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互聯網+”新形態下高職英語教師發展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互聯網+”新形態發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普遍接受的英語教學創新模式出現在高職英語課堂上。這樣的改革創新對高職英語教師而言既是機會,同時也是挑戰。當今高職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學生學情,了解學生所學專業,還要具備出色的信息素養,實施能產生高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新形態  翻轉課堂  高職英語教師發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c)-0126-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lus" new form,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s a new innovation mode, has widely accepted in English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es. Such reform and innovation ar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a challeng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Nowaday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master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understand their majors, but also have excell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mplement high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The “Internet Plus” new form; The Flipped Class Mode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1  “互聯網+”新形態下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
  隨著世界的發展及科技時代的到來,終身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而職業教育又是世界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職業教育的發展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所以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當前教育發展的世界性趨勢。我國職業教育也逐漸融入終生教育體系,不再被看作是終結性教育而是一種階段性教育。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即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又具備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英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我國進入了網絡信息時代,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日益快捷和便利,同時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社會培養具有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當前英語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
  “互聯網+”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在這樣影響下,傳統高職英語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與手段都發生改變,在互聯網各種課程教學平臺上,越來越多的教學信息與優秀的教學資源實現了共享。這對高職英語教師而言,即是機遇更是挑戰。“互聯網+”新形態不但改變了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處的教學環境更改變了在教學過程中高職英語教師所能利用的教學資源與所要運用的教學方式。如果高職英語教師想在“互聯網+”新形態下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完成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則需要積極迎接挑戰,認識發展問題,完成自身成長。
  2  翻轉課堂對高職英語的影響
  《高職英語》是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在一年級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一個分子,同時也是一門將英語基礎知識、應用技能與學生專業相結合的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作為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在教學實踐中是以學生為中心,認為教師可以將教學任務中容易的部分也就是理論知識的傳遞部分利用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教育和互助教育在課外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互動答疑,社會化互動,實現有效的深入學習,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翻轉課堂本質上就是一種教育技術支持的自主學習,借助教學視頻的支持,學生可以自己組成學習小組,不僅完成對知識的個性化學習,甚至通過協作探究,展示交流,意義建構,完成自己對知識的拓展和創新,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3  “互聯網+”新形態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高職英語教師的發展問題
  3.1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對學生學情認識不足
  由于“互聯網+”新形態下網絡信息化飛速發展對學生的影響,如今的高職學生們成為“看圖一代”,很難靜下心來去讀文字。隨著電腦網絡和手機移動網絡的普及使用,當今的高職學生能夠接受的信息量巨大,這也導致學生不能在某一點上長期集中注意力,思維跳躍,極易分心,極大影響學生的學習。同時,手機已成為青年學生溝通交流的必要工具,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釋放學習壓力的一種途徑。他們沉迷于虛擬世界,很多學生有社交孤僻綜合癥。
  隨著高職院校招生渠道的拓寬,目前的高職生背景多樣,很多來自農村、縣鎮留守兒童;其層次也多樣,除普通高考生外,還有技能高考、對口單招、“3+2”等,不同來源學生在高中或者中職階段由于培養目標、教學要求不同所造成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的差異較大。同時,很多高職學生的自控意識較差,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相對薄弱,認知力較有限。   高職英語教師對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認識不足,常常一言以蔽之:學生英語基礎差,不愛學習。
  3.2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較為欠缺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主要指高職英語教師在信息化背景下,以現代高職教育理論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將高職英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教學能力。目前高職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存在以下問題。
  3.2.1 信息意識薄弱
  簽于長期以來英語教學的公共課屬性及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理想的現實,部分教師認為高職學生英語難以改進,信息技術的投入與使用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英語學習,因而對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沒有熱情。
  3.2.2 信息技術能力不強
  很多高職英語教師還不能很好地實現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信息方法與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他們的信息開發、應用及評估能力相對滯后,教學平臺的使用、網絡課程的開發共享、網頁制作等操作技術比較薄弱。
  3.3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危機感與壓力
  3.3.1 危機感
  高職院校面臨招生和就業問題,各校都強調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而高職英語只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中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在專業課程先行理念指導下,高職英語面臨著被邊緣化,從而使英語教師產生失業的危機感。
  3.3.2 壓力和困惑
  作為高職英語教師,缺少行業或專業背景,也少有機會到企業實踐,無法充分了解學生將來要從事的職業方向,更缺乏現代行業背景下需要的職業素養,因而英語教師壓力大,困惑多。
  4  結語
  在“互聯網+”新形態發展下,以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迅速發展,同時高職教育招生渠道不斷擴張,生源層次越來越多樣化,這些因素給高職英語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復雜要求,既要結合專業和行業,充分調研,根據行業(職業)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標準及教學內容;又要掌握學情,了解學生發展通道,實施能產生高效的教學策略;還要明晰職業對英語的需求,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其整體教學水平,還要具備出色的信息素養?,F在的高職英語教學,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傳遞教學,更注重的是專業性、獨特性、觀賞性、信息性。抓住當今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機遇,發展高職英語教師的全面能力,最終實現高職英語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偉.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外國語大學,2016.
  [2] 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7):33-36.
  [3] 吳一安.優秀外語教師專業素質探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5):199-205,241.
  [4] Richards, J. C. & 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97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