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教育看孩子的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彥波
[關鍵詞] 家庭教育 成長 孩子
從我國與美國家庭教育現狀的對比,可以看到我國當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國民主、開放的家庭教育觀對于促進我國當代家庭教育的良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
一、美國家庭教育的特點
1.獨立個性。美國的家庭教育是要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和競爭能力,使其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國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發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絕大多數18歲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掙錢來讀書。美國的家長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過打工、做兼職等來鍛煉獨立生活的能力。
2.民主開放。美國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維護各方面權益的規范。父母們常能寬容孩子們的頑皮、淘氣,不太注意小節,他們的教育方式是開放的。
3.創造能力。在美國父母很重視孩子的創造能力,他們會有意識地為孩子提供環境和條件進行勞動訓練,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欲望和嘗試。
4.經濟意識。美國的父母從小注意幫助孩子樹立明確的經濟觀念和經濟獨立的意識,父母們教導孩子怎樣有計劃地消費有限的零用錢,如何想辦法去賺錢。
二、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
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今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其它無所謂。
2.養育代替教育?,F在不少父母僅僅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會忽略孩子內心世界,這樣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品德問題。這種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學性。
3.為孩子,更為自己。中國家長愛孩子,更愛面子,家長喜歡拿孩子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滿足虛榮心,給自己掙面子。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他們的,他們就有權利支配孩子的行為。
4.家庭教育氛圍缺乏。家長的教育觀念方法過于陳舊,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其實父母與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語言的,家長的言談舉止,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無一不在言教之中,無形影響,構成對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三、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
1.家庭成員關系不同。在我國家長總是意味著權威,作為統治者在家庭中處于領導核心地位,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種不平等。 美國家長更注重與孩子自由平等的相處。所以,孩子有獨立的時間和空間去自由的想像或進行創造性活動。
2.教育方式不同。我國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生活上包辦代替;社交上過度保護;經濟上任意放縱;學習上過于嚴厲。而美國家長重視鍛煉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寧苦而不驕;家富而不奢;嚴教而不袒。
3.教育結果不同。美國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性格傾向積極,遇事鎮定沉著,能與人和諧相處,具有很強的自立能力,具有適應社會環境的本領。我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上不亞于西方,但普遍獨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識,缺乏對環境的適應和應變能力,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幫助別人的能力。
綜上所述,要提高未來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關鍵在于提高人才的質量和素質,這就必須從家庭教育做起。我們應該吸取西方國家的民主、開放的家庭教育觀,努力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徑和方法,熔鑄古今,匯通中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的優秀人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04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