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VR技術在抑郁癥患者治療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面臨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抑郁癥患者的群體在不斷擴大,喚起了全社會對抑郁癥患者的關注。抑郁癥在治療的過程中呈現出治愈難、易反復等特點,借助當前新興的VR技術來對患者進行治療帶入,有利于提高治療效率,幫助患者緩解緊張、失落等情緒。本文首先介紹了VR技術的治療發展史,然后分析了抑郁癥的傳統治療方式,并簡要分析了VR技術可用于抑郁癥治療的依據,最后對VR技術在抑郁治療中的吶喊減壓應用進行論述,旨在通過本文的研究為當前我國抑郁癥治療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VR技術;抑郁癥;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4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6-023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102
  當前,隨著新聞報道中“抑郁癥”一詞的不斷頻繁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特殊的群體。抑郁癥通常有先天和后天兩種因素,但是后天外界的刺激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因素。由于生活、工作、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為人帶來一定的精神壓力,如果沒有處理好這種壓力,人就會變得逃避現實,甚至對現實生活表現出排斥的一面,進而形成抑郁癥。借助VR技術可以對抑郁癥患者形成緩解作用,讓患者在虛實之間進行交互過渡,讓患者在虛擬的體驗中逐漸接納現實生活,再配合專業的治療手段治愈抑郁癥。
  1 VR技術的治療發展史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VR),我們可以沉浸在計算機生成的可控虛擬環境中,并與之形成交互,以實現娛樂及其他目的。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VR抑郁癥患者治療中及研究中的應用日益廣泛。
  VR的原型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早在1957年Morton Heilig發明Sensorama,通過調動被測試者的所有感官,包含氣味生成器與震動椅等;1961年,philco公司發明全球首個頭戴式設備Head sight,主要用于軍事訓練;1965年Ivan Sutherland成功開發Ultimate display,這一設備第一次利用計算機生成界面,有效促進了使用者和虛擬環境的互動;隨后1989年,Jaron Lanier提出VR的概念,同時開始將其應用到疾病治療過程中。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及本世紀初,心理醫生開始借助VR技術開展延長暴露療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心理醫生依靠VR技術進行延長暴露治療,對VR暴露療法(VRE)的實際效果進行研究表明,其能夠有效改善恐高癥患者的心理障礙,隨后這一技術慢慢應用到抑郁癥的治療過程中[1]。
  2 抑郁傳統治療方式
  2.1 傾訴宣泄式
  這一方式通常僅僅需要一把椅子,將其放到接受治療者的面前,假設某人坐在椅子上,接受治療者將自己想要對他說卻一直沒有機會或者說不出口的話表達出來,讓內心逐漸平和,通常來說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親人或朋友因為某些原因離去,接受治療者由于親人朋友的離去而感到十分苦痛悲傷,不能夠找到正常的宣泄渠道。在這一情況下,心理咨詢師能夠使用空椅子宣泄法,要求接受治療者對著空椅子傾訴,從而主動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讓自己的情緒得以釋放。
 ?。?)空椅子代表的對象可能過去曾經傷害、誤解亦或是責怪過接受治療者,接受治療者出于很多方面的因素無法充分的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想要表達的情緒,這樣一來就長期積壓在內心。借助于對空椅子進行傾訴甚至抱怨,讓接受治療者能夠得到內心的平衡。
  (3)空椅子代表了接受治療者較為親密或非常信任的人,接受治療者因為各種因素不能夠直白的對空椅子所代表的人進行溝通交流。在這一情況下要求接受治療者對空椅子進行傾訴,發泄自身情感,進而得到情緒的緩解。
  2.2 自我對話式
  引導接受治療者存在沖突的內心情緒進行對話,如果其內心存在較大的沖突又不能夠自己有效解決,可在他們面前擺放兩張椅子,首先要求其坐在其中一張椅子上來扮演自己內心的某一部分情感;隨后要求接受治療者坐在另一張椅子上來扮演另一部分。讓存在沖突的兩部分展開對話,進而實現內心平衡,通常這一治療方式用于以下兩種情況:
 ?。?)出于各種因素,接受治療者覺得自己應當做的事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好,導致了較差的后果,出現了非常大的內疚感和負罪感。借助于空椅子要求其與自己展開充分的對話,幫助接受治療者減少內心的愧疚感[2]。
 ?。?)在面臨多種選擇的時候難以下定決心,抑或者在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的時候,來訪者通常表現為憂心忡忡,由于選擇困難而選擇逃避現實,更甚至用煙酒的方式來麻痹自己,躲避現實。這種情況下,可以鼓勵來訪者自己與自己取得對話,理清自己的價值觀念,通過全方面分析利和弊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2.3 “他人”對話式
  通過建立患者與他人的對話,在來訪者面前擺兩張椅子,當患者坐在不同的椅子上時扮演不同的人,讓患者分別扮演自己和他人,讓兩個人之間進行對話,有利于幫助患者換個角度思考問題,進而理解別人。
  與他人對話常常在以下兩個方面得到運用:
