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留學生“多媒體技術”課程全英文教學方法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留學生的特點以及多媒體技術課程的特點,探索了啟發式互動教學的教學方法,并探討了課程的教學內容設置和課程評價方式。這種教學方法在面向留學生的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全英文教學;多媒體技術課程;啟發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9)10-0098-03
  背景
  隨著我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強,來華留學生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我國文化自信、國家軟實力、國家戰略和國際影響力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1]國內高校近年來招收的來華留學生的數量快速增長,但大部分留學生的漢語水平較差甚至是零基礎,因此,針對來華留學生開設本科課程的全英文教學已在國內部分高校推進。有文獻系統介紹了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發展歷程,詳細深入開展了全英文授課項目留學生就讀體驗的研究工作。[2]雖然針對工科尤其是針對計算機專業的留學生全英文教學方法的探索較少,但也有文獻探討了留學生的程序設計類課程的全英文教學,數字媒體類課程的全英文教學以及數據庫原理課程的全英文教學等。[3-5]本文主要探討計算機專業的“多媒體技術”課程的全英文教學。該課程集中了軟件操作、算法設計、理論推導等多方面的內容,不僅要求任課教師具有廣泛的知識面,而且要求教師教學方法多樣。
  留學生特點
  筆者所在學院從2014年至今,計算機專業留學生累計有120余人,根據對這些留學生的分析,可以總結以下幾點:
 ?。?)學習態度參差不齊。不同地域的留學生社會及文化背景差異較大,使得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另外,留學生入學標準寬松,導致學生質量差別較大。因此,留學生們在課堂中展現出的學習態度參差不齊,兩極分化較為嚴重,一部分學生勤學好問,充滿求知欲,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而大部分學生基礎薄弱、懶散拖沓,上課遲到甚至缺席。
  (2)理科基礎普遍薄弱。多媒體技術課程涉及到一定數量的算法,而且這些算法需要一定的數學功底,才可以順利地進行理論推導。然而筆者所在學院的留學生主要來自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第三世界國家,大部分數理基礎知識比較薄弱,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導致教學進度緩慢。
 ?。?)語言溝通不通暢。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來自英語為官方語言之一或通用語國家的學生,一般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在理解英文授課內容、閱讀專業書籍、與教師溝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這就在授課內容的安排、教學過程的組織上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上述問題導致留學生的教育質量不高,影響學校的國際化進程。所以,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對課程進行深化改革,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其綜合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多媒體技術”課程全英文教學方法的探索
  多媒體技術這門課程主要針對數字圖像、數字音頻、數字視頻等媒體元素,講授這些媒體元素的基本相關概念和知識,講授如何通過相關軟件對數字圖像、數字音頻、數字視頻等元素進行編輯和處理,并學習相關的壓縮算法、編碼算法等。這門課程既包含了瑣碎的抽象的概念,又涉及了一定的算法,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動手實踐[6],此外,課程內容具有很廣泛很實際的日常應用。針對留學生上述特點,筆者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課程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全英文教學探索。
  1.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課程涉及知識面廣泛,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單靠一本教科書通常滿足不了教學需求。此外,全英文教材,基本上采用的是國外教材,但國外的原版教材內容較多,內容偏向原理介紹,缺乏主題性。而“多媒體技術”課程是與實際應用結合十分緊密的課程。因此,應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合理組織各個章節的內容,做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提供相應的案例和實際操作。這樣才能被學生接受,使得學生在有限的課時里有最大的收獲。對于多媒體技術這門課程,筆者主要安排了四大主題,分別為數據壓縮、數字圖像基礎、數字音頻基礎、數字視頻基礎。數據壓縮重點講授無損壓縮的典型算法和有損壓縮的概念和原理;數字圖像基礎重點講授數字圖像的基本概念、Photoshop等相關軟件的實踐、數字圖像的基本處理算法、數字圖像的壓縮、數字圖像的相關前沿研究;數字音頻基礎和數字視頻基礎與數字圖像基礎類似,也安排了基本概念、相關軟件實踐、基本處理算法、壓縮、前沿研究介紹等內容。這樣的安排,不僅涉及到了基礎概念,而且涉及了實踐操作,同時還讓學生了解了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激發了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同時開闊了學生的學術視野。
