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生健美操“彈踢腿”訓練三妙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該文針對小學生健美操“彈踢腿”訓練難點問題,從“整體動作要講究‘先屈再收后繃直’”“跳躍支撐要講究‘先單還單后彈出’”“律動節奏要講究‘先左再右后下壓’”3個方面,論述了小學生健美操“彈踢腿”訓練的妙招。
  關鍵詞:小學生  健美操  彈踢腿  訓練  妙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4(b)-0134-02
  彈踢腿是健美操訓練中難度較大的基本步伐,事關學生的協調性和爆發力,也是影響比賽分數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訓練中,發現學生整體動作掌握難度大,跳躍支撐腳混亂,律動左右方向不正確。為此,許多教練和老師也曾想過多種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筆者針對這個情況,通過多年摸索和研究,總結出以下3點妙招。
  1  整體動作要講究“先屈再收后繃直”
  彈踢腿是一個完整的動作,且對協調性的要求較高。在成套健美操中運用較多,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個比較難掌握的基本功,訓練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對這個動作的模仿度不高,做起動作來,肢體生硬不協調。例如:直接跳起做前抬腿或者踹腿的動作,這個動作沒有體現彈踢的過程,失去了“彈踢腿”這個“彈”字的意義。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會把彈踢腿的動作要領和方法教授給學生,告訴學生在進行彈踢腿跳時第一步要跳,第二步要彈踢,第三步要蹦腳尖。按步就班傳統式的教學,而沒有進行動作的提煉。小學生很難理解動作要領的專業術語,所以對該動作的具體要求沒辦法理解,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在頭腦里無法初步形成彈踢腿的整體動作表象。學生練習動作時彈踢動作不正確,身體僵硬,肢體配合度極其不協調。例如:跳起學生都容易掌握,但是跳和彈踢同時做時,學生會出現身體后仰,只顧著跳和彈踢,繃腳尖這個動作完全拋諸腦后;再之,跳、彈踢和繃腳尖都有完成,但是沒辦法彈踢后定住動作,膝蓋會彎曲、回收,或者是支撐腳彎曲,整體動作完成的質量較差,彈踢腿這個動作的掌握對他們來說就像一道難以攻克的城墻,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
  根據自身的教學摸索,依據動作的整體性和動作的順序性,筆者進行了歸納和提煉,覺得彈踢腿可簡化為:“先屈再收后繃直”。“先屈”理解為兩腿同時屈膝,作為高沖擊的動作要求兩腳均要離開地面,所以兩腿應先屈膝,為更好的彈跳做準備,增大彈跳的空間;“再收”理解為單腿后收,這是彈踢的一個動作路線,由后向前的彈出,而非由下向上的彈踢動作,注意向前彈踢的腳不宜過高,主要是向前下方的彈踢;“后繃直”理解為健美操中的美感,腳尖繃直的美和優雅,但同時也強調了動作的一個定點,彈踢的爆發力和控制力。訓練中提煉出“雙屈單收單繃直”口訣,通過簡化動作要領和口訣的融入,在平時的訓練中達到了以下3點效果:(1)對彈踢腿有了整體概念,縮短了掌握的時間;(2)鞏固了學生對動作要領的記憶;(3)對整體動作的發力順序清晰明確。
  2  跳躍支撐要講究“先單還單后彈出”
  彈踢腿的跳躍動作屬于動態動作,都是由單條腿完成的,兩腿屈膝后,單腿屈膝支撐后起跳再落地,起跳腳和支撐腳都是同一條腿。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都通過模仿教師或者視頻來學習動作,學習方法較為單一,動作難,教師自身領做時間越長,學生的依賴性則更強,一味地領做、播放視頻,欠缺總結和提煉動作,學生掌握動作的時間則較長。對于小學生來說,一有跳躍性的動作就異常興奮,總是兩腳直接向上跳躍蹦起,把彈踢腿動作變成兩腳起跳,一腳落地,另一腳后屈,然后再做彈踢腿的動作。這不是完整的彈踢腿的動作,而是兩個動作。兩腳起跳后屈是一個動作,彈踢腿又是一個動作,已不屬于彈踢腿動作。況且律動不合拍,學生呈現出的動作是兩拍,有兩個發力點,在原有節拍上多出了一拍。彈踢腿是一個完整性的獨立動作,只有一個發力點,是一氣呵成的。
