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實施,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了相關教育者關注的話題。本文針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進行分析,從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兩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希望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 自主學習的習慣,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自主學習良好習慣自主意識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在不斷地改革之中。為了培養出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如何培養學生自組學習的良好習慣成為了相關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話題。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
1.有助于推動時代的發展
一個時代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貢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培養出一批有一批的人才,進而推動時代的進步?,F階段,社會越來越重視個人綜合能力,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注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主要以教師授課為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轉變教學方式,由學生被動學轉為主動學,才能不斷提高學習質量,進而推動時代的發展,這也說明了學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2.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效率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心中“我想學”的信念被不斷激發,學習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動力,在讀書的時候會進行自主的思考,只有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才會針對書中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深對書本的記憶,進而提高學習效率[1]。
3.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
俗話說人的潛能是無窮的。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能。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激發學生潛能的重要性,只是單純的向學生傳授教材中的知識。學生在課堂上只是一味的聽教師的講解,自己課堂上的潛能沒有得到激發。雖然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十分全面,但是卻養成了學生不愛思考的習慣,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只有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激發學生的潛力。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習慣的實踐
1.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
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的效率。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問題,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無法提升,從而學習成績也一直無法提高。關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端正學生對學習的態度。要想提高學習成績,端正對學習的態度尤為重要。認真的學習態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到影響學生學習態度的因素有很多。學生在校園中生活與學習,沒有經過社會的磨難,管控自身情緒的能力很差,很容易被自己的思想左右,其中,對學科的討厭、不喜歡授課教師等都是學生思想不成熟的具體表現。為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客觀的評價體系,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真實目的,引導學生擺正心態,認真對待學習,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
第二,加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般來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越高,學習效率也就越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越差,學習的效率則越不理想。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高效的氛圍中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2]。
2.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初中生自主學習效率與和諧的學習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要想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第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二者的關系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整體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師生之間地位不平等,教師主導課堂容易造成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更急不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與學生平等的課堂地位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在課堂暢所欲言。只有師生之間保持平等的地位,才能充分使學生敞開心扉,拉近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構建同學之間的良好關系。和諧的學習環境離不開同學之間的互助友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班級同伴。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需要引導班級學生團結互助,共同提升班級整體的學習效率,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第三,豐富學習資源。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為學生準備更多的學習資源,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在搜集學習資源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手段,尋找各類資源。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通過電腦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手段找到科學方面相關的網站,方便學生在課下查閱材料,豐富自身的知識。教師通過整理網站資源,一方面可以避免學生盲目搜集信息的尷尬,節省了學生的時間;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網站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
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注重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營造良好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對于提高學習成績、提升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出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正東.讓優秀的課堂習慣為自主課堂插上翅膀[J].科普童話,2017(27):85.
[2]劉馨恬.高中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01):85-86.
[3]柴軍應.學生學習自主性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