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解西藏高校大學生的網絡成癮狀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方法,分析了西藏農牧學院大學生的網絡成癮相關情況,討論了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原因及其影響,并提出了相應改善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網絡成癮;對策;西藏高校
中圖分類號: G645.5;C9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6-014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063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ibet
——A case study of 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HUO Xiao-ying
?。═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Library,Nyingchi Xizang 860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ibe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discussed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Undergraduate; Internet; Internet addiction; Countermeasure; Tibet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受網絡技術及設備的快速發展和廣泛使用的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互聯網以其特有的開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異質性和虛擬性,傳播海量信息和觀點,給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及行為方式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沖擊。網絡雖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一定程度便利,但也使不少缺乏自控力的學生沉迷網絡,發展為一定程度的“網癮”,從而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負面影響,繼而可能影響學生就業和社會穩定[1]。“網癮”是“網絡上癮綜合癥”的簡稱[2],基本癥狀是上網時間失控、欲罷不能,常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這種現象令人憂慮。
西藏農牧學院是西藏唯一一所理工類院校,擁有農、工、理、管等諸多專業,學生以藏族為主,目前共有5000余名在校大學生,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作為西藏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情況的案例進行研究。
本文以西藏農牧學院大二、大三的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上網行為特征及其網絡成癮概況,并探討其形成原因及對策,可為學生管理管理工作提供一定指導。
1 研究方法
1.1 問卷調查
針對西藏農牧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植物科學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動物科學學院、食品科學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共6個教學單位的大學生開展調查工作,簡單隨機抽樣發放問卷進行無記名自填。調查問卷共有38道題,共計發放調查問卷600份,收回595份,其中有效問卷590份,調查問卷回收率為99.6%,有效率99.1%。本次調查的藏族學生占73.7%,漢族學生占24.8%,其他少數民族學生占1.5%。利用Excel 2007軟件統計數據,分析數據特征,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1.2 網絡成癮的判定
網癮行為綜合征的診斷標準有以下方面:
?。?)對網絡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求或沖動感。
?。?)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周身不適、煩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戒斷反應;上述戒斷反應可通過使用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如電視、掌上游戲機等來緩解。
?。?)下述5條內至少符合1條:
a.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絡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
b.使用網絡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控制,經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c.固執使用網絡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網絡使用的危害仍難以停止;
d.因使用網絡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的興趣、娛樂或社交活動;
e.將使用網絡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
2 問卷結果與分析
2.1 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數據統計可知,10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經有過上網經歷。在“上網原因”中,有53%的受訪者選擇“網絡聊天”,比例遠超其他選項?!皧蕵贰币?1%的比例次之。只有6%的學生能較合理地利用上網來充實自己。從上網時間看,“每天都上”的學生占29%,“每星期最少一次”的占22%,“每個月最少一次”的占1%,“沒有確定頻率,想上就上”的占48%。從上網場所看,有11%的學生選擇在宿舍上網,有65%的學生選擇在校內機房上網,有22%的學生選擇在網吧,其他場所占2%。從性別看,男、女學生對上網地點的選取存在明顯差異:男生主要傾向于校內機房和網吧,女生主要傾向校內機房和宿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可從以下方面分析:1.在便捷、價格、安全及環境方面,校內機房具有很強的優勢,尤其女生對安全方面的考慮較多,這是65%的學生選擇在校內機房上網的主要原因;2.網吧的電腦性能和游戲吸引了更多男生前去,而且網吧較校內機房和宿舍有較好的娛樂氛圍。 2.2 大學生網絡偏好及行為分析
2.2.1 網絡用途偏好
大學生處于青春期,具有這個時期明顯的性格特點,在人際交往尤其是男女交往中具有害羞、尷尬心理,而網絡聊天工具減弱了這種心理。調查數據中,100%的學生使用QQ、微信等作為聊天工具。在網絡用途偏好中,聊天占23.7%,游戲占25.8%,學習占9.1%,網上購物占15.5%,無目的瀏覽網站占20.3%,收發電子郵件占5.6%??梢娪糜趭蕵返陌俜直壤^高。
2.2.2 對不健康網站的態度
大學生登陸不健康網站一直是教育界的熱點問題。根據問卷數據,有34%的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不良網站,很少接觸的占17%,偶爾會接觸的占46%,經常接觸的占3%。此外,占97%的同學對不健康網站持反對或中立態度,持支持態度的占3%。抵擋不住誘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學習壓力太大”“青春期知識匱乏”“心理不健康”及“純粹好奇”等方面。
2.2.3 對網絡管理的認知及態度
從調查數據可知,67%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對大學生進行網絡管理整頓。說明大學生超過半數已經認識到網絡管理的必要性。
2.2.4 網絡成癮情況調查
通過調查發現,男生網絡成癮者比例高于女生,新生網絡成癮者比例低于老生。網絡成癮者比非網絡成癮者觸網早,并且上網時間長。網絡成癮者上網主要是為了娛樂,如游戲、聊天和看電影等,上網目的單一;非網絡成癮者上網目的更加多元化,如下載資料、與熟人溝通聯絡、看新聞、娛樂等。網絡成癮者課余活動上網比例高于非網絡成癮者,而自習、看書和參與其他課余活動明顯少于非網絡成癮者。
3 原因分析
3.1 現實社交的轉移
進入大學后,大學生迫切地尋求交流機會,有時缺乏交流溝通能力而在現實的大學生活中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可能會借助QQ、微信等工具在虛擬的網絡空間與他人溝通。長此以往,就對網絡產生依賴。而網絡的虛擬性、匿名性等滿足了好奇心、探險、自我表現等心理。
3.2 逃避現實
大學生在學習、就業、戀愛等方面都面臨著很多問題,一旦遭受挫折或失敗,有些大學生不能正確面對失敗,從而選擇逃避現實,求助于虛擬的網絡空間,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
3.4 盲從心理
網絡成癮者往往會對周圍同學有負面影響,沉迷網絡的大學生經常出現“小群體”現象。
3.5 缺乏目標
大學生在高考前有明確的升學目標,一旦進入大學,壓力銳減,失去了努力的目標,很容易被網絡這樣的新奇事物吸引。
4 對策措施
由上可知,網絡成癮主要是大學生心理上對網絡依賴的外在表現。因此網絡成癮應主要從心理疏導方面入手,結合其他管理方法進行預防和矯正。
校園管理方面:完善校園網絡機制,制定網絡行為規范制度,加強硬件建設。
思想教育方面: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健康網絡觀念。
校園活動方面:開展多層次的校內活動,發展積極的愛好和興趣,減少上網時間,降低網絡成癮率。
心理健康方面:應引導有網癮傾向的學生實施心理干預,防止情勢惡化。
【參考文獻】
[1]杜拓春.大學生網絡成癮的成因及干預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2]孫細望.輔導員應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2(01):216-2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9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