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超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的人才基礎,承擔著建設祖國的重任。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它既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環境,也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方法,更影響著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研究有關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探尋超越困境的改革方法,對我國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加強今后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點。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 社會主義建設 大學生 思想政治 困境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34
  The Dilemma and Transcen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Age
  LIU Fengjuan
 ?。⊿chool of Computer, Software and Cyberspace Secur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talent base of the future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y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building the motherlan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media er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impact. It not only changes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changes the mode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lso affec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Studying the dilemm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and exploring reform methods to overcome the dilemm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 and is also the focus of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he new media ag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dilemma
  1 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的影響
  1.1 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信息獲取方式多樣化
  在新媒體時代下,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大學生的信息獲取方式多樣化。新媒體時代的重要特征就是傳播方式的改變,它從以往傳統的報紙、雜志、電視的傳播轉變為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以移動終端為載體的傳播,諸如手機、電腦等新媒體工具。而由于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故而諸如手機、電腦等新媒體工具的受眾群體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學生。他們的信息獲取方式也由傳統的讀報、看電視等被動獲取變為主動的手機指引、互聯網搜索。但是,新媒體時代雖然使得大學生的信息獲取方式多樣化,也使得一些不良的信息泥沙俱下,影響著大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
  1.2 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交流方式多樣化
  以往的大學生交流方式多是寫信、打電話等傳統的交流方式,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移動終端的普及,大學生的交流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的交流方式多以微信、微博、QQ等網絡信息交流為主,語音、視頻、打字更是極大的便捷了交流的過程,豐富了交流的內容。這樣便捷、多樣化、富有個性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大學生的歡迎,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但是,新媒體時代下網絡交流雖然使得大學生的交流方式多樣化,但是容易使大學生減少接觸社會的機會,從而脫離實際,造成大學生思想上的想當然和待人接物的冷漠與無動于衷。[1]
  1.3 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既是傳播方式的變革,也是傳播內容的變革。由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新媒體富含了海量的信息資源,這極大的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了學習內容。新媒體時代下,傳播方式的變革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思維,以慕課教學、融合教學、線上教學等新的教學模式極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大學生從以往的課堂獲取知識為主轉變為網絡知識索引、網絡在線學習,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獲取海量的教育資源和信息資源。傳統課堂教學的缺點在網絡教育中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學生甚至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全世界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內容。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新媒體時代可以帶給大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也會使大學生產生依賴性和懶惰性,比如過度依賴手機電腦、成為“低頭族”、“抄襲族”等等,這極大的降低了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大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健康成長。   2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機遇與挑戰
  2.1 教育模式落后,沒有形成有效機制
  自改革開放后,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已展開,大多數高等院校均設置了相關科目,時至今日。各大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課程上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與成果,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目前我國的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已經逐漸落后。在教育模式上已然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思政教育的建設中缺乏具體的機制和指導。大多數高校工作人員及輔導員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幾乎沒有了解,也鮮有自己的應用體會,故而在概念上還是很模糊的。目前,多數高等院校沒有相應的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機制,更缺乏具體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訓與指導,沒有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明確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雖然有些院校根據近些年在新媒體時代下,進行相關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活動,但是總體上沒有形成科學的規范機制,所學內容與當下的教育環境和教育理念不合,從而沒有達到新媒體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與要求。
  2.2 思想政治教育及建設過于理論化,缺乏實踐
  我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及專業素質的全面提高,在思想政治上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指導大學生在今后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實現人生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但是當下的高校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認識不足,認為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仍然與往常一樣,僅僅局限于普通精神上的教育宣傳,在建設上過于理論化,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落實。有些院校雖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應用與宣傳,但是仍然拘泥于理論,脫離實際,在日常的思政教育教學上仍然以理論為主,沒有結合新媒體的時代背景,缺乏具體的實踐,沒有真正認識到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改革的重要性,更沒有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2]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改革只是作為以往純粹的思想教育,沒有落實到指導大學生的實踐活動中,更沒有因此促進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停留在宣傳口號和精神思想學習階段,沒有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任務中,更沒有落實到育人成才、思想政治全面發展中。
  2.3 知識獲取量增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當前我國一些高等院校雖然進行了針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增加了教學的手段,豐富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的教育資源選擇。但是由于新媒體技術的基礎互聯網是面向全球,信息眾多,學生在諸如慕課教育、線上教育乃至課堂多媒體教學下的思想政治課程中,要接收各種不同的教學資源,使得學習內容碎片化,復雜化,沒有整體性和系統性,導致學生學習并不深入全面。比如學生在自主學習有關“拜金主義”,如何樹立正確價值觀的課程時,更多的是簡單的進行知識的網絡索引,并沒有聯系自身、時代環境、社會發展背景等各方面、各個角度去思考問題。長此以往,使得學生的聯系實際、善于思辨的邏輯思維能力下降,不愿從知識和問題的本質出發去學習探究,致使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中又回歸到了傳統的流于表面的學習,沒有深刻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識要點,使得基礎不牢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3]
  3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措施與超越
  3.1 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機制
  在新媒體時代 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他有著鮮明的技術特點和時代發展背景。我們要根據新媒體時代背景要求,結合大學生的自身特點,因地制宜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機制。我們可以著重加強有關新媒體時代下的技術應用,結合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方法,在日常的教學中,將新媒體時代背景及新媒體技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補充,從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我們還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教學機制,使針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點,形成科學的教育機制,從而在教學模式、教育機制上促進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3.2 結合新媒體時代背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落實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教育活動,這是教學目標所在。為此,我們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使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改革落到實處,指導實踐。我們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和內容上應用新媒體技術,加強新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增加二者結合下的課堂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概念上和具體實踐上更加清晰的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指導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從而新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促進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4]
  3.3 合理設置新媒體教學方式,凈化教學環境
  新媒體時代下的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學,這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不能脫離課堂教學,新媒體技術是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校方和輔導員在學生日常的新媒體技術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中,要根據課堂的學習進度為其制定一個科學的學習計劃,使得逐步形成課堂教育與新媒體技術教育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局面,將二者有機的融為一個整體,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4 結語
  自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后,我國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尤其是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新媒體技術乃至時代背景相結合,為解決以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帶了新的機遇。只有充分利用并緊抓新媒體時代背景特點,才能促進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王海柳.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德育的困境與超越[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0(4):90-95.
  [2] 陳慧椅.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72-73.
  [3] 桂漩.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6):55-56.
  [4] 周芳琳.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隱性教育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7(14):101-1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19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