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拱棚西瓜-辣椒-花椰菜間作套種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拱棚西瓜-辣椒-花椰菜間作套種,能夠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提高農業種植效益的有效途徑。筆者闡述了拱棚搭建過程中的選址、選材及搭建方法,并分別從品種選用、壯苗培育、田間管理、綠色植保等方面介紹了該模式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西瓜;辣椒;花椰菜;間作套種
  在河南商丘等豫東平原地區推廣拱棚西瓜-辣椒-花椰菜間作套種模式,具有投資省、見效快、效益高、生長周期短、技術容易掌握等特點。該模式667 m2可產西瓜4 000 kg左右、辣椒3 000 kg左右、花椰菜3 000 kg左右。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 拱棚搭建
  主要采用鋼管搭建,其他材料有棚管接頭、U型卡、竹竿、竹條、棚膜鑲嵌槽等。鋼管長4.0 m、直徑2.0 cm、壁厚2.0 mm,竹竿底節直徑3.0 cm、長5.0 m,竹條寬4.0 cm、長4.0 m。外棚膜寬8.0 m、厚0.06 mm,二層棚膜寬7.0 m、厚0.04 mm。
  拱棚一般南北走向,也可東西走向。棚長50~60 m,每棚之間相隔1.0~1.5 m。拱棚寬度5.5 m,棚口高度1.8~1.9 m,棚脊高度2.2 m,棚肩高1.1 m,主架鋼管間隔1.0 m。鋼管架設結束后拱脊用竹竿連接加固,竹竿頭用布條包住,以防扎破棚膜。在拱棚鋼架1.1 m高位置安裝棚膜鑲嵌槽,長度根據棚長確定,以便于放風。拱棚兩端各5根拱管用竹竿斜綁加固,在棚口樹2根竹竿,在竹竿上部打孔,孔中穿入鐵絲與鋼管連接,2根竹竿間距1.8 m左右。主架鋼管搭建完成后,制作二層膜棚架。在主架下部間隔3.0 m相對插入2根竹條,竹條頂部相互捆綁連接,待蓋上二層棚膜后將竹條與鋼架拱脊連接竹竿捆綁固定。鋼架棚膜用0.06 mm厚無滴膜覆蓋,棚膜鑲嵌槽處將棚膜鑲入槽內,用卡簧固定,然后將棚膜下部埋入土中。二層棚膜用0.04 mm厚無滴膜覆蓋竹條棚架上,下部隔段用土塊壓住即可。
  2 栽培技術
  2.1 選好品種
  西瓜品種根據市場需求及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為搶早上市,多選用‘早佳’、‘申抗988’等中早熟品種。辣椒選用青皮辣椒,如‘碭山301’等品種?;ㄒ诉x用早熟、耐熱、生長勢強、收獲期集中的品種,如‘松花70’‘松花75’等。
  2.2 合理布局
  在拱棚內定植2行西瓜,瓜苗距棚邊0.8 m,株距33 cm。拱棚中間位置套種2行辣椒,辣椒行距50 cm,株距33 cm。西瓜、辣椒收獲完畢后,栽植8行花椰菜,行距55~60 cm,株距40~45 cm,邊行花椰菜離棚邊70 cm左右[1]。為防止西瓜重茬,第2年要實行換位栽植和品種更換。如第1年選用‘早佳’,第2年可更換為‘申抗988’;第1年瓜苗距棚邊0.8 m處定植,第2年瓜苗可距棚邊1.2 m定植。若西瓜純作,瓜收后種植辣椒或其他作物。
  2.3 培育壯苗
  2.3.1 西瓜育苗 西瓜一般在“冬至”10 d后進行育苗,苗齡30~35 d。生產上多采用“3棚5膜”電熱溫床育苗法,即雙層大棚、中拱棚、小拱棚、地膜5層保溫,寒潮來時還要在小拱棚上加蓋毛氈,使夜間溫度不低于15 ℃。在做好的苗床上面布設電熱線(1 m2功率80~100 W),上面排放育苗穴盤。每穴播1粒種子,蓋1.0 cm 厚干基質,然后覆蓋地膜,四周用泥土壓緊,在苗床上方40~50 cm高度懸掛加熱管,隨后搭好小拱棚,關好棚口。出苗期白天土壤溫度控制在30 ℃,夜間18 ℃。30%種子出苗時,要破膜將瓜苗勾出。齊苗后白天溫度降至25 ℃,夜間15 ℃。真葉展開1~2片,溫度逐步提高到白天32 ℃,夜間16 ℃。真葉達到2.5片時夜溫逐步降到12 ℃。出苗后至1片真葉,要控制澆水,1~3片真葉時,視基質干濕程度進行澆水,要求少量多次,以防徒長。在苗期結合防病,進行葉面追肥2~3次[2]。移栽前5~7 d須進行煉苗。
  2.3.2 辣椒育苗 辣椒育苗可與西瓜同時進行,苗床要求與西瓜育苗基本相同。播種前要向裝有基質的穴盤中澆透水,播種時將種子放入穴盤中央,覆1.0 cm 厚基質,并加蓋1層塑料膜。當辣椒苗拱土時揭開塑料膜,防止燒苗。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 ℃、夜晚12 ℃以上。如果出現葉片變黃等脫肥現象,可結合病害防治進行葉面補肥。移苗前7~10 d煉苗,當辣椒苗7~9片真葉的即可移栽。
  2.3.3 花椰菜育苗 在定植前40 d采用平地育苗,一般在8月份,667 m2大田需苗床16~20 m2。播種前整平地面,做成寬1.3 m、長10.0~15.0 m的育苗畦。播種前1 d下午或當天上午澆足底墑水,1 m2播種1 g,播后蓋細土,厚度以蓋沒種子為宜。播種后及時加蓋遮陽網,以利降溫保濕,提早出苗。齊苗后及時間苗,拔除雜草,搞好病蟲害防治。
