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課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高等數學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結合微課和雨課堂,構建一套適合高等數學的混合教學模式。首先對高等數學的課程內容進行拆分、重新構建,制作微視頻,形成新的課程內容。其次利用重新構建的課程內容,實施雨課堂教學,獲得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數據。最后根據數據分析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微課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實現了師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互動和及時反饋。
  關鍵詞 微課 雨課堂 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6.05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of
  Micro-class and Rain-class in Advanced Mathematics
  LIU Caiyun
 ?。⊿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61)
  Abstract Combining micro-class with rain class, a set of mixed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higher mathematics is constructed. Firstly, the curriculum content of higher mathematics is divided, reconstructed, and micro-videos are made to form new curriculum content. Secondly, we use the reconstructed curriculum content to implement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btain some data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teaching effect, timely adjustment of teaching progress and methods. The mixed teaching of micro-class and rain-class realizes the interaction and timely feedback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whole teaching.
  Keywords micro class; rain class; mixed teaching
  1 混合教學模式及新興教學手段
  (1)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是將網絡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的一種混合教學。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模式組織教學,既有課堂上的互動教學,又有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進而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尤其是在小班理論教學中效果甚佳。但由于網絡教學與傳統面授不能有機結合,又缺乏課堂上的互動,導致在實際中大班教學效果不理想。特別是在高等數學這種邏輯推理較多的課程中,混合式教學效果更是不理想。[1]
 ?。?)微課。微課以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成果簡化、針對性強等鮮明特點,受到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喜愛,并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探索與實踐。在大學的高等數學中,廣大教育實踐者大部分是對課程內容從總體上劃分,分解成碎片化的知識點,依據各知識點拍攝微課視頻,并配套微練習等。學習者在學習時,選擇要學習的知識點在線視頻學習,使用視頻及配套練習多次反復學習。這相當于學習者有了一對一的老師指導,如果在學習者在學習微視頻及配套練習中遇到了無法理解的內容,可以在課堂中讓老師針對性講解。
  盡管微課有上述的諸多優點,但是整個學習過程中完全要靠學生的自主學習,老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懂了沒有?哪里不懂而只能通過其它途徑如抽問或社交工具來掌握,不直接、不具體、不能及時反饋。
 ?。?)雨課堂。雨課堂是一款混合式智慧教學工具,由學堂在線和清華大學合作研發推出。它借助微信和 PowerPoint(PPT)構建智能手機與無線同屏為一體的線上線下移動教學平臺,平臺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互聯網技術與三段式導學的結合,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PPT和微信,課上和課下建起橋梁,讓課堂中師生的互動永不下線,打破了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時空限制,并且為教學過程提供數據化信息支持。具有適應性強、方便快捷、動態化、數據化等優點。目前雨課堂大都應用于心理學、財務分析、C語言等理論教學課程。[2]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實驗性對比研究證明,實施雨課堂的教學效果明顯比未實施的教學效果佳。
  2 高等數學微課教學
  2.1 教學背景
  眾所周知大學里高等數學是重要的基礎課程,不僅可以解決工程科學、經濟學、管理科學等各領域的問題,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關鍵學科。大學高等數學是微課實踐課程之一。
  2.2 微課教學實踐
  微課教學是圍繞著某個知識點進行教學的授課方式,教學時間短、目的明確、針對性強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1)碎片化知識結構,重建知識結構圖。以同濟版的高等數學為參考教材,將內容碎片化,重新構建碎片化的知識結構圖和重難點結構圖。
  (2)依據碎片化的知識結構圖,制作視頻,創建微課。依據碎片化的知識結構圖,制作開發基礎知識、重難點知識、舉例說明、自我測試、總結等微課視頻。將制作好的視頻,教師通過網絡平臺或文件共享的方式發放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3)微課輔助教學,建立渠道反饋,問題集中統一講解。學生以微課知識為主線,完成知識點的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通過微信、QQ等網絡渠道及時反饋,教師依據反饋,整理后在課堂上集中講解指導。  ?。?)構建多種考核方式。構建微課堂日??记凇⒊閱?、結果測試的方式考核;學生創新建模應用加分考核等。
