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興山縣水月寺鎮辣椒套種甜玉米露地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在不影響辣椒產量的前提下,適當套種甜玉米,可為辣椒遮蔭調溫,減輕辣椒日灼病、病毒病的發生;同時可增收甜玉米嫩鮮穗6 000~7 500 kg/hm2,產值9 600~10 500元/hm2。本文從選種、育苗、整地施肥、移栽及套種布局、移栽后管理等方面總結了辣椒套種甜玉米露地栽培技術,并分析了其產生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期為水月鎮辣椒套種甜玉米生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辣椒;甜玉米;套種;栽培技術;效益分析;湖北興山;水月寺鎮
  中圖分類號    S641.3;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57-01
  水月寺鎮位于興山縣東大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海拔300~1 900 m,其下屬椴樹埡村海拔在1 000~1 400 m之間,非常適合種植高山蔬菜[1]。近幾年,該村高山蔬菜發展迅速,從無到有,目前年種植規模66.67 hm2左右,辣椒成了該村的主導品種,近2年辣椒種植規模穩定在33.33 hm2以上。為了充分發揮土地效益,減少辣椒病蟲害,通過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辣椒套種甜玉米露地栽培模式。
  1    栽培技術
  1.1    選種
  辣椒選擇抗性好、商品價值高的線椒或蕪湖椒;甜玉米選擇甜度適中、果穗較大、果皮薄、口感好的金中玉品種。
  1.2    育苗
  辣椒3月中旬育苗,甜玉米5月中旬育苗,采用塑料小拱棚育苗。
  苗床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前茬未種植茄科作物的地塊,苗床制作規格一般為寬1.2 m、長10.0 m。營養土最好選用優質腐殖土;也可自行配制,即用前茬未種植茄科作物且物理性狀良好的土壤打碎過篩,加上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按7∶3的比例混配而成。無論是哪種營養土均應少量添加三元硫基復合肥(N-P2O5-K2O≥45%),同時混配殺蟲劑、殺菌劑,充分攪拌堆放7 d進行滅菌殺蟲處理。一般情況下,1 m3營養土+復合肥1 kg+殺蟲劑、殺菌劑100 g。配制的營養土一定要攪拌均勻,防止燒種燒苗。
  播種前要對辣椒種子進行消毒和催芽處理[2],對甜玉米種子進行篩選、消毒和催芽處理,以培育壯苗。播種時,機械制缽、人工播種,辣椒和甜玉米每缽播種1~2粒。播后,在表面覆蓋0.5~1.0 cm厚的細土,澆透水,再在表面覆蓋一層報紙,以助保墑。出苗后及時揭開覆蓋物,搭拱覆膜,后期根據苗床情況進行澆水、增溫、降溫、通風、病蟲害防治等。
  1.3    整地施基肥
  收割頭茬作物后越冬深翻,建議深度為25 cm。移栽前15 d內,選擇土壤墑情好的時期耙地、開溝、施肥、起壟、覆膜。按70 cm(包溝)×50 cm的規格開溝起壟,70 cm行內撒施三元硫基復合肥(N-P2O5-K2O≥45%)1 500 kg/hm2,然后覆膜,用于定植辣椒;甜玉米移栽時,施三元硫基復合肥225 kg/hm2,采用穴施方法。
  1.4    移栽及套種布局
  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辣椒,移栽前10 d對辣椒苗進行揭膜煉苗;移栽前1 d噴施送嫁藥,杜絕病苗、弱苗下大田,澆足水以保證營養缽完好、辣椒根系無損。在壟行內雙行呈三角形栽植辣椒,株距39.6 cm,栽植5.25萬~5.75萬株/hm2;5月下旬移栽甜玉米,每隔2行辣椒于畦內栽植1行甜玉米,株距66 cm。
  1.5    移栽后管理
  1.5.1    追肥。辣椒出現第1個分杈時,第1次穴施三元復合肥225 kg/hm2;采摘2批辣椒后,第2次穴施三元復合肥375 kg/hm2,每采摘1次噴施1次葉面肥(以氨基酸類型為主);甜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施尿素225 kg/hm2 [3]。
  1.5.2    病蟲害防治。辣椒主要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瘡痂病、炭疽病、病毒病、軟腐病、蚜蟲和煙青蟲等,提倡綠色防控、綜合防治,重抓農業防治,在提高植株自身抗性的情況下,主推生物防治,科學合理開展化學防治。同一種化學成分的農藥整個生長周期建議只使用1次,注意輪換用藥,以延緩辣椒抗藥性。甜玉米主要防治玉米螟,于大喇叭口期用Bt藥劑噴防或拌土撒施玉米心葉。
  1.5.3    中耕除草。辣椒壟有地膜覆蓋,無需除草。甜玉米行結合施肥培土進行人工除草,空行內采取人工除草或定向噴施草銨膦進行化學除草,整個生長周期根據田間雜草生長情況除草1~3次[4]。
  1.6    采收
  辣椒適當早采門椒和對椒,以培養壯株,后期及時分批采收上市銷售,采摘時間一定要選在晴天,同時注意采摘、分級及裝箱過程中各個環節用力適當,防止嫩果產生物理損傷;甜玉米適時收獲,授粉后20~25 d采收結束,及時上市售賣嫩鮮果[5]。
  2    效益分析
  2.1    生態效益
  辣椒有“三怕”(怕澇、怕高溫、怕高濕),屬中光效作物;甜玉米屬高光效作物。玉米強大根系的吸水性和寬大葉片的適當遮蔭調溫可有效改善田間小氣候,既滿足了喜光特性又減輕了因高溫導致的辣椒日灼病;同時因甜玉米能吸引部分害蟲(害蟲喜甜),減輕了辣椒蟲害,降低了農藥使用量。辣椒和甜玉米對土壤養分有一定的互補作用,按照辣椒喜肥特性施肥即可滿足甜玉米的生長需要,只需少量單株施肥,使肥料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單品化肥的使用量。減肥減藥降低了對土壤的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
  2.2    經濟效益
  雙方共生互利、高矮錯層,充分利用了空間優勢。辣椒因病蟲害發生減輕,果品質量得到提高,價格具有競爭優勢;同時甜玉米因通風透光性好,穗大粒多,相比單一種植辣椒多收嫩鮮甜玉米6 000~7 500 kg/hm2,均價1.4元/kg,增收9 600~10 500元/hm2。
  2.3    社會效益
  此模式效益高,提高了單位土壤面積的產出率,適應性廣,對小戶或大戶規模種植均較實用。
  3    參考文獻
  [1] 陳章.興山縣水月寺鎮經濟作物種植現狀及發展展望[J].南方農業,2018,12(3):89.
  [2] 回艷雙.大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2016(14):14.
  [3] 劉景華,歐陽鳳仔.南方優質高產甜玉米栽培技術要點[J].北京農業,2015(29):24-25.
  [4] 張興富.會澤縣高海拔山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9(1):29-30.
  [5] 鄧芳.景東縣錦屏鎮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1):30-31.收稿日期   2019-01-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