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潛江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分析了潛江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存在的問題,從重視鄉村產業發展、建設農業產業平臺、培育農業品牌、強化配套設施建設力度、激活鄉村產業用地政策、加大人才培育和引進力度等6個方面提出了對策,以期為鄉村建設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    鄉村振興;實施;問題;對策;湖北潛江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233-01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囊?。市委市政府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度重視,全面部署,將產業興旺作為全市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潛江市耕地面積7.2萬hm2,2017年底統計,農業加工總產值556億元,與農業總產值之比在4∶1以上,蝦稻共作面積3.3萬hm2,綜合產值230億元。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達78.7%,“三品一標”面積達73.7%。農業服務體系逐步建立,12316益農信息社實現村級全覆?,F就潛江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探討,以期為農村發展提供參考。
  1    存在的問題
  1.1    對鄉村產業基礎地位認識有偏差,一、二、三產業融合難
  當下鄉村產業更多的是種養業,二、三產業占比非常少,即使是農產品初加工業也主要集中在城鎮產業園區。近年興起的農旅結合、休閑觀光農業、田園綜合體大多規模小,投資小,對經濟的拉動效果不明顯。
  1.2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南北差異大
  潛江市南部水田區采用蝦稻共作,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農民收益大,但北部旱田區人口稠密,平均耕地少,農業高效種植模式少,農民增收難。
  1.3    鄉村產業發展受用地瓶頸限制,難突破
  鄉村產業用地有以下解決方式:一是國有出讓用地解決,大多數項目因選址村莊,不符合土地規劃,落不了地,即使符合土地規劃也因出讓用地成本高而無法承受;二是以農業設施用地方式解決,但限制因素太多,僅限種養業生產管理用房;三是以盤活村集體建設用地解決,由于存量少,即便有存量也盤而不活,因涉及規劃、評估、供地等環節,再加上屬集體土地,手續繁瑣,真正辦成用地手續的少之又少。綜上所述,以上因素最終導致鄉村產業項目用地難以落實。
  1.4    鄉村基礎設施不配套
  近幾年,政府加大力度,水、電、路以及通訊等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鄉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鄉村產業從以往賣原料、代加工轉向滿足城市市民需求和生產高品質生鮮農產品、個性化農業訂單產品等新業態發展。生產與銷售模式的改變需要冷鏈物流、中轉倉儲等配套設施,需要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農業全領域多環節的應用。然而這些設施或裝備因投入大、回報慢,導致一般的生產主體單家獨戶沒有能力去購買。農業品牌化既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需求,由于大部分鄉村產業“微、小、散”的特性,品牌農產品的培育、塑造較滯后,影響鄉村產業的綜合效益,這也成為潛江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短板。
  2    對策
  2.1    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
  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鄉村產業項目必須要高度重視。一是市、鄉、村三級要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規劃,規劃引領發展[1];二是開展鄉村產業帶頭人評選活動,營造氛圍,獎勵先進;三是通過設立創業基金、貸款貼息、專項補貼等扶持項目,促進鄉村產業做優、做強。
  2.2    大力建設農業產業平臺
  緊緊圍繞潛江市三大戰略部署,決戰蝦—稻產業800億,最大限度地挖掘蝦—稻產業發展的潛力和價值,圍繞產業頂端做標準、做深加工、做貿易,以蝦—稻產業帶動整個農業農村發展,打造出全國最具優勢、最具影響力的農業品牌。拓展精深加工領域,搶占小龍蝦精深加工制高點。引領貿易發展,加快建設小龍蝦交易中心,努力打造全國最大小龍蝦交易平臺,掌控小龍蝦交易價格指數話語權。積極探索北部旱田區農民增收新模式,以嘗相思龍頭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豆類++”、“蔬菜+”等多種高效模式及多產業融合的新格局。打造新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農村服務業,打造生態廊、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3    精心培育農業品牌
  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重視農業品牌建設。啟動農產品品質品牌提升工程,圍繞全市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農產品,加大培育有競爭優勢和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并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組建產業聯盟,致力品牌培育。發揮品牌效應,提升附加值,延長價值鏈[2]。
  2.4    強化配套設施建設力度
  要統籌整合項目資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土地流轉、水利設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領域,完成湖庫堤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農村飲用水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要重點提升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建設水平,構建公益性農產品交易流通渠道。要加大對農產品冷鏈、物流、倉儲等設施項目的補貼補助,完善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個性化訂單農業等新業態的渠道體系,要讓綠色優質農產品進城,讓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者增收。
  2.5    激活鄉村產業用地政策
  在傾斜農村用地保障的前提下,國土、農業等相關部門以及鄉鎮政府的干部要敢擔當有作為,以中央部署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農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為突破口,想辦法,出實招,搞試點,為激活鄉村產業發展用地走出一條好路子。要真正兌現促進現代農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產業用地[3-4]。對農村農業新興產業項目所需的生產設施、融合發展用地,在按照農用地管理的基礎上創新方式,勇于探索,為確保鄉村產業項目落地多做加法。
  2.6    加大人才培育和引進力度
  突出“三鄉工程”支撐,大力推動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出臺獎補辦法,推動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與農業農村對接,培育“三農”發展新動能。加強鄉村人才培養,培育新時代的新型職業農民,打造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3    參考文獻
  [1] 王偉.青海西寧市鄉村振興戰略研究[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20):5.
  [2] 毛奇.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對策:以湖南省岳陽縣為例[J].城市學刊,2018,39(4):77-81.
  [3] 張偉,郝達軍.寶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究[J].江蘇農村經濟,2018(7):40-43.
  [4] 杜凱欣,苗志剛,曹瑩,等.利用增強現實技術振興鄉村旅游業的發展[J].智庫時代,2018(28):78-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130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