  2.教學方法
  針對該門課程的特點以及留學生的學習現狀,筆者在授課過程中整體上采用啟發式互動教學的模式。每個教學環節,針對教學內容設置若干個啟發性的問題,從易到難,從淺到深,通過案例分析、邀請學生上臺講解、小組討論等互動方式來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學生自主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留學生獨立自主意識強,并且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因此使用啟發式互動教學更能激發留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
  同時,將課堂問題互動化,尤其是環環相扣的問題,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思考問題中鞏固學習內容,同時也有利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上學習進度。筆者通過提出與新知識點相關問題的互動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回答,活躍課堂氣氛,然后對不同答案進行討論分析,最后順理成章地總結出新概念或新原理。此外,筆者也針對已經講述過的知識點,給出相關習題,在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給出答案后,組織學生對答案進行分析和判斷,當然,也可以通過啟發學生給出其他可行的解決方案來引入新知識點。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運用已知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新知識點的理解。   對于實踐環節,這門課程比較注重實際動手能力,為此,筆者不僅安排了課內實驗,而且布置了課外實踐,并將這部分成績計入學生總成績。課內實驗,主要目的是鞏固課上所學內容,學習相關軟件的基本操作,加深對課上所學算法的理解。課外實踐,是課堂內容的延伸,在學期初,由教師提出若干項項目,學生分成若干個團隊,每個團隊挑選一個項目。整個學期,各個團隊帶著自己的項目任務去學習去討論,學期結束的時候,各個小組進行演示、答辯、總結,教師進行項目驗收。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個體和組體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3.課程評價方式
  本課程的考核由平時上機實驗、課外實踐和理論測試三部分組成,其中平時上機實驗占30%,課外實踐占30%,理論測試占40%。整體來看,該評價方式重視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核,以培養學生主動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的能力,而理論測試主要集中在考核學生對重要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既能保證學生掌握核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又能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教學效果
  筆者以所在學院計算機留學生1301班、計算機留學生1401班、計算機留學生1501班、計算機留學生1601班為試點,對“多媒體技術”課程連續四年不斷實施并逐步完善上述教學方法,同時連續四年針對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進行了評估。其中學習興趣的獲取方法為:從學評教調查問卷中獲取該項指標的得分,然后對所有學生求均值,最后換算到百分制。學習成績為所有學生課程成績的均值,也是百分制。從1301班到1601班的學習興趣得分分別為64、81、85、92,其學習成績得分分別為61、73、78、82。由此可以看出,隨著該教學方法的完善,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逐步增加,學習成績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其中,1301班、1401班、1501班將近一半的學生在畢業設計的選題過程中選擇了與“多媒體技術”課程內容相關的課題。可見,筆者所采用的上述教學方法切實有效,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成績,而且深深影響了學生畢業選題方向。
  結語
  通過對上述教學方法的探索可知,留學生對“多媒體技術”課程的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興趣濃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留學生學習散漫、課堂紀律較差以及數學基礎薄弱等問題。通過期末對留學生的調查,從反饋信息來看,留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持認可的態度。
  參考文獻:
  [1]陳瀟.面向留學生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9):59-60.
  [2]李潔,孫進.中國高校全英文授課項目留學生的就讀體驗調查——北京師范大學的個案研究[J].教育學報,2014,10(06):110-117.
  [3]騰薇,王莉,劉揚.外國留學生程序設計類課程全英文教學[J].中國冶金教育,2018(02):7-8+12.
  [4][6]郝鵬翼,白琮,方珊珊,等.面向留學生的數字媒體類課程的全英文教學方法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8(03):105-108.
  [5]朱瑄,朱長武,趙素芬.留學生數據庫原理全英文教學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14(11):67-6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79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