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貴州省盤縣普田鄉魔芋種植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魔芋在全國各地已由自然生產發展到規模種植。魔芋產品廣泛開發利用于醫藥、食品、生活、化工以及工業等領域,國際和國內市場供不應求。各級黨委、政府為把魔芋產業培育成富民增收、財政增收的優勢產業,采取諸多發展措施,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物力,促進了魔芋生產的發展。下面將總結魔芋種植知識,為芋農提供參考。
  [關鍵詞] 魔芋;種植技術;病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63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8-86-3
  魔芋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歷史上魔芋生長于丘林地帶、灌木林中,自生自滅。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魔芋多用于手工業,生活食用“魔芋豆腐”。但是,魔芋在生產發展的過程中,因“三大”病害很難得到有效控制,發病率較高,有的成片死亡,極大地打擊了芋農生產的積極性,從而遲滯了魔芋產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切實有效地解決魔芋種植生產過程中“三病”發生的難點,攻克技術難關,實現高產高效的目的,經專家、教授在普田鄉全面考證、實驗,修訂了適應普田鄉魔芋種植發展的最新技術規程,以提供給芋農在魔芋種植生產過程中指導生產。
  1 魔芋生物特征及環境
  1.1 魔芋生物特征
  1.1.1 魔芋屬于禾苗科,草本植物,生長周期長,從種植到采收時長180 d以上。連種三四 年后,即會開花,塊莖失去再生能力。種植時只能選擇一齡和二齡種芋種植。
  1.1.2 魔芋在種植生長過程中,喜陰怕曬,喜松怕緊,洗濕怕漬,喜肥怕瘦。
  1.2 魔芋種植的環境要求
  魔芋是半陰性作物,需要合理蔽陰,高廂壟作,深溝排水、通風、透氣、透水,才能減少魔芋病害的發生,實現高產出。
  2 魔芋高產栽培技術規程
  2.1 種植品種選擇
  我國魔芋品種多達36種,有花魔芋、白魔芋、甜魔芋、紅魔芋、黑魔芋、株芽魔芋、甜魔芋以及木魔芋等[1]。選擇種植品種時,要選品質好、產量高的品種種植。一般選擇花魔芋和白魔芋兩個品種種植。
  2.2 普田鄉魔芋種植適宜區域及溫度
  ①白魔芋適宜年平均氣溫18 ℃,最高氣溫32 ℃為最佳種植適宜區,其余為次適宜區。
  ②花魔芋適宜年均氣溫16 ℃,最高氣溫30 ℃為最佳適宜區,其余為次適宜區。
  2.3 土地選擇
  魔芋種植快速生長對土質要求的條件是:土質肥沃、土層深厚、質地疏松、pH值 5~7的砂質土;緩坡地不得選黏性土、塊石土及鍋心土。
  2.4 整地要求
  魔芋種植地塊、翻耕時,每667 m2散生石灰50 kg,精耕細作。冬閑深翻土地30 cm,利用冬季嚴寒凍死土中的細菌。春季播種前再深翻耙耕一次,即可種植播種。
  2.5 種芋選配
  芋種要精心選配:選擇對窩型、芋頭狀、外形光滑、芽窩凹陷、頂芽粗壯飽滿、無損傷、無腐爛、無霉變、無凍傷的魔芋;花魔芋500 g以下,白魔芋200 g以下。注意籽種六不選:腐爛不選、挖傷不選、凍傷不選、霉變不選、悶倉悶芽不選、開花不選。
  2.6 種芋包裝
  種芋選擇時,包裝采用籃子或網袋包裝,保持芋種通風透氣,每件包裝20~25 kg。
  2.7 芋種搬運
  種芋在搬運過程中,要小心、輕放、不擠壓,不得出現人為損傷芋種而帶入細菌、病毒。
