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與西瓜套種高產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大棚草莓與西瓜套種能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種植戶收入。本文介紹了大棚草莓與西瓜套種高產栽培模式,并從品種選擇、定植、溫濕度管理、肥水管理、植株管理、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分別介紹了草莓、西瓜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采用該模式的種植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草莓;西瓜;套種;大棚;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8.404+.7;S651.0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084-01
為了提高大棚效益,充分利用溫光資源及大棚設施,提高復種指數及單位面積土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在大墅鎮農技站的指導下,大墅鎮墅友瓜果協會經過幾年來的試驗,摸索出了大棚草莓與西瓜套種栽培技術,并在本地大面積推廣。通過實施此項技術,西瓜和草莓都達到了無公害標準,草莓產量達30 t/hm2、產值45萬元/hm2,西瓜產量達60 t/hm2、產值15萬元/hm2,實現純利潤37.5萬元/hm2?,F將大棚草莓與西瓜套種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茬口安排
草莓于每年9月初定植,10月下旬覆蓋黑色地膜,并扣上無滴膜,11月中旬扣內膜,12月下旬開始上市,一直采收至翌年4月底結束。西瓜于3月上旬套種于草莓畦中間,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
2 草莓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草莓選用優質高產、早熟、抗病品種,如紅顏、章姬等。
2.2 整地定植
基施45%硫酸鉀復合肥600~750 kg/hm2、農家肥45 t/hm2,均勻撒施,深翻做畦,畦寬50 cm,溝寬40 cm,畦高25 cm。9月上旬定植,畦上雙行栽植,行距25~30 cm,株距18~20 cm,栽植9萬株/hm2左右。定植時,草莓苗弓背必須朝溝,遵循“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原則。定植后立即澆水,覆蓋遮陽網,緩苗期保持土壤濕潤,干旱時每天澆1次水。
2.3 溫濕度管理
夜溫降至10 ℃時覆蓋大棚膜,10月下旬覆蓋黑色地膜,夜溫降至5 ℃時上內膜。大棚蓋膜后白天保持30 ℃左右,夜溫保持10 ℃以上;開花后,棚內白天溫度保持25 ℃,最高溫度不能超過30 ℃,夜溫保持8~10 ℃;果實膨大至成熟期,白天溫度保持20~25 ℃,夜溫保持5 ℃以上。整個生長期盡可能降低棚內濕度,要求相對濕度達50%~60%。
2.4 肥水管理
覆蓋地膜時鋪設滴灌帶;果實膨大期及采收期,每隔15 d灌水1次;在頂花穗顯蕾時、頂花穗膨大及采收前,各施1次優質復合肥,用量為375 kg/hm2,同時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增強抗性[1]。
2.5 花果管理
草莓開花開始放蜂授粉,每棚放1箱蜜蜂,中蜂、意蜂均可,但不可混放。及時疏花疏果,每花穗保留7~10個果實[2]。
2.6 植株管理
在整個生長期內,及時摘除匍匐莖和黃葉、枯葉、病葉,植株保留1~2個腋芽,并保持10~12片健壯葉片[3]。
2.7 病蟲害防治
草莓病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交替使用殺菌劑。防治白粉病用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或25%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等,要選用對路藥劑進行防治。
3 西瓜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
西瓜選用早熟、高產、優質的品種,如84-24、京欣等;也可選用早春紅玉、甜妞等禮品小西瓜。
3.2 育苗
播種前,將西瓜種子用水清洗后放入55~60 ℃溫水中浸30 min,并不斷攪動,然后用冷水浸種8~12 h;取出后催芽,保持溫度為28~32 ℃,不超過35 ℃。使用優質基質和50孔標準穴盤進行育苗,播種深度1.0~1.5 cm。播種至出苗保持溫度25~30 ℃;出苗后保持白天溫度25 ℃左右,夜間不低于15 ℃;定植前7 d煉苗,白天溫度保持為20~25 ℃ ,夜間溫度保持為10 ℃。當西瓜苗3葉1心時開始定植,定植前2 d噴施代森錳鋅和吡蟲啉800倍液。
3.3 定植
3月上旬定植,應選擇氣溫升高的晴朗天氣,定植于草莓壟中間,間距50 cm,栽植12 000株/hm2左右,定植后應及時澆水。
3.4 溫濕度管理
緩苗期放小風,適當提高棚內溫度,但不能超過35 ℃;成活至伸蔓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溫度保持13~15 ℃;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為30~35 ℃,夜間溫度不低于15 ℃。整個生長過程中盡量降低棚內濕度,保持濕度為50%~60%[4]。
3.5 肥水管理
伸蔓期前要追肥1次,施用優質復合肥375 kg/hm2,結合追肥完成澆水。果實膨大期水分要充足,果坐穩后結合澆水施肥1次,施復合肥300 kg/hm2,采收前7~10 d停止澆水。水分管理的原則是幼苗期適當控水,以利于根系下扎;伸蔓期和開花期適當澆水,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和開花授粉所需水分[5]。
3.6 整枝與花果管理
當瓜蔓生長到30~50 cm時,留一頭一側或兩側進行吊蔓,其余側枝應及時除去。一般選主蔓上第二或第三雌花授粉留瓜,每天7:00—10:00人工授粉,并做好標記;另外,也可以用0.1%氯吡脲處理,以提高坐果率。當幼果長至0.5~1.0 kg時開始吊瓜[6]。
3.7 病蟲害防治
病害以防為主,可用百菌清、嘧菌酯等殺菌劑交替使用。草莓套種西瓜特別要注意蚜蟲和紅蜘蛛危害,蚜蟲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7 500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用15%噠螨靈1 000倍液或43%聯苯肼酯懸浮劑噴霧防治。
4 參考文獻
[1] 李軍見,王培.西安中高海拔地區夏季草莓栽培關鍵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8,64(8):101-102.
[2] 王培霞,劉延剛,張永濤,等.地理標志產品莒南縣大店草莓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8(7):327-329.
[3] 王曉健.草莓的生長特性及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13):65.
[4] 賈欣娟.巨鹿縣大棚西瓜栽培技術[J].基層農技推廣,2018,6(7):87-88.
[5] 黃光輝.設施西瓜無公害栽培技術探討[J].新疆農墾科技,2018,41(6):19-20.
[6] 李懿靜,梁有貴,李鳳,等.西瓜芭樂高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8(6):353-3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2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