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留學生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章認真分析了留學生群體的特點,分析了數據結構教學的特點、留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及在數據結構課程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通過對教學管理方法、教學模式、師資力量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提高教學水平,從而貫徹教育部計算機課程相關教學理念。
  關鍵詞:留學生教育;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15-0193-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of foreign student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the actual study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of data structure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struction mode, faculty construction and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education standard is raised, and the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idea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 actively implemented.
  Key words: foreign student education; data structure;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自2012年廣東藥科大學開始招收計算機專業留學生以來,計算機專業的留學生生源規模不斷擴大,生源水準逐漸提高。留學生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出符合國際化需求和適應國際化競爭的計算機人才[1-3]。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對教學思想和教育觀念做出適時更新,不斷學習國際計算機教育標準和國內外先進教學改革成果,管理好來自十幾個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群體,尋找適合我校計算機專業留學生的教學管理方法、教學方式。保證留學生的培養質量是一名計算機系留學生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必修的核心課程,是計算機程序設計的重要理論基礎,為后續的課程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鑒于數據結構課程在計算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留學生的教育中,也需要對該門課程給予重視。數據結構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傳統的針對中國學生的數據結構課程教育主要以教師課堂教授為主,學生常常反映對所學內容不能全部理解,或者理解的并不深刻;學習后,更不知如何運用所學內容。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學者和教育工作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許多解決途徑,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6]。但由于地域和學生生源等問題,這些經驗并不能直接運用在留學生的教學中。
  留學生是一個不同于普通中國學生的特殊群體,留學生的數據結構課程與國內學生的數據結構課程相比,差異很大,更加復雜,理解難度更大。留學生入學標準不統一,師資力量不均,英文教科書資源匱乏,缺少系統的相關英文教學課件,語言交流障礙,留學生生活習慣不良等都是制約教學任務完成的重要因素。我們針對廣東藥科大學計算機專業留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吸取其他優秀教學經驗,研究適合的教學方法,以使留學生最大程度地理解數據結構課程,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F就我校計算機專業留學生的特點及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管理方法和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探討。
  1 留學生的特點
  留學生在性格、生活學習習慣及溝通方式等方面與中國學生存在很大差異,這是由不同國家各自獨特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環境造成的。要想做好國際班留學生的教學,必須針對留學生的這些特點,因材施教地制訂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活動,才能充分調動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1 語言問題
  廣東藥科大學的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十幾個國家,多為非洲國家,如剛果(布)、剛果(金)、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等。由于國家差異,不同國家的日常交流語言也不盡相同,比如坦桑尼亞以英語為口語,剛果則以法語為主,所以留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來說英語常常會作為這些國家的官方語言或者第二語言,英語環境比國內要好,所以學生們的聽、說、讀、寫水平普遍比中國學生要好。廣東藥科大學的生源基本上都沒有接觸過中文,廣東藥科大學會為這些留學生開設語言課來學習中文,但由于數據結構這門課程一般是在大一下學期或者大二上學期開設,學生的漢語水平還十分薄弱,還有與國際化接軌的要求,所以留學生數據結構課堂教學以英語為主,這對教課教師的英語水平要求比較高。與中國學生相比,大部分留學生的英文聽說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全英文授課更利于他們的理解和接受。但留學生的英語口音常常帶有各自國家的地方特色,所以即使是一些英語比較流利的同學,他們的發音也和標準英音或者美音不盡相同。除此之外,留學生在使用英語時并不注重語法,語法并不準確。這些常常會成為中國教師和留學生之間交流的巨大障礙,導致學生聽不懂教師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從而嚴重阻礙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1.2 基礎問題