  2.4 整地移栽
  整地前667 m2施優質生物有機肥80 kg和45%(m氮∶m磷∶m鉀=15∶15∶15,后同)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土壤處理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0.2 kg加水拌麥麩或玉米糝3 kg均勻撒于地面,然后旋耕,整平地面[3]。沿栽瓜位置和兩行辣椒中間位置各鋪設1條滴灌帶,覆蓋地膜,等待打穴移栽。在移栽前7 d封住棚口,提高棚內空氣和土壤溫度。
  2.4.1 西瓜移栽 一般在春節過后選晴天9:00—16:00或氣溫10 ℃以上時定植。定植前貼滴灌帶一側打穴,每棚栽2行,株距33 cm,667 m2定植750株左右。定植后封穴,隨即覆蓋2層小拱棚。
  2.4.2 辣椒移栽 西瓜移栽后移栽辣椒,每棚栽2行,株距33 cm,667m2定植750株左右。定植前沿著滴管帶兩側25 cm處打穴,定植后用泥土壓實定植穴周圍的地膜,并隨即覆蓋2層小拱棚。   2.4.3 花椰菜移栽 清理大棚后施肥整地,方法同西瓜移栽前?;ㄒ嗣颗镌灾?行,行距55~60 cm,株距40~45 cm,邊行花椰菜離棚邊約70 cm,667 m2定植2 400株。在每2行花椰菜苗中間位置各鋪設1條滴灌帶,栽后澆足定根水。
  2.5 田間管理
  2.5.1 西瓜管理 西瓜定植后7 d內一般不通風,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不低于15 ℃。當子蔓生長至坐果節位時,加大通風換氣,降溫促坐果,一般定植后前1個月緊蓋小棚膜,略開大棚口,適時通風排熱排濕。瓜蔓長至8節左右,以瓜蔓頭不受冷害為準,常開大棚口,略開小拱棚中間兩側以加強通風,延長通風時間。開花結果至幼瓜雞蛋大時,棚溫控制在30 ℃,晝夜溫差10~15 ℃[4]。隨著氣溫升高,瓜蔓伸長后,可撤去小拱棚,中后期將鋼架下層棚膜收起并捆綁在棚脊位置。當幼瓜長至碗口大時,667 m2滴灌沖施50%大量元素水溶肥(m氮∶m磷∶m鉀=16∶6∶28+TE)5 kg,間隔7~8 d再沖施1次,瓜成熟前需進行控水。在第1茬西瓜采收后第2天就要沖施肥料,促進子蔓生長。一般采用雙蔓整枝法,整枝、打頂宜在晴天上午進行。當主蔓13~15節位上開雌花當天或開花后1~2 d,用0.5%氯吡脲可溶液劑500~600倍液,對準瓜胎基部噴霧,當幼瓜長到雞蛋大時及時疏果。西瓜病蟲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及時防治病蟲害。
  2.5.2 辣椒管理 辣椒定植后3 d內不通風,緩苗后棚室內溫度超過30 ℃時開始放風,晚上關閉通風口。定植后隨即滴灌定植水,以后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和天氣變化,使土壤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在門椒坐住后,開始肥水齊攻,667 m2追施尿素6~8 kg和硫酸鉀2~3 kg,以后每收1次辣椒澆水1次,并每澆2次水施肥1次,施肥量同上。注意植株通風透光。要注意防止辣椒倒伏,綜合防治病蟲害。
  2.5.3 花椰菜管理 花椰菜定植后適當澆水,以保證成活。氣溫較高時要將棚膜下部收至鑲嵌槽處,保證四面通風,并在拱棚頂部覆蓋遮陽網降低棚內溫度。在蓮座期和花球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濕潤,緩苗后至現蕾前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在苗期、現蕾期、花球形成期注意防治病蟲害[5]。
  2.6 適期收獲
  西瓜可根據皮色或根據授粉標記日期進行采收,果實發育期一般為28 d,早春氣溫偏低時成熟期延長3~5 d。辣椒要及時采收,尤其是門椒。花椰菜現花球后18 d前后,花球充分長大,表面開始松散,此時為采收適期。
  參考文獻
  [1] 高丁石. 28種農作物栽培要點及立體種植模式圖解[M].北京: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2] 王進文,李素珍. 早熟優質西瓜品種早佳8424大棚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8(2): 227-229.
  [3] 胡江川. 蔬菜生產經營與管理[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4] 高丁石. 農業綠色發展關鍵問題與技術[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5] 孫天梅. 鄧州市無公害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J]. 農家參謀,2016(10): 44-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69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