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在轉化學生外化問題行為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種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療技術。SFBT的運用,能夠積極轉化學生的外化問題行為,可使師生良性互動,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問題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焦點解決;轉化;運用;外化問題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6-0054-04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簡稱SFBT)是一種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療技術,歸屬后現代短期治療技術,深受社會建構論影響。與傳統的關注問題以及深挖問題根源的思路不同,SFBT采用了更為積極正向的視角,更加關注當事人的積極資源,通過找出他們的“例外”經驗,并引導他們去看例外在何時、何處及如何發生,以協助當事人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1]??傊琒FBT擺脫了傳統的以問題為焦點來推動人們做出改變的取向,關注未來,目標明確,便于與教學實踐相融合,因此在世界各國的教育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
?。ㄒ唬?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的積極視角
當教師們面對學校系統中的學生問題行為時,常見的思考方式之一是聚焦問題,而非聚焦解決。即教師總是會提出許多關于問題行為本身的疑問,可能會把焦點放在“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行為?”“是誰的錯”“誰需要負責任”,這種聚焦問題的取向很容易暗示學生“出了問題”,需要歸咎于他。甚至往往會牽涉到學生的過往史和家庭史,還會牽涉到學生家長的養育以及小學、幼兒園的老師的教育問題。這個窮根究底的過程,在師生雙方在互動中,常常會使學生感到無能、挫敗,教師感到無力、無效;總之,這個緩慢拖沓、令人挫敗的過程,最后常常不歡而散。當這種從問題本身尋求解決之道的思維方式不見效果的時候,我們其實可以換一個問題解決的思路,那就是聚焦于問題的焦點解決思路。
焦點解決取向思路會換一個方式思考,更看重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而非關注問題本身。即不會問有關問題本身的問句,反而會圍繞在任何事情曾經好轉的時刻,即例外時刻,進行充分的挖掘和探索,尋找學生過去成功的經驗和積極的資源,讓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力量,而問題的解決之道,也在這個積極互動的過程中,慢慢浮出水面。
?。ǘ┙裹c解決短期治療的理念與技巧
SFBT基本理念如下:1.事出并非定有因;2.問題癥狀同樣也具有正向功能;3.合作與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4.不當解決方法是造成問題的根本;5.學生是自身問題的專家;6.從正向的意義出發;7.小步子是成功的開始;8.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決[2]。
這些基本的理念是通過SFBT獨特的語言發揮作用的。在基本理念之下,SFBT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如贊美技術、奇跡問句、例外問句、應對問句、評量問句和關系問句等。對SFBT理念的深刻理解,影響著這些技術在實際情境中的具體運用;而SFBT又非常重視語言的藝術,在精心措辭的技術表達之中,又隱含著SFBT獨特的理念與哲學觀。
二、學生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problematic behavior),又稱行為問題、不良行為、行為困擾等,是社會適應不良的結果,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表現出的違反社會準則或行為規范,從而給社會、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危害的行為[3]。
問題行為主要包括外化問題行為(externalizing problem)和內化問題行為(internalizing problem)兩個方面。外化問題行為是指反映兒童對外部環境消極反應的外在行為。將外化問題行為按主要表現形式分為品行問題和活動過度,具體表現如活動過度或注意力缺陷、攻擊、行為失常等。內化問題行為指的是以消極情緒、情感為主的情緒失調,包括愧疚、抑郁、焦慮、退縮等[4]。
三、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轉化學生外化問題行為
青少年時期,是學生問題行為的高發期。國內外的研究均顯示,隨著社會的發展,青少年的問題行為呈上升趨勢。由于青少年的認識有很大的潛在性和可塑性,應該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對其進行積極干預,從而減低問題行為的發生率,增加學生的積極行為。
根據Kim做的一項元分析研究,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在心理咨詢和輔導中,常運用于以下主題中:外化行為問題(多動癥以及其他行為問題)、內向行為問題(焦慮、抑郁、低自尊)和關系型問題(家庭和人際關系困擾)[5]。問題行為的成因非常復雜,一方面與兒童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水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環境和學校教育有關。但一味追求原因分析,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近五年來,我一直嘗試在學校的班主任培訓中引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嘗試培養教師聚焦解決的SFBT的工作視角,開展班級學生外化問題行為的輔導工作。
以下摘自學生外化行為轉化中常見的問題情境以及師生的對話片段,嘗試介紹SFBT技術在學生外化問題行為中的運用(我校班主任的眼中,學生最明顯最外化的問題行為主要包括:上學遲到、上課狀態不佳、作業交不齊等)同時分析對SFBT技術背后所折射的SFBT的理念。
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轉化學生外化問題行為的案例分析
下面,我將以一個學生個案為例,談談在學校實際工作中,教師遇到學生呈現出的某個問題行為,該如何應用SFBT的理念和技術,在師生互動中,幫助學生建構問題行為的解決之道。(特別要注意師生對話中,教師具有SFBT特點的語言表述以及SFBT技術背后隱含的SFBT理念。)
案例:學生外化問題行為:小A同學上學總是遲到。
班主任的困惑:班里小A同學總是遲到,幾乎每次都會導致班里扣分,一扣就是2分。班里同學對他也有意見。我也找過他好幾次,也約談過家長??蛇€是沒有效果。 班主任:“小A,你為什么總是遲到?跟你說了多少回了,怎么還是老樣子。你就不能早點來嗎?你到底有沒有班集體榮譽感??纯丛蹅儼嗟姆侄家蚰憧毂豢弁炅?。你好好反思一下吧!”