  我校的留學生大部分來自非洲地區,這些國家的基礎教育水平相對比較薄弱,和我國不能同日而語。并且,通常來我校留學的留學生,成績在本國也不屬于優秀水平。外國留學生的錄取條件比較低:雖然目前我校的留學生招生工作已經逐步規范化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和中國學生進大學的層層把關,步步為營不同,現階段只要能夠提供高中階段成績單,具有高中畢業證書,并且有一定的英語交流能力的留學生,就可以取得來我校留學的資格。我國也并沒有針對外國留學生到華學習的統一標準化考試,因此暫時不能對留學生的學習及語言能力進行評估,導致留學生的能力良莠不齊。除了留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這個問題外,通過留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下與他們的溝通,可以發現,留學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差,不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能夠按時完成課后作業并及時上交的留學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   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數據結構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先行修完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及計算機基礎,并有一定的線性代數和高等數學等數學基礎。然而,這些課程通常在一年級剛入學時開設,由于不同國家的簽證速度,及生活學習習慣未能適應等問題,導致部分留學生錯過了課程的開始部分,而很難跟上學習進度,失去學習興趣,從而造成留學生的程序閱讀理解能力和設計編寫能力不夠扎實,進一步增加了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難度。
  1.3 聽課習慣問題
  相對于中國學生,留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表現比較主動,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會向老師提問,尋根究底,不會不好意思。一方面,學生們的提問可以及時反映他們對當前教學內容的理解情況,對教學有促進作用,教師可以適時地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出調整;另一方面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針對細小問題的不理解和反復提問又會影響整個教學進程的推動。同時,教師必須能夠聽懂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熟練地運用英語給予正確解答。
  1.4 紀律性問題
  大多數留學生的時間觀念不強,極少學生能夠按時準點到教室參加學習,因為自身原因(比如,睡過頭,簽證,體檢等)而不來上課也是常見現象,更不用說課后作業的按時獨立完成情況了。這種淡薄懶散的時間意識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他們自小的生活環境和宗教信仰,是根深蒂固,很難通過外力改變的。除此之外,留學生的課外活動豐富,自主學習愿望不強等其他原因也導致他們大多自由散漫,組織紀律性較差,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積極探索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方法,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是教師留學生教學工作中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2 數據結構國際班教學方法探索
  因為數據結構是一門既強調知識又強調技能的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學到的算法及結構是學生們應該能從這門課中學到的能力。要充分根據留學生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1 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深刻體會到要得到學生的尊重首先必須尊重學生,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主。尊重學生的思考權,尊重學生的發言權,尊重學生的思維模式,尊重學生的探究精神。做到這些,才能夠使得學生愿意學習,樂于思考,樂于探究。
  2.2 提高語言交流能力
  廣東藥科大學包括數據結構在內的計算機國際班教學采用的是全英語授課模式,為外國學生來華學習減輕了語言上的最大障礙。學校嚴格挑選具有一定海外或境外留學經歷的教師進行英語教學,并且要求教師選擇的教材,制作的課件和選用的實驗平臺都要是英文的,這些措施有效地解決了留學生學習上的語言難題。此外,為了進一步幫助留學生適應來華學習,融入中國生活,廣東藥科大學為國際班留學生開設了語言課,來提高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學習使用簡單的日常漢語,穿插對中國風土人情節日特色的介紹,學生對學習和使用漢語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自己所教授課程,這需要教師盡可能多花時間閱讀大量的英文原版相關教材,選取適合來華留學生學習程度及習慣的書籍作為相關教材;學習網上流行計算機英語公共課的授課方法,通過學校教師間相互聽課和加強交流等手段來提高英語授課能力。由于計算機國際班的授課教師多選取有留學經歷,或出國交流經歷的專業教師,教師們的英語水平能夠滿足教授留學生課程的要求。為了克服來華留學生英語發音不標準,地域口音嚴重,語法不規范等問題,教師可以加強與留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持續的語言刺激可以使雙方更好地了解對方的發音和說話特點,進一步克服教學中的語言障礙。此外,為了能夠滿足外國留學生對計算機流行知識的好奇心,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鼓勵教師多聽針對計算機專業流行技術的英語講座,以便能夠和學生們用更流利、準確的英語表達方式交談或討論先進計算機技術,自如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上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克服教學中的語言障礙,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2.3 因材施教,統籌差異
  由于留學生編程能力相對薄弱,基礎概念掌握不牢固,任課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程序設計語言中的重要基本概念(比如,指針,結構體,函數等),為接下來數據結構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適當減輕數據結構課程的難度,努力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講解得清晰透徹,通過例題讓留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機中各種數據結構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及不同算法在時間和空間復雜度上的不同表現,明白每一條編程語句中各種基本概念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留學生群體的兩極分化情況比較嚴重,有些佼佼者學習比較認真愿意在學習上付出精力,因此理解能力比較出眾,學習成績比較好,但有些同學基礎薄弱又不愿付出努力,學習相對吃力。作為學生普遍反映難度比較大的數據結構課程,在這方面的表現更加明顯。之前分析過,由于學習經歷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的程序設計水平和數學基礎千差萬別。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明顯不適合留學生教學,這只會進一步加劇學生的兩極分化。這種局面一方面會嚴重打擊自覺性較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埋怨浪費時間來重復學習自己已經學會的知識。另一方面,自覺性較低的學生又覺得學不懂,    對數據結構課程產生畏懼,自暴自棄,放棄學習[5]。