  2.8 芋種存放保管
  芋種的存放、保管是種植成敗的關鍵。要臨時存放,不得集中堆碼,造成腐爛霉變而帶入細菌、病毒。存放時不能重疊堆碼,保持芋種四周通風透氣,利于種芋失水。保管方法有竹樓通風涼制法,擺放厚度不得超過10 cm,還有網袋懸掛涼制法。芋種是屬于含水量較高的鮮活籽種,在保管過程中嚴防霉變腐爛、悶芽、悶倉而導致魔芋種植發病率高。
  2.9 種植消毒、殺菌
  芋種在種植前必須進行消毒殺菌處理。消毒殺菌采用魔芋種植消毒靈粉劑、20倍液,包衣拌種兩三次或浸泡芋種1 min,晾曬兩三天。無陽光時,自然風干芋種,即可安全種植和存放。
  2.10 種植播種時令
  種植播種有冬播和春播兩種。最佳春播時令是清明節前后各一個節令,播種期為30~60 d。冬播時間冬至節前后各一個節令為宜。
  3 種植布種方法及施肥措施
  布種方法:采用塘播、溝播、廂播三種方法,即商品大種芋采用塘播,商品芋種小型種芋采用溝播,一代籽芋采用溝播和廂播。
  布種措施:商品芋種,歪放45 ℃,以防芽萵結水、結肥而造成籽種腐爛。冬播時,芋種放好后,為防止芋種腐爛,必須用鋸末或腐質土150 kg/667m2兌魔芋種植專用消毒靈粉劑1 200~1 500 g,伴均后散放于芋種頂部,蓋土6.67~10.00 cm,待種芋生根發芽時施肥覆土。
  施肥措施即施肥量:為有效防止種芋腐爛和肥料的有效利用,一般采用種植廂面兩次成型和布種施肥一次成型兩種,最好采用兩次成型較為安全。現將科學配肥、施肥方法規范如下。
 ?、倏茖W合理配肥。魔芋需肥量以有機質農家肥為主,化肥氮、砱、鉀配兌相結合。配肥要求根據土質肥沃程度決定,一般每667 m2配施腐熟農家1 000 kg以上,數多不限。每667 m2配砱肥50 kg,有機肥40~80 kg,硫鉀肥30 kg,尿素5~10 kg,伴均使用。
 ?、趦纱纬尚褪┓史椒āDв蠓N植時,芋種蓋土對6.67~10.00 cm,待魔芋種芋生根發芽有白根3~5條時,在芋種廂面一次施肥。先散施農肥,再散施配兌好的配方化肥,最后蓋土,總厚度大種芋15~20 cm,小種芋10~15 cm。這階段正是魔芋快速生長出土吸收養分的時候,能有效促進魔芋吸收,同時促進肥料的有效利用,能有效減少芋種直接接觸肥料造成爛種。  ?、鄯N植布種施肥一次成型的方法。芋廂一次成型的,布種時芋種歪放45 ℃,芋種掩土2~3 cm,再施農肥及配兌好的化肥,最后蓋土大種芋15~20 cm,小種芋10~15 cm。芋廂成型后,排水溝施工通道深度不少于30 cm為宜。
  4 田間管理“三病”發生根源及癥狀
  種植技術是基礎,田間管理是關鍵。魔芋完成種植后,根據氣溫海拔高低,一般在小滿節至忙種節前出土。這時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勤于檢查,適時除草,打藥,追肥,嚴防“三病”的發生。期間要防止芋地出現草害、水害、蟲害。魔芋出土開葉期一般在忙種夏至時節,該季節正是兩季來臨、氣候高熱高濕導入期,也是雜草快速高發期,土中細菌滋生快,魔芋易感“三病”——根腐病、軟腐病、白絹病?!叭蟆辈『κ侵萍s魔芋生產的一大勁敵,爆發的時間及癥狀如下所述。
  4.1 根腐病
  發病癥狀:葉尖發黃,株桿根部、芽窩處腐爛,塊莖有孔洞,主桿根部黑狀體、水浸狀,流液汁,繼而倒浮。該病產生于小暑節至立秋時節,大暑進入高發期,傳播迅速。發生該病的原因,主要是籽種、地塊未進行消毒殺菌。
  4.2 軟腐病
  發病癥狀:芋葉發生腐爛,起槽,黑色狀,有惡臭味,有的葉尖發黃。該病發生于小暑至處暑節之間,時有發生。發生原因[2]:①籽種保管不當,帶入病菌;②農事操作不當,損傷魔芋植株葉稈,葉綠素流出,繼而腐爛傳播;③籽種未消毒,細菌殘留芋種中;④籽種保管不當,造成導汗、悶倉、悶芽而帶入病毒,出苗時早期發病;⑤施肥不當,施在魔芋葉稈上,導致葉稈腐爛;⑥高熱高溫期間套作物蔽蔭不夠,導致軟腐病爆發。