  2.3 微課教學問題
 ?。?)大班制教學,學生自覺性差。高等數學課程大都是大班教學,授課教師無法兼顧到每一名學生,自覺性高的學生通過移動終端學習微課視頻,但有一些自覺性差的學生,出現了打游戲、逛淘寶、追劇、看電影等現象。大班教學,授課教師很難管理。
 ?。?)缺少一種監督反饋手段,實時反饋學生是否在利用微課學習。雖然移動終端可以進行微課的學習,但是沒有監督反饋手段,反饋學生是否在利用微課學習。
 ?。?)微課雖然有知識結構圖,學生可自主學習,但大部分學生還是依賴傳統的課堂模式,跟著老師走。亟待一種新的方法,引導學生將知識結構圖利用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3 高等數學混合教學模式
  3.1 混合模式實施可行性分析
  高等數學這門課程與其他課程不一樣,有大量的邏輯推理和演算過程,單純的線上課堂有很多弊端。在邏輯推理和演算過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問題,需要教師現場解決。微課作為一個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有其局限性。以下結合微課和雨課堂的特點,分析實施混合式教學是切實可行的。
 ?。?)實施微課與雨課堂混合式教學的軟、硬條件都具體。各大高校都建立了高速的校園網,這為實施微課和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且國家采取了降費提速政策,學生移動終端的流量多且便宜。微信和PPT也都是是學生與老師經常使用的軟件工具。
 ?。?)微課與雨課堂的有機結合方便、快捷。在雨課堂中,授課老師可以從中自由選擇所需要的工具,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并實現“課前—課中—課后”三者的有機聯系。教師僅僅只要在設備端安裝一個雨課堂插件,如插PPT、入微視頻、微案例、微素材等,并將相關材料推送到學生端,就可以實現雨課堂。學生在課下只需關注雨課堂公眾號,就能在手機上學習。
  3.2 微課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
  微課與雨課堂二者有機結合,聯合搭建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3]根據各學生專業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整個教學擬從課前、課中、課后來設計。
 ?。?)碎片化知識點,制作PPT課件和微課視頻,然后課前推送。課前分析學情,依據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對所教的知識點碎片化,形成教學知識點的結構圖,有針對地開發微課和PPT課件。微課中視頻教學設計,又包含研究教學過程中如何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如何呈現新概念,如何幫助學習者整合新知識、如何設計相關的配套習題等。將制作好PPT和視頻后,利用雨課堂創建虛擬班級,推送與課程相關的微課視頻、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教師根據學生在線答題狀況,來了解學生的課前預習狀況以及對上一個知識的的掌握程度,然后可以有計劃有安排地展開本節課的課堂教學。
 ?。?)實施雨課堂教學。課堂中掃碼簽到,是約束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簽到來了解學生的出勤狀況。學生可以通過掃描課程二維碼、課堂暗號、查看班級課程等方法來簽到。教師只要開始“雨課堂”上課,就會看到簽到狀況。將微視頻和PPT課件分別同步到學生端,學生不懂或者認為重要的地方可以標記為“不懂”或“收藏”,方便課后復習,同樣地這些數據在教師端也能同步顯示。為了實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教師還可以設置限時練習題。此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啟彈屏功能,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節課堂氣氛。
  (3)在實施雨課堂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都被系統自動采集,由此學生的學習軌跡也被直觀地量化。學生也可以根據個人學習的數據了解自己和同學的學習狀態,及時向老師反饋自己的疑問,然后也可以自行在終端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加強。課后總結是教師對已完成授課的教學反思和整理。通過點擊【詳細數據】就可以獲得雨課堂形成的數據分析表,并且系統會自動通過郵件將數據發送給所有參與開課的老師。教師利用反饋的數據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依據報表數據對教學過程進行靈活地調控,錄制相應的微課視頻,然后上傳微課視頻和課后復習資料,讓學生強化學習。
  3.3 實踐與反饋
  本人在教授高等數學課程中,對實施和不實施微課和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的班級作比較。18級工程造價專業1,2班單一采用微課教學, 18級質量工程專業1,2班采用微課和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最后對期末考試及格率進行了對比,工程造價1,2班共118人不及格13人,及格率89%,質量工程1,2班共88人不及格3人,及格率97%。對比可知,采用微課和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的班級及格率,明顯高于僅采用微課教學的班級。由此來看基于微課和雨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
  4 結語
  微課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到大學高等數學教學中,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實現了師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互動和及時反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將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基金項目:2018年安徽省高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2018jyxm0586),銅陵職業技術學院教研重點項目(tlpt2017TK008,tlpt2018KJ010)
  參考文獻
  [1] 鄭繼明,張蓉,劉勇.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咨詢,2018(23):161-162.
  [2] 王晶,孫釧洲.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8(6):135-139.
  [3] 盧行偉,田茂毅,李慶.基于微課和雨課堂的大學計算機混合實驗教學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6):203-2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5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