且會直接碰傷樹干,再加上積水長期浸泡,樹干持水界面因表層水溫高和光線直射造成皮層霉爛。
1.3 落葉落果
澇害造成果樹根系缺氧腐爛,導致疏導系統不暢,水分和營養輸送受到阻礙,表現為新梢停止生長,葉柄畸形彎曲,葉片凋萎,從下部老葉開始提前枯黃脫落;幼果期則導致幼果大量脫落,果實成熟期由于暴雨沖擊作用也會導致大量的裂果、落果發生[2]。
1.4 病害暴發
洪災后濕度較大,如遇長時間高溫高濕,則各種病菌會大量繁殖和發生。因此,通常澇害后易暴發葉部和果實病害,果實接近成熟期褐腐病尤為突出,多種病害感染造成早期落葉和爛果。
2 災后急救措施
2.1 清淤排水
浸水時間是影響澇害的決定性因素,李樹不耐澇,對積水敏感,雨后應及早排出果園內的積水,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盡快恢復吸收功能[3]。尤其是低洼地塊和平地果園,應依地勢水流方向挖深和寬各40~50 cm的排水溝排出地表積水、淋出土壤多余水分。積水面積較大時,可在樹冠外圍兩側各挖縱向和橫向相互貫通的排水溝或考慮采用機械排水。對于造成泥沙淤積的果園,要及時清除壓沙、淤泥,保證排水系統通暢。
2.2 松土晾根
水淹后,園地板結,造成根系缺氧,故大雨結束后,應及時清除園內雜草,改善果園通風狀況,降低濕度;當土壤稍干后,應抓緊時間用釘耙中耕,加速土壤內水分散發,降低土壤含水量,促進新根生長,耕翻深度—般以10~20 cm為宜,注意不要傷及骨干根。
對于根系裸露的果樹,應盡快培土至原根頸部位,促使根系盡快恢復生長,但不在根頸處培土過厚,以防根頸發生腐爛。對淤積泥沙較厚的果樹,應及時清除樹盤及周圍的淤積物,清除已潰爛的樹根,防止因根系淤埋過深、時間長而致根系窒息腐爛。通常情況下,只要有1/3的根系不受影響就能保持樹體供水需求,不出現梢葉萎蔫癥狀,樹體也可盡快恢復。
歪斜的果樹要盡快扶正,并設立支柱固定樹體,然后噴清水清洗枝葉上的雜物與污泥,確保樹體能進行正常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3 病蟲害防治
長期的陰雨天氣,空氣濕度較大,有利于病蟲害的產生和蔓延,加之澇害后樹體抗病能力減弱,各種傷口較多,極易受病菌侵染,導致病蟲害流行蔓延[4]。因此,應及時進行防治,宜選擇晴天全面細致噴濕葉片正反兩面,以提高噴藥質量。
雨季是各種病害流行的高峰期,葉片、枝干、果實都容易受害,災后植保防治以保葉為主,盡量防止葉片早落,保證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才能盡快促使樹勢恢復。高溫多濕的氣候環境,有利于穿孔落葉病、白粉病、李紅點病、褐腐病、紅蜘蛛、介殼蟲、潛葉蛾等多種病蟲害的發生,應對果樹先噴1遍內吸性殺菌劑殺滅病菌,7 d后再噴1遍保護性殺菌劑[5]。通常用3%中生菌素800倍液+25%丙環唑2 000倍液+5%啶蟲脒1 500倍液噴霧,7~10 d后再用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唑、腈菌唑等殺菌劑,與阿維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殺蟲劑組合進行病蟲害防治。李在生長期內對波爾多液等銅制劑敏感,在此期間更應禁用,以防產生藥害,對樹體造成再次傷害而產生落葉。同時,注意清除落葉、枯枝、病葉、病僵果,減少病原菌,以免再次侵染。李如果正值成熟期遇到大雨,裂果現象特別嚴重,可在雨季用地膜覆蓋樹盤,避免土壤含水量迅速變化,同時多補充鈣肥增加果皮韌性,進行早期預防。
2.4 營養補充 澇害肥水大量流失,土壤板結,造成李樹根系的吸收功能受損,根系難以吸收到所需養分,營養供應不足,災后應及時補充營養,以便盡快恢復樹勢[6-7]。果園災后補肥在保證用量的前提下,形式要多樣,除采用常規土壤施肥外,還可采用樹干注射或葉面噴施的方式,促進樹體盡快吸收利用養分。
災后李樹的根系吸肥能力下降,根外噴肥可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及時增加樹體養分。災后樹體清淤以后立即噴施0.3~0.6 mg/L蕓苔素內酯+0.1%~0.2%尿素+0.1%~0.2%磷酸二氫鉀,也可加入氨基酸等葉面肥,以提高光合作用、促進樹勢恢復,一般每隔10~15 d噴1次,連續2~3次為宜。根外追肥后3~4 d進行病蟲害防治。之后再進行根際追肥,可在樹冠滴水線下開20~30 cm的淺溝或挖5~8個穴施入,在增施速效氮肥恢復樹勢的同時,可適當增施磷、鉀肥。根據樹冠大小,結果樹施糞肥20~30 kg/株+磷鉀肥1~2 kg/株,幼齡樹施糞肥10~20 kg/株+磷肥0.5~1.0 kg/株。
2.5 疏果修剪
災后需要根據樹體受害情況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受災較重的樹要及時重剪,受災較輕的樹可適當輕剪。災后應及時剪除落葉枯枝或損傷嚴重的枝梢,回縮到健康枝段部位,全樹剪去枯枝、病蟲枝、交叉枝、密生枝、纖弱枝、徒長枝、下部低垂枝,減少枝葉量,以降低樹體對水分及營養的消耗,維持供給平衡,防止樹體抽條干枯[8]。對造成大量損傷的李樹,要適當疏枝回縮,維持合理的根冠比,并疏除部分果實,減輕樹體負擔。所有剪口、鋸口等傷口應涂抹愈合劑予以保護,以免病菌感染。修剪宜在第1次噴藥后1周內結束。
2.6 樹干涂白
李樹水災后容易落葉,使枝干暴露,夏季日曬嚴重時,容易造成日灼和流膠,可將樹干涂白[9]。涂白劑可直接購買也可以自己制備,配方是生石灰1 kg+食鹽0.1 kg+水10 kg?;靹虺蓾{,用石灰水對主干、主枝進行刷白,既保護枝干,同時還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
3 參考文獻
[1] 王建嶺,王運香.果樹澇害發生的原因及災后管理[J].安徽農業,2004(7):5
[2] 楊輝宗.洪澇災害對果樹生長影響及災后管理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6(15):32.
[3] 王立山.發生澇害的苗木如何急救[N].中國花卉報,2018-09-06(W06).
[4] 劉令智.受澇后的果樹管理[J].河北農業科技,2001(9):37.
[5] 齊國輝.果樹澇害后管理關鍵技術[N].河北農民報,2016-08-02.
[6] 王紹斌.果樹澇害后的管護技術[J].廣西園藝,2004(15):45
[7] 王紹斌.果樹澇害及災后管理[J].農村新技術,2008(11):10-11.
[8] 吳士平.果樹災后管理六要訣[N].陜西科技報,2007-07-27.
[9] 段志坤.果樹遭水浸 護理最要緊[J].科學種養,2012(6):21.
基金項目 四川省財政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專項資金項目(2018);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與示范轉化工程項目(CGZH2018FP22);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與示范轉化工程項目(CGZH2018ZC14-6)。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8-12-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