  根據自身的教學摸索,可以把彈踢腿簡化成“先單還單后彈出”;“先單”是指單腿支撐;“還單”是指單腿起跳;“后彈出”最好理解了,就是后屈腿的彈踢動作。在訓練中強調單腳起跳,單腳落地,同腳起跳,同腳落地,另一腿則做彈踢腿的動作,準備動作,單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后屈,由支撐腿起跳,再由支撐腿落地,落地的同時后屈腿向前做彈踢動作,注意彈踢后的繃腳尖。或者更簡單明了的就是“單起單落后彈出”,這個是強調了單腿起跳和單腳落地;還可以用“原起原落另彈出”進行強調,原起原落針對的是同一條腿的起跳和支撐,也間接強調了起跳和支撐都是由單腳完成的,簡單易懂。結合這個口訣達到了以下兩點效果:既解決了學生兩腳起跳的錯誤動作,又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解支撐和起跳是同一條腿。
  3  律動節奏要講究“先左再右后下壓”
  健美操的動作基本是從右邊先開始的,跟平時學生們接觸的廣播操相反,在平時的訓練中學生們經常會出錯方向,口令或者音樂一出來,左腳就不知不覺地先動起來。所以筆者在訓練該動作的時候先針對右腳的彈踢進行訓練,將整個動作進行分解,節奏和發力的分解,并提出了口訣“先左再右后下壓”。律動先在左腳,左腳支撐,右腳后屈為1拍,左腳跳躍,右腳彈踢為2拍,腳尖下壓為第3拍,第4拍還原。這樣的訓練設計是為了鞏固學生單腳起跳、落地,彈踢腿的一瞬間爆發力和踢腿的定點,腳尖下壓也設為一拍,則是更強調腳尖繃直的一個重要性,腳尖是一個細節,但也是影響彈踢腿整個動作質量的一個關鍵點。彈踢后沒有繃腳尖,說明了腳踝松散缺乏力量,這樣就大幅度地降低了動作的技術分,更影響成套動作的美感,所以腳尖下壓分解出來另外成為1拍來針對性地訓練,提高關節和肌肉對動作的記憶。健美操是融音樂和動作為一體的一個體育項目,對音樂的節奏,動作的律動、彈動要求很高。訓練中通過分解每一拍都對應一個動作,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動作和口令的配合度,也使學生的動作得到了定型,且對口訣有深刻的記憶,邊做動作邊喊口訣、口令,這樣對學生理解動作、理解口訣,訓練效果更為顯著。
  健美操是一種身體的語言,動靜相結合,更多的是動態過程。然而,動態美比靜態美更顯人的氣質和魅力。在小學生的健美操運動訓練當中,要根據小學生的身體特點制定詳細的訓練方案。將健美操的基本動作訓練、節奏訓練等作為重點,彈踢腿是基本步伐中的一種,也是相對較難掌握的一個動作。它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在訓練中難度較大,在訓練中要對動作進行剖析,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對該動作的掌握。只有學生掌握了技能,才能產生良好的參與體驗,進而才能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彈踢腿正是這樣一個技能性較高的基本步伐,所以應從基本功入手,于細節上加以完善,這樣才能更加扎實和有效,為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穎.小學階段健美操教學與訓練中的“自主”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19):116.
  [2] 閻坤.大學生健美操創編教學的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6):80-81.
  [3] 毛秀梅.小學健美操隊形變化的策略與思考[J].速度,2017(6):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04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