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區大棚早春西瓜-越夏番茄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是武威重要的設施瓜菜產區,大棚西瓜-番茄栽培模式在當地較為常見,在栽培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早春茬西瓜定植后的低溫凍害和越夏茬番茄在7、8月份由高溫引起的生理性厥葉、日燒、果實著色不均等生理性病害,當地種植戶通過早春時的5層覆蓋和越夏時的降溫措施有效解決了這種茬口模式栽培中容易出現的上述問題,為穩產增收打下了基礎,可為其他地區大棚瓜菜生產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西瓜; 番茄; 大棚
武威市涼州區位于河西走廊東部,是甘肅省設施蔬菜生產大區,是全國西菜東調基地之一[1]。目前,全區已建成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蔬菜面積666 7 hm2,其中拱形溫室大棚867 hm2。因拱形溫室相比日光溫室投入少、見效快、生產勞動強度小,近幾年很受當地種植戶歡迎,種植模式主要以黃瓜—番茄、西瓜—番茄、西瓜—辣椒、番茄一大茬等為主,其中早春茬西瓜—越夏茬番茄種植收益表現突出,頭茬西瓜667 m2產量5 000 kg,產值約8 000元,越夏番茄667 m2產量7 000 kg,產值14 000元。但由于早春時的低溫和越夏時的高溫,很容易出現西瓜栽培前期的低溫凍害和番茄越夏時的各種生理性病害,當地種植戶通過早春時的5層覆蓋和越夏時的降溫措施,有效解決了以上問題,為拱形溫室穩產增收打下了基礎。
1 種植時間安排
當地一般于定植前一年土壤封凍前做好大棚內的整地、施肥、開溝和冬灌等工作,第2年2月中旬密閉棚體做好棚內升溫,促進土壤解凍,3月中旬定植西瓜,6月上旬完成采收,6月中旬定植番茄,8月上旬開始采收,10月上旬完成采收。
2 整地施肥及開溝
于定植前一年土壤封凍前667 m2施入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 000 kg、磷酸二銨25 kg、尿素20 kg、硫酸鉀40 kg,用旋耕機深翻整平后順棚體走向開溝,溝上口寬50 cm,溝底寬30 cm,溝深30 cm,操作行寬60 cm。開溝后灌冬水并揭起棚體兩側通風口使棚內土壤封凍后自然越冬。
3 西瓜種植
3.1 品種選擇及育苗
為了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有效防止土傳性病害的發生,采用嫁接苗栽培,接穗品種選擇當地主栽的‘四季美麗’,砧木選用黑籽南瓜。育苗于定植前50~60 d在日光溫室內進行。嫁接方式采用插接法,先將黑籽南瓜每穴1粒點播在50孔穴盤中,7 d 后再將接穗撒播在育苗盤中。當砧木達到2葉1心時即可插接,嫁接前砧木澆足水,嫁接后將穴盤置于密閉的小拱棚中,使空氣濕度達到飽和狀態[2],小拱棚上蓋遮陽網,苗床上方日光溫室蓋草簾,控制苗床溫度白天26~28 ℃,夜間16~22 ℃,3 d后逐漸通風并見散射光直至完全去掉小拱棚,嫁接后30 d,當接穗有3~4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3.2 定植
定植前30 d密閉棚體提高棚溫和地溫,土壤解凍后在溝內667 m2條施磷酸二銨15 kg、三元復合肥15 kg,施肥后在溝上覆地膜加速提升地溫,當棚內土壤10 cm深處地溫維持在10 ℃以上時,按株距45 cm在溝兩側定植瓜苗,定植后澆定根水。
3.3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至5月上旬的保溫管理是本茬西瓜前期管理的關鍵,可采用地面覆蓋地膜、瓜苗上方搭建小拱棚、吊蔓架上加掛“天膜”、外加棚體上的棚膜及棚外則圍簾共5層覆蓋的方法進行管理。具體操作是:在溝上方用2.5 m長的冷拔絲插入溝兩側后在上方覆2.0 m寬地膜搭成小拱棚,在吊蔓架上橫向加蓋4.0 m寬地膜作為“天膜”,“天膜”兩端要下垂至地面,白天通過拉合小拱棚、“天膜”和棚體兩側通風口控制棚內溫度,夜間在棚體兩側圍草簾做好保溫。白天當棚內溫室升高至20 ℃時揭開小拱棚撤去棚外圍簾,25 ℃時拉開“天膜”,高于32 ℃時逐漸拉開棚體兩側通風口,下午以相反的順序閉合各覆蓋物,最后圍好圍簾。緩苗期保持白天27~32 ℃,夜間15~20 ℃,此后保持白天25~30 ℃,夜間15~18 ℃。4月中旬吊蔓前去除小拱棚,5月上旬最后1次晚霜后撤去“天膜”。當瓜蔓長40 cm左右時吊起主蔓,及時打去側蔓,采用單蔓整枝。留主蔓第3雌花坐瓜,做好人工授粉,為保證采收時成熟度一致,授粉要在7~10 d內完成。瓜坐穩后在上面留10~15片葉摘心。當瓜長至0.4 kg左右時及時將瓜吊在網托中。全生育期澆水6次,并結合第3~第5次澆水667 m2分別追施伸秧肥15~20 kg、穩瓜肥8~10 kg、膨瓜肥10~15 kg,追肥以三元復合肥、硫酸鉀、硝酸鉀和磷酸二銨為主。
