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安全風險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通過網絡對校園信息進行采集,構建校園網絡信息平臺,方便學生對校園信息的查找。該文對校園信息化的意義進行概括,并指出在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面臨的安全風險,通過優化校園信息環境、完善設計流程和構建網絡安全體系等,對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進行安全防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 高校信息化 安全風險
中圖分類號:G64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219-02
1 校園信息化的意義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網絡可對數據信息進行大量儲存與分析。校園信息化以網絡為基礎,對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和存儲,將信息進行智能化管理。當前高職院校在建立網絡平臺時,一般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智能通信技術為主,將采集的信息進行優化,并通過校園網絡平臺進行共享。通過開放式共享平臺的建立,可使學生在網站上對校園知識進行充分了解,對當前環境和教育信息進行實時解讀,可實現自動化管理。教師可將教學內容的重點知識在網絡平臺發布,通過知識點的整合,可拓展學生的視野面,學生可通過此方式對課程內容進行提前了解,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校園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可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可通過網絡平臺宣揚正能量,為學生指引發展方向。教師可通過校園信息平臺進行交流,將教學經驗進行分享,并可進行實時的交流,為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資源的共享,教師和學生之間也可進行相互溝通,使教師可為學生進行及時的知識教導與心理教導,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2 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安全風險
2.1 缺乏協同管理
高等職業院校在進行信息化構建時,未能對整體環境進行分析,致使工作的開展仍舊停留在表面階段,部分人員在對信息采集時,具有極強的目的性,以領導的要求為指標,未能對數據信息進行多方位了解,造成數據信息無法進行有效銜接。當前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正進行相應的網絡建設,但未能成立相應的管理部門對工作進度進行監督,在進行數據信息采集時,各個部門之間未能進行統一協作,導致信息采集出現環節性丟失或數據重復等現象。高等職業院校管理方面的不作為,將導致校園平臺數據信息減少,在教師與學生進入平臺查詢信息時,查詢不到相關信息,長時間將導致校園信息平臺訪問量減小,使高等職業院校網絡平臺形同虛設,使校園信息化發展受阻。
2.2 系統設計不規范
隨著網絡信息的普及,校園網絡在進行建設時,需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對數據信息的采集。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在進行管理時,由于安全意識不一致,在對平臺進行設置時,未能采取安全措施,在學生使用校園電腦進行瀏覽時,為了達到上網的速度,未能安裝相應的補丁和殺毒軟件,造成病毒的流入,使整體網絡受到影響。部分教師也未能起到相應的職責,對電腦常見病毒只是對其進行簡單的格式化處理,易造成數據信息的丟失。部分學校在對網絡平臺進行建立時,未能對服務器進行及時更新,以及設置相應的節點監測系統,對學生的查詢方式未能做出統計,導致在采集信息方面失去側重點,阻礙校園有效信息的采集速度。
2.3 信息素質教育水平較低
素質教育作為學校教學的基本理念,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信息素質教育是基于網絡環境產生的,其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當前部分高等職業院校以理論知識教育為主,未能對信息素質教育產生相應的重視。隨著信息化網絡平臺的建設,網絡設備與網絡信息平臺的不斷更新,部分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卻未能跟上整體發展的腳步,造成高等院校信息化平臺發展受阻。部分學校在進行平臺建設時,未能進行資金支持,導致后期維護較為困難,學生通過校園電腦對校園網絡信息平臺進行瀏覽時,部分學生的信息意識素質不足,將降低對網絡平臺的瀏覽興趣,不利于校園網絡信息化的發展。
3 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研究
3.1 優化校園信息環境
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作為網絡信息工程之一,對其應進行系統化管理,學校在對網絡平臺進行建設過程中,應設定相應的管理人員,并完善信息采集系統,制定規章制度,使各部門進行協同合作,達到信息采集的最大化。高等職業院校,應成立相應的校園信息化建設團隊,其主要職責是制定相應的信息政策和規劃標準,負責觀察整體校園環境,確定其信息化導向,按照現代化管理理念對學校進行管理,并執行相應的規章制度。應建立相應的專家咨詢小組,通過專家對整體校園信息化環境進行分析,并對學生進行相應研究,為建設團隊提供相應的方案,并對其進行指導。通過信息化辦公室的建立,將領導團隊的決策性信息進行相應的管理與實施,其主要職責是對數據信息資源進行管理維護、對開發系統和服務器進行管理,并為用戶提供管理服務。數據信息資源的管理維護主要來源于高等職業院校的職能部門和院系專業,完成對信息的采集。在對校園信息化網絡平臺進行管理時,應按照其職責高低進行部分權限的開放,使相關人員通過后臺數據對信息化平臺進行了解,并可對領導小組進行信息的反饋,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協作。職能人員對信息進行采集時,應對信息進行正確識別,將安全有效的信息進行采集,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的安全性能。
3.2 完善設計流程
高等職業院校在構建校園信息化網絡平臺時,應對平臺進行正確的設計,規范平臺具體內容。當前校園網絡平臺采集的信息具有多樣化,技術人員應對平臺網站頁面進行精準制作,對信息進行具體分類、以學院專業進行相應分類、以運動項目進行分類等,使其具有相應的特征,便于學生查閱資料。在網站建設時應加入相應的引導界面,方便初學者進行操作,通過引導性操作可培養學生的信息教育素養。應開設相應的更新窗口,使學生可第一時間瀏覽到資訊,技術人員可在網站上設計生活界面,使學生在網站上學到知識,也可對生活技能進行相應的了解。校園網絡教室的教師應提升自身責任感,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輔助的方式指引學生正確地瀏覽校園信息平臺。
3.3 構建網絡安全體系
校園信息網絡平臺的建立可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但其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開發,在為學生創造便利時,網絡病毒也在向校園信息網絡蔓延開來。在處理網絡安全問題時,應提升網站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并建立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團隊,為校園網絡環境的安全問題保駕護航。通過對外部安全系統進行規劃,還應從網絡信息本身的傳播途徑進行安全設置,應對校園網絡電腦進行殺毒軟件的安裝,對潛在病毒進行攔截,并定期對軟件進行更新,防止新型病毒的入侵。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院校在建立校園信息化平臺時,通過校內職能機構對信息進行采集,構建校園信息化平臺,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學校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使校園采集信息具有系統化;通過建立安全的網絡管理機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園信息化環境。期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技術人員對校園管理系統進行技術優化,可為學生構建優質的網絡服務環境,提升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書欽,馬時來,李琳,等.高校校園無線網絡建設的應用與實踐——以北方工業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122-124.
[2] 楊維東.數字化網絡技術在高校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2):59,68.
[3] 陶茜.高校財務網絡管理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4):78-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55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