  4.3 白絹病
  一般情況下,發生于大暑至處暑節較多。發病時,魔芋株稈靠地表層出現白色菌絲,隨即斷裂倒狀。該病發病原因是該地區長期高溫干旱,土壤水分嚴重缺乏,突來暴風雨,土中細菌滋生,魔芋枝稈缺乏抗逆性能力。需要說明,該病有較高的傳播性。
  5 “三病”的有效防治
  魔芋種植中,根腐病、軟腐病、白絹病“三大”病害,要早期綜合防治。①根除雜草;②清理水溝,排除芋地漬水;③定期噴打防病農藥;④噴打殺蟲農藥,消滅地下害蟲及葉面害蟲;⑤消除病株,遠離芋地處理;⑥各種農事操作,不得損傷魔芋枝葉。
  5.1 根除雜草
  一季魔芋生長周期,魔芋生根發芽時正是雜草快發期,根除雜草有2種方式。第一種為除草劑除草,第二種為人工拔草。殺草劑除草只能在魔芋未出土前噴打草甘磷除草,魔芋芽拱土出后嚴禁使用除草劑,只能采用人工除草。一季魔芋快速發育生長,人工除草兩三次,有利于魔芋快速發育生長,即增強芋地通風透氣功能,同時有效控制“三病”的發生。
  清理水溝,排除芋地漬水。魔芋出芽出土期,正是雨季來臨之季。芋農要隨時檢查水溝是否暢通,有效控制芋地漬水,防治發生魔芋病害。
  定期噴打防病農藥:魔芋根腐病、軟腐病、白絹病只能防不能治,務必引起芋農高度重視。
  5.2 藥物防治措施
 ?、俅弯\,灌根:大型商品芋出土開葉期,用代森猛鋅800倍液灌根一兩次,能有效防治根腐病的發生(每次每667 m2 使用5桶藥液)。
  ②魔芋種植專用消毒靈粉劑200~300倍液噴打魔芋植物,每667 m2每次用藥300 g,15 d一次,每季魔芽至少3次。
 ?、坜r用鏈霉素(石家莊產),噻森銅,勾兌噴灑。魔芋出土開葉期,用農用鏈霉素4支,噻森銅一包兌水一桶(15~18 kg),每667 m2打4~5桶,10~15 d噴一次,每季魔芋打藥最少4次,對軟腐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3]。
 ?、芟闹凉澲列∈罟澠陂g,每667 m2撒生石灰50 kg,散放于魔芋株桿根部,能有效防治白絹病。特別是低海拔地區及地溫超40 ℃的區域,更需要及早防治。
  ⑤清除病株,遠離芋地處理。魔芋病株有傳染性,芋農要隨時清除病株,遠離地塊處理。控制病株在芋地隨著雨水流動而造成大面積傳播,清理病株一般3~5 d清理一次。
 ?、尴x害防治。每季魔芋生產,噴打殺蟲農藥一兩次,即能達到消滅葉面害蟲。
  6 適時追施
  魔芋出土展葉期,已是魔芋換頭塊莖快速膨大期,要進行科學合理追肥。魔芋前期需氮,后期需鉀,長期需砱。魔芋在生育期所需鉀、氮、砱的比例是8∶6∶1,一般追肥每667 m2硫酸鉀15~20 kg,砱肥10~15 kg,氮肥3~5 kg。芋農還要根據土質肥沃程度、芋苗長勢、葉片顏色,適當調整鉀肥、氮肥、砱肥的追施比例及數量。追肥時間一般掌握在小暑大暑節氣間,有條件的可追施清糞一次。施肥不能施在魔芋葉稈上,造成燒葉稈而腐爛,進而形成大面積病毒傳播。
  芋農在進行各種農事操作、田間管理過程中需注意科學管理和精耕細作,特別在魔芋生長期一律不得損壞魔芋枝葉。各種農事操作都不得在芋廂上進行,要禁止非工作人員、牲畜、家禽進入芋地損傷魔芋枝葉。
  參考文獻
  [1]王振坤,潘水站,符海,等.隴南花魔芋豐產種植技術[J].農村百事通,2016(22):85-87.
  [2]魯文.花魔芋間套種玉米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18(31):82-83.
  [3]高建軍,沈國祥,王建明.漢中花魔芋的收獲與貯藏技術[J].農村新技術,2011(22):62-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7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