3.4 病蟲害防控
當地大棚內西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和薊馬。白粉病用25%(w,后同)乙嘧酚磺酸酯水劑1 000倍液、或30%丙環唑·苯醚甲環唑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用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用40%嘧霉胺懸浮劑1 000倍液、或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和斑潛蠅用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5 000倍液噴霧防治;薊馬用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3.5 收獲
當授粉后約30 d,果實出現附近幾節卷須枯萎、茸毛脫落、蒂部內凹、瓜面條紋散開清晰可見、蠟粉褪去、果皮光滑發亮等現象時,說明果實已經成熟,即可采收上市[3]。收獲后立即拉秧并清潔棚體。
4 番茄種植
4.1 品種選擇及育苗
應選擇耐高溫的‘德貝利’‘粉禧’‘愛吉168’等硬質越夏品種,于5月中旬在72孔穴盤中進行育苗,苗齡30~40d,幼苗3~4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4.2 定植及管理 在溝兩側按株距50 cm定植,定植后及時澆緩苗水,進入7、8月份后當地外界氣溫在27~30 ℃,棚內溫度很難控制在30 ℃以下,非常容易引起番茄生理性厥葉、日燒、果實著色不均等生理性病害,降溫管理是這一茬番茄種植的關鍵所在,可采取適當增加澆水頻次、卸掉大棚兩側棚膜、棚面噴降溫劑或潑泥漿、棚外加掛遮陽網等措施進行降溫,盡量控制棚內溫度在30 ℃以下。高溫下蘸花,番茄靈濃度控制在25 mL·L-1為宜,藥劑濃度高易造成果實畸形或植株激素中毒,蘸花在早晚溫度較低時進行,蘸5~6穗果后去頭封頂。7 d左右澆1次水,當第1穗果坐穩后結合澆水沖施三元復合肥10 kg,以后根據植株長勢隔水帶肥。
4.3 病蟲害防控
越夏茬番茄主要病害有褪綠病毒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葉霉病等,蟲害主要有粉虱和斑潛蠅。番茄褪綠病毒病是目前影響當地越夏茬番茄生產最主要的病害,首先要防控好粉虱危害,其次在生長前期注意鋅、硼、鈣葉面肥的使用,發生后用20%嗎呱乙酸銅l 000倍液、4%寧南霉素500倍液、4%嘧肽霉素500倍液、0.5%葡聚烯糖可溶粉劑等農藥噴霧防治,減緩危害[4-5]?;颐共∮?0%嘧霉胺懸浮劑1 000倍液、或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早疫病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用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8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懸浮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在連續陰雨天后尤其要重點預防。葉霉病用2%武夷菌素水劑1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粉虱和斑潛蠅用25%噻蟲嗪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
4.4 收獲
8月上旬第1穗果轉色變紅后開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完畢后及時拉秧,清潔棚體。
參考文獻
[1] 柴潔,王玉忠.涼州區日光溫室蔬菜幾種主要高產高效栽培模式[J].甘肅農業科技,2015(9): 97-99.
[2] 侯秀明,劉學東,孫巖,等.早春大棚小果型西瓜嫁接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8,31(2): 50-51.
[3] 張麗萍.甘肅涼州日光溫室西瓜一年四茬栽培技術[J]. 中國蔬菜,2011(5): 54-56.
[4] 孔亞麗,王勇.保護地番茄褪綠病毒病的發生及其防控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2016(4): 202-203.
[5] 李嬌嬌,莊乾營,于毅,等.幾種化學藥劑防治日光溫室番茄褪綠病毒病研究初報[J].中國蔬菜,2016(8): 60-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45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