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知識形成過程中,探索和理解有關內容?!痹诮虒W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任務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有計劃地進行培養。那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自主參與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兒童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盡力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主動地去探究,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作為數學教師,要多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用科學武裝自己的頭腦,并且要刻苦鉆研教材,依據學生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要巧設問題,促進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操作訓練,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乘法的意義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展開比賽,在學生一步一步計算時,教師已迅速說出了結果,這樣幾道題下來,學生會產生很大的疑問。趁此機會教師可以發問:看到老師算得這么快,你有什么想法嗎?學生的興趣已被激發起來,思維的興奮點都集中在教師的問題上,他們會想:為什么老師這么快就能說出答案呢?內心產生了對新知識的渴求。學生帶著疑惑和好奇的心理進入新課,有了興趣自然而然就會逐漸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創設自主探究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知識形成過程中,探索和理解有關內容?!边@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保證思考探討問題的時間,讓他們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求、結論的概括、疑難的解決乃至知識的構建過程。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我課前讓每個學生準備完全一樣的鈍角、直角、銳角三角形各一對及幾個平行四邊形紙片。課堂上讓他們通過擺一擺、拼一拼、剪一剪、移一移,看看能否通過擺、拼、剪、移等動手操作拼成以后學過的平面圖形,自己動手尋找和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結果有的學生用一對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或者正方形;有的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有的只用一個三角形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或者正方形……這時再引導學生觀察拼成的圖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這樣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比較、討論、總結,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以舊引新,自己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由于是自己內心的創造體驗與探究得出的結論,學生理解和掌握得更牢固。自主探索給學生提供觀察、操作、驗證、嘗試、推理及獨立思考的機會,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和知識自主地再創造。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學會發現,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再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得出結論,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敢爭論的精神,讓他們自主參與學習。
  三、加強自主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必須在教學中改進教法,指導學習方法。常言說道:“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弊寣W生主動地學習知識,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數學能力,最終掌握學習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
  1.加強直觀操作,提高自學實效性
  加強直觀操作,培養學生初步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數學知識具有不同程度抽象性,為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和原理,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具體材料,使學生通過具體操作掌握所學知識。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概念,這是一種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概括抽象的數學知識的重要方法。
  2.精心設計提問,學會思考的方法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聯想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之后,要使學生對平面圖形面積之間的聯系有清楚地認識,可以設計這樣一組問題:觀察已學平面圖形你有什么發現?以梯形為參照圖形,你能把它轉化為已學的其它的平面圖形嗎?你能利用梯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其它圖形的面積公式嗎?通過這些轉化你有什么收獲嗎?這些問題促使學生認真動腦筋去尋找各圖形之間的聯系,抓住本質,尋找知識上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激活了思維,從中學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3.適時的指導總結,學會科學運用
  適時的指導和總結,使學生自覺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小數乘法是怎樣轉化成整數乘法的計算的,在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否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呢?轉化成什么圖形?再組織學生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再逐步推導出計算公式。以此類推,在教學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或概念時,都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借助已有的數學知識來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長期訓練,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