  (1)來訪者完全將自己視為中心,不體諒他人、理解他人、寬容他人,由此帶來的人際交往困難,但是來訪者自己認識不到問題所在。這種情況,通過鼓勵來訪者進行類似于角色扮演的游戲,讓自己和“他人”之間取得對話,能夠讓來訪者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并且從中找到自己為什么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困難。
 ?。?)來訪者具有社交恐懼的癥狀,害怕、緊張與他人正常人際交往,這時候可以模擬社會活動中人際交往的情況,讓來訪者在虛擬的情境當中真實的感受這種害怕和緊張的負面心理,進而學會克服負面心理,逐漸提高來訪者與人社交的能力。
  自我對話通常就是以患者虛擬兩個人的同時開展的對話治療形式,醫生通過對現實環境的模擬或者催眠治療,探索患者的內心活動,通過與他人對話進行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理解他人、寬容他人,降低患者的內疚感[3]。在傳統的治療中,抑郁治療不僅耗時久而且費用較高,同時對醫生的專業要求也具有較高的要求,環境、氣氛的烘托也很重要,以上要素一旦出現偏差,可能會為患者帶來更大程度的傷害。當這種傷害反映在患者身上時,患者又將進一步產生更為強烈的內疚感和自責心理等。VR設備的引進能夠幫助醫生進行環境營造和患者催眠治療,科學的儀器能夠將上述偏差出現的幾率降至最低,提升抑郁癥治療的實效性。   3 VR技術治療的特征分析
  VR技術在抑郁癥治療中的實驗證明,有利于患者加深對自我角色的理解,幫助患者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幫助患者自行進行心理修復,實現患者自我安慰。VR技術在抑郁癥治療中為傳統治療帶來了新的方向,VR技術下抑郁癥治療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性的特點。
  3.1 沉浸感
  讓患者處于相應的虛擬環境中,讓患者在“真實”的世界中感受一種安全的治療環境,提升抑郁治療的舒適度。
  3.2 交互性
  基于計算機技術生成的虛擬環境能夠實現患者和醫生之間的傳感交互,讓患者在體驗真實的同時,醫生也能隨時掌握患者的內心世界,幫助醫生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升抑郁治療的實效。
  3.3 想象性
  VR技術下的虛擬環境治療能夠幫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獲得全新的認識,幫助提高患者的感性和理性認識,促進患者萌發正確的概念和合理的聯想,幫助患者擺脫自我認知和人際交往中心理上產生的極端想法[4]。
  VR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抑郁癥治療手法,在抑郁癥治療中的實踐應用顯著提升了傳統抑郁治療的效果,應當在心理治療領域中進一步推廣。
  4 VR技術可用于抑郁癥治療的依據
  對于傳統的醫學脫敏治療來說,醫生往往需要對患者進行重復的引導來實現治療操作,于是我們進行如下猜測:VR的沉浸感特性能夠在抑郁者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更好地將視覺和聽覺進行代入,并且VR技術突破了傳統治療下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抑郁治療中非常適用。英國倫敦大學有專家在為期一個月的抑郁癥治療中發現,VR技術下參與實驗治療的15名患者,有4人抑郁癥狀明顯緩解,另外9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緩解,向全世界證明了VR技術在抑郁癥治療中的有效性。
  5 VR技術在抑郁癥治療中的應用:吶喊減壓
  吶喊減壓指的是患者通過吶喊的形式來緩解不愉快的心情,釋放自身壓力。在心理治療當中,吶喊減壓是一個重要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并直接的接受治療的患者緩解不安、緊張或恐懼等負面情緒,讓患者的負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釋放。通常在吶喊減壓后會輔以冥想治療,來穩定患者的情緒,二者之間的相互配合讓心理治療的效率更高[5]。
  在VR技術治療抑郁癥中,首先在VR設備中將吶喊減壓法進行植入,以幫助輕度抑郁癥患者進行病情緩解治療。在VR設備中構建有利于患者發泄的場景,比如一般正常人在攀登上高山時會很想吶喊釋放壓力,可以將這一場景進行植入,同時加入交互元素,讓患者在吶喊的同時體驗真實的場景變化,比如吶喊的分貝越大,山間的霧氣消失的速度也越快,當分貝達到一個臨界點時,高山的景色才變得清晰可見,當聲音停止時,霧氣重新籠罩山間,美景消失,需要患者重復操作才能再次收獲“美景”。這種設置有利于穩定患者的情緒,鞏固治療效果。
  6 結語
  總之,抑郁癥作為影響人們健康的常見心理疾病,如果不正確對抑郁癥患者進行引導治療,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VR技術對緩解抑郁癥狀具有明顯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付虧杰,孫麗楠,劉云芳,范飛,王澤熙,姜貴云.虛擬現實技術在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8,35(05):425-429.
  [2]陳潁軒,陳虹.從用戶體驗角度探索VR技術在康復醫學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方式[J].設計,2017(23):108-109.
  [3]傅洪,熊亞平,陳懷宇,劉浩,趙惠康.VR技術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現狀及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31(03):283-291.
  [4]王庭照,許琦,趙微.虛擬現實技術在特殊兒童教學與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1(03):33-40.
  [5]劉欽業,楊蘭,鐘梟,趙亞鵬,劉洋.VR技術對于抑郁癥治療的應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3):60-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93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