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新課改教學提出教學基本特征是回歸生活、體現生活。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是貫徹新課改要求的重要舉措,科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積極融入生活化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科學教學的質量。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并提出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措施。
  關鍵詞 初中科學教學 生活化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70
  On the Measures of "Life-oriented" Scienc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FANG Yanyun
 ?。╕uyao Xiaodong Middle School, Yuyao, Zhejiang 315420)
  Abstract Knowledge comes from life and returns to lif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puts forward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re returning to life and reflecting life. The "living" of scienc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cience teachers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living" teaching,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life-based classroom interaction,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n realize the quality of science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oriented" scienc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life-oriented teaching measures.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life-oriented; measures
  關于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生活是學生最為熟悉的場景,教學的目的在于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生活中會接觸到許多科學性的生活問題,教師必須注重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進行生活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因此,貫徹初中科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融入生活內容來充實課堂教學,不但是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時代的發展需要,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是趣味化科學教學課堂發展需求,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是指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取生活之材,提取科學有關素材,盡量的利用生活化因素來開展科學知識講解,避免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科學應用脫節,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式。
 ?。?)生活化教學符合科學學科的綜合性特征??茖W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包羅萬千,主要對包含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多領域的知識教學,可看出其綜合性極強。只有初中生對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才是發揮科學學科的綜合性特征。生活中不乏科學知識的應用之處,所以必須善于發現、分析細節,就能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因此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積極的進行生活化關聯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實現讓學生學以致用。
 ?。?)生活化教學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人是生活的主體,新課改更是明確提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那么在初中科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是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以教材內容開展“填鴨式”教學方法,嚴重制約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不利于學生科學學科興趣的培養,同時也已不適應當前的實際教學需要。因此,進行生活化的教學,轉變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互動方式,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也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很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擴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生活化教學符合學生的興趣培養需要。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這句話就很好的闡述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求知欲。那么,初中科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由于學生對生活化的事物較為熟悉,教師教學中取生活的科學素材開展教學,盡可能的讓學生體驗生活的科學,讓學生在趣味性的生活化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可以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初中科學教學的實效性。
  2 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的措施
  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科學教師通過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入手,創新教學方法,將生活素材關聯到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生活中的鮮活、有趣素材充實科學學科略顯枯燥的知識教學,能夠有效的讓科學學科教學回歸生活,縮短知識與生活的距離,并且有利于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2.1 教材設計生活化
  課本教材的編寫本身就基于客觀的普遍性為原則進行編寫而成,但是每個地區甚至每個學校的學生實際情況不同,各地存在不一樣的特殊性,難以實現教學內容都能完全適用,所以教材應該是起到范例作用,必須擯棄“教材全能”的思想。這樣的地域特殊性,生活自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教學中必須具有靈活的教學思維,才能有效的發揮教材作用。所以,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創造性的合理利用教材,優化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生活化因素,實現科學教學生活化合理性。對于課本中的知識應該從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教材設計:(1)善改。善改顧名思義就是結合學生實際的生活進行改編教學素材,比如對于生活在北京的學生與生活在內蒙古的學生,應該采取的素材就不盡相同。(2)善添。教師必須理解原教材的內容,增添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素材,比如,南方學生對于教材中滑雪例子事物不甚熟悉,可能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情況設計問題例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3)善減。教師應該將抽象、復雜的內容直接刪除,這些內容不符合學生的認知,不但不利于學生的教學掌握,還可能會產出理解迷惑,因此教師必須把控教材,勇于刪去。
  2.2 情境創設生活化
  曾經有個情境經典比喻:若直接給你20克的鹽,讓你吞下肯定無法做到。但是若給把這20克鹽放入味道極好的湯水中,你享用美味的湯水時,不知覺就咽下了20克鹽吸收了。情境教學猶如此湯,知識就是融入在情境中,潛移默化下學生就吸收了,情境融入教學才能實現教學活力性,這道理就告訴教師,教學中要注重教學設計,合理將情境創設生活化。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搜集生活教學資料,結合教材知識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將問題巧妙的設計在情境里,將學生的生活情境搬到課堂教學中,使得學生能夠在熟悉的場景里探索問題,接受知識。例如,向學生講解植物油在汽油和水里不同的溶解度知識,傳統教學中教師喜歡通過將植物油滴入裝有汽油和水的試管里,用實驗來驗證溶解性的差異。但是采用“生活化”教學可以采取生活問題引入,教師提出“同學們,為什么你們衣服上的油漬用水很難洗掉呢?”為了聯系生活,教師可以在自己衣服滴上一大片植物油,在按進水里擦洗,但是衣服上的油漬壓根洗不掉,這時教師以“擔憂”的心情問學生“老師身上的油漬用水洗不掉,說明油能溶于水嗎”,學生回答“不能”,繼續引導學生“那么我們平時干洗店能幫我洗掉油漬,他們是用什么辦法呢”,教師再拿出汽油,將汽油滴在油漬上,用毛巾擦洗,油漬就干凈了,這時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以后學生在生活中面對這樣的問題也懂得解決了。
  2.3 知識構建生活化
  學習是長期性,需要能力培養、知識積累的過程,更是一個動靜結合的生態過程。不能把學生看為一張白紙,學生是有經歷的,尤其是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腦海中儲存著豐富的日常經驗和知識內容,如果教學中忽視原有知識與新知識的鏈接性建立,那么不僅會導致教學與生活脫節,還會致使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知識架構錯亂。因此,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方式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例如直接的語言、動作、問題嫁接以及實驗方式等,給學生創造出在生活問題中得到啟發,潛移默化的產生知識輸入,那么學生就會構建出完善的知識體系。比如,講解“運動和力”的科學知識中,課本要求是希望學生運用參照物的對照來掌握動和靜的相對性。所有的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這句話說起來很是簡單,但是學生理解起來卻有些困難,那么教師為讓學生真正理解,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出發,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坐公交車的時候,車窗外的樹木一直往后走;跑步的時候,和肩并肩的同學跑步,兩人似乎并沒有動,超過你的時候卻覺得慢慢離你很遠……這些都是為什么,你們知道嗎?”以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場景導入,自然的進行參照物概念講解,讓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知識。
  2.4 教學評價生活化
  受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應試教育影響,學生評價均由教師說了算,學生相對被動,這種評價機制嚴重違背新課改要求。所以,為了實現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必須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評價氛圍,將學生的情感體驗列入評價重點。例如,于學生,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學習的情緒變動、對科學學科的興趣取向、以及學生能力培養的激發成效;于教師,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否轉變,是否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于師生關系,教學課堂中是否民主、教學氛圍是否融洽,等等這些評價必須是全面的、客觀的,實現教學評價的生活化,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以學論教、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性。比如,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教學評價”研討會,聯合學生開展評價會議,會議上教師提出對學生的評價意見,以及讓學生提出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意見,通過這樣的評價,教師創造出了一個平等民主的氛圍,可以有效的提高今后的教學優化,學生也會實現學習質量的提升。
  3 結束語
  來源于生活,回歸生活,這正是科學學科的教學目標。如果初中科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進行科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材設計生活化、情境創設生活化、知識構建生活化以及教學評價生活化等多方面措施,提高科學教學與生活化的結合點,實現科學生活化教學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繼堯.探析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6(2):77-77.
  [2] 李龍飛.初中科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探究[J].新校園旬刊,2013(8):156-156.
  [3] 劉玲玲.探究初中科學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亞太教育,2016(7):39-39.
  [4] 吳新民,盛恒鋼,李志方.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3.30(5):8-9.
  [5] 張國凱.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科學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4(1):60-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34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