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數學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體驗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反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學生認知的建構與知識的獲取之間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學生認知過程與知識結構不能協同發展。我曾經在雜志上看到過有一所學校做了一個這樣的試驗:讓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要尊重別人,幫助殘疾人,這是——間接學習;而讓學生坐在輪椅上像殘疾人那樣驅車爬坡,或用布條蒙上雙眼像盲人一樣拄著拐杖在大街上走,這便是——體驗學習。兩種學習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優于前者。因為后者學生親身感受到了殘疾人的生活艱辛,從而增進對他們的理解和同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也迫切需要提倡這種“體驗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調用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只有注重實踐,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才能填補學生經驗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體驗學習獲得成功。
  一、實施開放的課堂教學,在實踐中體驗
  1.在預習中,確定學習任務,體驗課本的內容
  “體驗性學習”是以學生動手操作,直觀感受等活動方式,獲取感性材料和一定的經驗,作為思維活動的基礎,去認識新的知識?!绑w驗性學習”的過程也就是“體驗——認識——再驗——再認識”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先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本知識,體驗教材內容。這一體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初步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正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為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體驗知識的產生、形成騰出更多時間。
  2.在課堂上,開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
  數學的產生源自于生活實踐。雖然學生通過課前學習,從書本知道了一些數學知識,但這僅是間接經驗。尤其是對一些實踐性很強的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沒有自己的親身體會,難以理解,更談不上掌握和運用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實踐,充分體驗。
  (1)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再創造”的過程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創造者,兒童的這種需要尤為強烈。學生學會自己去“發現”知識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而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與相互的探討,能使學生具有會看書、會操作、會思考、會討論、會遷移、會類推、會創造等學習能力。教師就要善于設置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動態化的活動中,主動感受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
 ?。?)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過程
  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白觥本褪亲寣W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數學的實踐活動是將數學知識理解、內化的重要載體。學生在數學的實踐活動中,可以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增進了對數學現象的體驗。
  (3)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體驗“說數學”的過程
  這里的“說數學”指的是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情感得到體驗,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學以致用,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1.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苯處熞獎撛O條件,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數學思維、方法,進一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應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數學回歸生活,并獲得學有所用的積極情感體驗。
  在《克和千克》的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把枯燥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設計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如: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出示了這樣一個場景:小明拿10元錢去超市買水果,價格表里顯示:蘋果每1000克2元;梨子每1000克3元;葡萄每1000克4元。你知道小明可能買了哪些水果嗎?越是身邊的數學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撕颓Э吮旧砭褪巧钪械膯栴},所以把問題還原到生活中去后,學生感到很親切。
  2.在欣賞中體驗數學的美育價值
  數學是美的。數學家克萊因認為:“數學是人類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類心靈最獨特的創作。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以上的一切。”
  我校一位老師在教學一年級《找規律》時,先讓學生用小花按規律擺一擺,在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有沒有看到按規律排列的,學生們找到了很多,老師的衣服是一條白、一條黑再一條白、一條黑;音樂有的是蹦嚓嚓、蹦嚓嚓;家里的地磚一塊白、一塊黑;最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按規律排列的一組組圖片。學生發出嘖嘖的聲音,不時的說真美!真漂亮!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到規律美,又在尋找和欣賞中體驗到規律美可以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美,感受數學的價值。
  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煉思維,在思考中創造。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我們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落實新課程的理念,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和他們一起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與學生共同享受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使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