小A:……
傳統的聚焦問題的工作思路:
尋找遲到的原因:為什么?比如:以上的對話,老師因對學生總是遲到的原因百思不得其解而感到困惑,言語間會有指責的意味。而班主任的問題,可能是學生的小學班主任就在持續問的問題??墒俏覀兛偸顷P注問題發生的原因,或者簡單歸因于“學生的行為習慣不好”“小學沒有養成好習慣”小學老師可能會說“家長沒有教養好”。各種尋找原因之后,仍然處于困惑中。
五、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聚焦解決的工作思路
?。ㄒ唬├砟钜唬菏鲁霾⒎嵌ㄓ幸?
SFBT技術:應對問句、評量問句。
有時原因與結果間的關系很難確定,問題往往是互動下的產物;有時原因過于復雜,在咨詢中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原因。關鍵點:尋找原因不重要;解決歷程才重要。所以,教師不需要糾結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小A遲到,而是可以和學生小A一起探討:“你可以做些什么避免遲到?”(從正向的意義出發)比如運用評量問句,評估他的遲到現狀如何,若要前進一小步,他可以做些什么。教師問“如果0分代表你幾乎每天都遲到,10分代表你不再遲到,能夠每天都按時到校。你給現在的自己的狀況打幾分?你為什么會得到這個分數,而不是更低或者更高?”
?。ǘ├砟疃悍彩露加欣?,有例外就能解決問題
例外就是問題不發生的時候,或者問題嚴重程度比較輕微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往往只注意問題發生的時候,過分關注問題本身,陷入了怨恨、憤怒或無助的消極狀態,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例外。
在本案例中,學生也許曾經有過不遲到的經驗,教師就可以運用例外問句,幫助學生找尋例外經驗并深度挖掘,例如“什么時候,你曾經可以很準時來到學校?”“那些時候有什么不同?”
或者運用奇跡問句,幫助來訪者想象“想象一下,奇跡發生了,你今天上學很準時,這會有什么不同?發生了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發現、尋找問題的例外,甚至創造問題的例外,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做到的、曾經做過的或已經開始做的事情。找到這些例外,就減輕了學生的焦慮與困惑,使他們看到自己曾經忽略的能力和資源,提高他們的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能夠發現學生身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努力去發現其潛在的問題,尋找為什么它會成為問題[6]。
了解問題并不能解決問題,可能還會使學生感到無助或煩惱。SFBT 強調任何人都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處在問題的情境中,總有問題不發生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例外。班主任要尋找學生身上的例外,如遲到大王的一次準時到校,自卑學生的一次積極發言,愛打架學生的一次助人行為,考試經常不及格學生的一次漂亮作業,等等,我們總能找到例外情形。這些例外情形為學生的再次成功提供了啟示。對這些例外情形或成功的過去,班主任要及時給予正確的評價和表揚,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之處,感受到自我價值、自我成就,讓他們看到希望,激發進步的內在潛力,確立起不斷進步的信心,促進自我的全面發展。
?。ㄈ├砟钊簩W生是自身問題的專家
SFBT 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資源,擁有解決其問題所需的能力,對于解決問題的方向,自己最清楚。因此SFBT 強調來訪者是自己的專家,咨詢師的工作不是一再地教導來訪者做什么,該怎么做,而是協助來訪者發現其本身的資源,發揮自身潛能,確定自己改變的目標、改變的方式,通過行動達成改變。
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挖掘他們的資源;而不是一味地教導學生該怎么做。
(四)理念四:從正向意義出發
