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家校合力 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啟勝 張 霞
人的一生,要受到學校、家庭、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熏陶和影響,實踐證明學校和家庭對學生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加強學校與家庭的交流與合作,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學??汕擅畹卮罱倚;悠脚_,凝聚家校合力,增進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其健康成長。
一、與家長直面交流凝聚家校合力
1 召開“家長培訓會”
根據學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開學、期末或舉行大型活動之前,召集家長到校,溝通雙方的情況。針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表現,學校分年級召開家長會:有學生代表表達對家長教育的感言,有優秀家長代表談教育體會,有優秀教師代表談教育感想和期待,還有年級主任的典例評析等,接著就是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及學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座談和交流。通過各種形式增進教育孩子的共識,掌握基本的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使家庭與學校之間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合力。
2 成立“家長學校”
其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家長了解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為家長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技巧。主要舉措有舉辦系列講座,傳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為家庭、學校的協作打好基礎。家長學校授課內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從學校工作出發,也從家長的實際需要出發,做到有計劃,有針對性。參加講課的有專家學者,也有學校的領導、教師,還有家長代表。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舉行大型心理健康講座以及經驗交流會,給家長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
3 進行家訪
家訪是學校和家庭聯系的重要渠道。班主任每學年應對學生普訪一次,對學生存在的缺點和問題,主動從學校、教師的角度承擔責任,不埋怨家長,不指責學生,和家長、學生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進步。我們實行普訪、隨訪和定期訪問結合,具體個別地針對學生情況,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家校聯系,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夠一定程度上促進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主動性。
4 設立“學校開放日”
每學期都設立學校開放日,在這一段時間學校課堂、各類活動展室等都向家長與社會人士開放,請家長走進校門,參與學?;顒?,增進對學校的了解,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我們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校園文化活動和校園藝術節,來彰顯學生的個性與特長;利用校園的文化長廊,展覽學生優秀的美術繪畫作品、優秀佳作、活動照片等,并邀請學生家長到場參觀甚至參與,這樣既讓家長發現孩子的學習優勢,還能悟出孩子的特長、發展方向,可以努力挖掘孩子的特長潛力,做到有的放矢,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二、搭建家?;悠脚_凝聚家校合力
1 教師家長互通日記
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以改進自己的工作。只要有需要和家長溝通的問題,就及時寫在記事本上,家長看到后會給予相應的回復;家長有需要教師幫忙解決的問題,也會寫在記事本上,教師看到后要及時進行相應的解決并回復;學生要主動成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信使,及時將家長、教師的信息轉教給對方。學生要及時了解近階段家長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揚長避短,提高自身的各項素質。
2 利用家校聯系簿
我們充分發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這個紐帶作用,利用里面的“自我評價”、“家長評價”、“學生小組評價”、“班主任評價”這四個項目,相互溝通,有效地形成了師生對話、師長對話、生生對話和親子對話的格局,讓學生的一切都展現在家長和教師面前。通過我們多年的嘗試,主動和老師進行溝通并參與到學校教育和管理中來的家長增多了,他們都成為教師的合作伙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開通“家校通”熱線電話
學校、家庭與中國聯通之間訂制了“家校通”業務,班主任及學科教師可以隨時通過電話,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向。學校及年級也定期向家長發送關于雙休日及節假日期間注意監護孩子安全及學習等方面的溫馨提示。這樣既提供了交流的方便,又節省了時間,讓學校、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有了零距離的交流和溝通,在彼此之間架起了心靈的橋梁,深受學生家長的歡迎。
此外,學校還通過板報、班報、廣播、家庭教育小報、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強宣傳和咨詢,讓更多的家長和社會人士參與學校管理,指導學校不斷改進教育方法和策略,形成積極參與教育的協作氛圍。
三、開展系列家?;顒幽奂倚:狭?
1 開展“家務我來做,好習慣我養成”活動
每個學生每天回家幫助家長做一件家務,或幫助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嘗試家務,體驗父母的辛苦。每周做一次周總結,每月再做一次月總結。通過本次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體驗了父母平日的辛勞,又增進了父母與孩子的感情,活動開展后,同學們表現出了極高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開展“走近名人”讀書活動
發動同學自己找一些有關名人的小故事,然后利用課余時間認真閱讀名人故事,一個個名人故事每天伴隨著同學們,一個月來,同學們不僅知道了不少有關名人的故事,還能將這些名人故事講給其他人聽。同學們還寫了一篇篇振奮人心的讀后感。知曉于名人,感動于名人,向名人學習,這就是此次讀書活動的效果之一。同時還舉辦了“走近名人”演講比賽。同學們在老師的悉心輔導下,寫出了一篇篇激昂的演講稿。
3 開展“小手牽大手”親子活動
該活動就是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游戲,游戲的項目有:“你演我猜”、“釘紐扣”、“綁腿跑”、“跳繩比賽”等活動。平日里孩子與父母很少有機會在一起游戲,學校本次開展的活動,很受家長和同學歡迎,例如“跳繩比賽”,伴隨著《健康歌》輕快的旋律,同學們整齊地舞動著手中的跳繩。熱身運動后,全體同學參加了“一分鐘PK賽”。不管是跳得好不好,不管能跳多少個,看得出學生們都盡力在跳。他們認真、努力地跳,讓在場的家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經過一分鐘的PK,每班選出了兩名精英,組成了學生代表隊。同時還有家長代表隊和教師代表隊參賽。學生、家長、老師三支代表隊經過激烈比拼,每隊各選出兩名隊員參加最后的總決賽,最后在總決賽中產生一名“跳繩大王”。此次活動的開展,增進了父母與孩子的感情,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家校合作是當今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家長是學校教育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共存者。沒有家長,就沒有學生,也就沒有學校的存在。家庭與學校的合作關系到學校育人環境的全面改善,也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的效果。實踐證明:凝聚家校合力才能優勢互補,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矯正學生不良習慣,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038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