  這會嚴重阻礙學生對程序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提高,最終教學計劃將很難順利完成。因此為了提高我校留學生教學質量,使留學生學有所長,學以致用,必須設計適合留學生學習習慣的教學進程計劃,開展符合留學生學習動機和知識背景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實踐過程中注意把控全局,因材施教,盡量回答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提問,對個別因缺課較多基礎過差導致不能跟上整體進度的同學,在認真講解后仍不能理解的問題可以課下給予輔導。
  具體如下: 1. 理論課。在教學過程中安排許多互動環節,請學生回答問題,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實時調整授課進度;每次課前,挑選掌握程度較好的同學帶領其他同學復習上周所學重點難點內容。2.實驗課。內容安排在難易程度上循序漸進遞增,并且對能當堂完成實驗的學生,現場檢驗通過后,本次實驗成績記為優秀,并要求每次完成實驗后按時上交實驗報告。每次實驗設計有提高題,程度較好或有興趣的同學完成基礎題后可以研究提高題。鼓勵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做到驅動自主,協作學習。   2.4 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成功的關鍵很大程度在于能夠合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刺激學生對數據結構課程的強烈求知欲。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程教學效率,但留學生的性格比較活躍,填鴨式的幻燈片演示很容易讓他們走神,從而跟不上教師講解課件的節奏,并且他們很難從中發現重點。因此,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述的同時,輔以傳統板書來講解基礎概念,數據變化,講解各基本數據結構的物理意義,使教師能夠以更形象、直觀、生動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從而通過教學手段的變換加強重點問題的理解,并通過例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能更清楚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教師還要認真積極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使學生能夠緊緊跟隨教師的思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動畫和現場操作等方式,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生動直觀形象,營建出一種樂學好學的課堂氣氛。比如在進行棧的講解時,制作入棧出棧的動畫并配合有趣的聲音,實時演示能夠使教學更加直觀、清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確保學生們都能滿足課程的最低要求。同時,通過動畫演示不同數據結構操作,還能夠克服語言問題給學生帶來的不便,使其較易掌握所學的內容。對重要算法的現場操作,可以使留學生更清楚該算法及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這樣,能夠降低他們在實驗課時將要遇到的困難,使其知道一個算法應該怎樣運用到程序設計中,并更加了解該算法或結構的特點。
  2.5 加強紀律
  留學生普遍存在不守時和學習態度散漫的問題,因此在出勤率較高的第一堂課就要明確教學要求,制定獎懲分明的加分減分規則,激勵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要清楚說明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考試成績所占的比重。平時成績包括平時理論課的出勤率及課上表現;實驗成績包括實驗課的出勤率及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強調每次實驗課后都需要提交實驗報告,記錄實驗內容、實驗結果及實驗收獲,讓留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了增加留學生的出勤率,可以適當增加平時成績和實驗成績的比重。實驗內容和上課內容密切結合,促進學生必須每次認真上好理論課,才能完成實驗內容,詳細記錄每一次實驗課的實驗成績,并納入學期結束時的總評成績中。實踐證明,這是促進學生出勤率的有效方法,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數據結構課程在計算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計算機專業本科生必修的核心課程,為后續的課程以及日后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在對留學生的教育中,應對該門課程給予重視,可以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留學生學習興趣,因材施教,統籌差異,實現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任課教師應積極鍛煉英語授課能力及提高自身文化素質修養,為提高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質量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人民出版社.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M]. 2010.
  [2] 李軼群. 關于發展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幾點思考[J]. 中國高教研究, 2012(9):27-29.
  [3] 吳曉燕, 任江華, 熊世熙. 高校醫學留學生教學現狀與改革探索[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4(3):35-36.
  [4] 范莉麗, 彭濤. 基于C語言的數據結構教學技巧[J]. 計算機教育, 2011,150(18):61-64.
  [5] 劉小晶, 鐘琦, 張劍平. 翻轉課堂模式在“數據結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 2014(8):105-110.
  [6] 王樹鋒, 曹寶香. 以實驗教學深化理論教學的數據結構教學新模式[J]. 計算機教育, 2014(10): 97-100.
  【通聯編輯:王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1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