SFBT 強調來訪者的積極力量,而不是去看其缺陷;強調來訪者的成功經驗,而不是失敗;強調來訪者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不是局限性。SFBT 相信任何問題的存在,不只呈現出病態,一定有其正向功能。一個人的思考方向會影響其思考內容與結果,影響問題解決的效能。如果一個人的思考方向是正向的、積極的,他就可以朝所期待的方向改變;如果他把思考放在問題的描述上,那么就很容易陷進抱怨與無助的情緒中,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因此,SFBT相信問題行為的背后,一定有“很好的理由”。它背后有一個微妙的假設,即尊重每一個人,包括沖動、不成熟、任性、偶爾脾氣暴躁的青少年。我們可以免于與他們爭論,能夠了解他們行為背后的古怪動機?!澳阋欢ㄓ泻芎玫睦碛伞笔欠浅S杏玫木渥?,適用于各種個案,特別是青少年的不恰當行為。不論是上課說話,不交作業還是和同學打鬧,破壞班級公約,這些行為都不是青少年的目標,而是手段,是為了達成某種無法說清楚的目的。
比如:某位同學在課上思維敏捷,表達迅速,常常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這影響了老師的正常上課。老師通常的做法:“某某某,請你注意課堂紀律。”“某某某,請你不要說話?!钡侨绻麑λf:“某某,謝謝你對我的關注。你一定有非常重要的理由這樣做,你愿意談談嗎?”
在本案例中,班主任也可以這樣詢問:“小A最近好像經常遲到。你一定有很好的理由,可以告訴我嗎?”小A同學感受到了尊重和平等,才可能把內心真實的情況告訴老師。比如“老師,我也不想遲到??墒俏覀兗易≡诨佚堄^附近。每天要花一小時在路上……”
SFBT技術的初學者,不免擔心青少年可能會用“好理由”為自己不交作業、遲到、考試作弊等行為推脫責任。但這取決于教師與學生交談的態度。如果教師用諷刺的態度或者毫無誠意的語氣質問,的確可能發生這種情形。當教師用真誠、好奇的態度,希望能夠了解他們的解釋。他們開始會用一種不一樣的方式思考,并且變得樂于交談。這樣對話的大門才打開了,而不是彼此關上了心門。
?。ㄎ澹├砟钗澹盒「淖儙哟蟾淖?
小改變會帶動大改變,最后可以導致整個系統的改變,尤其是當最先出現的小改變獲得成功時,事情就更容易成功。因為成功的經驗對個人非常重要,它可以使人產生信心和力量去處理更困難的問題,同時也可以使人意識到自己具有的能力及所做事情的意義所在,進而帶動整個情況的改變[5]。所以,SFBT 認為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到小改變的存在,看重小改變的價值,推動他們做出一點兒小小的改變,增強他們的信心與勇氣,以便能夠面對更大的困難,進而帶動整個情況的改變。
在學生小A遲到的案例中,教師在運用評量問句,評估他的遲到現狀如何之后,還可以進一步詢問小A,“如果前進1分,你可以做些什么?你現在都擁有哪些資源,可以幫助你有效地達成前進1分的目標?”
總之,學習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理念和技術,會讓教師能夠持有更加積極正向的工作信念,一方面能夠用積極的心態、樂觀的態度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各種挑戰,收獲教師個人的成長;同時教師也會用積極的視角、智慧的眼光解讀學生的外化問題行為,聚焦問題行為的解決之道,而非關注問題本身,在這個師生積極互動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自主建構問題的解決之道,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許維素.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代表性問句[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2(1):45-49.
[2]許維素.生命的亮光——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例外架構[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2(10):47-50.
[3]張文新. 兒童社會性發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蔡春鳳,周宗奎. 兒童外部問題行為穩定性的研究[J]. 心理科學進展,2006,14(1):66-72.
[5]Thorans S. Nelson著,程灶火,王國強譯. 另辟蹊徑: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6]Gerald B.Sklare著,蔡翊楦,陳素惠,張曉佩等譯.學校輔導中的焦點解決短期諮商[M].新北:心理出版社,2006.
?。ㄗ髡邌挝唬罕本┦腥袑W,北京,1000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2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