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有效學習,快樂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讓學生快樂地學數學”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目標之一。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去追求數學中的樂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設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使他們成為快樂學習的主人。【關鍵詞】數學有效;快樂【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53-01數學是提高人們思維能力的推進器,數學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遵循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學數學、用數學。數學教學必須由書本走向生活中,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加工,恰當選擇與學生現實生活、生產科技密切相關的情境和問題,把社會生活的鮮活題材引入教學中,賦予教材以新的內涵。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數學知識,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用數學知識較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產生積極的情感。一、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快樂學習1.教師要加強提升自身能力,成為學生的表率。一個老師自身能力的強與弱,學生是非常關注的,也直接影響到他們是否對該科學習的喜好程度。所以老師必須在學生知之前自己先知、在學生知之范圍內自己先知,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做學生心中的偶像。2.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平等、信任、互尊、互敬、互助關系,要使學生熱愛老師,老師首先要關心和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他們從內心中感到快樂。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學生施教,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學生只有喜歡教師,才會喜歡其所教的科目,才會對你敬佩,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能把對教師的這份情感遷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教師還應把微笑與鼓勵帶進課堂,尊重、理解、信任和愛護每位學生,把學生看作教學活動中的朋友和同伴,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從而敢想、敢問、敢創新,自覺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二、趣味性可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科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才能形成興奮中心,使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通道暢通無阻,思維也就變得迅速敏捷。這樣可加速知識的接收、貯存、加工、組合及提取的進程,知識迅速得到鞏固并轉化為能力。從而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無限的熱愛,迸發出驚人的學習熱情,達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進取,甚至創造奇跡的地步。1.緊密配合教材,設置懸念,把數學課講得生動有趣。教師應恰當地引用與教材內容有緊密聯系的知識烘托教材,引起學生的思索,使課堂所氛活躍,使學生的注意集中或者設置懸念,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2.用口訣,提高記憶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知識的獲得靠記憶,但遺忘是在所難免,所以保持記憶十分必要。一般我們把記憶的東西編成口訣來記,這樣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3.用小故事來增添課堂趣味。故事具有吸引人的情節,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催化劑的作用。生聽完故事后能產生很多聯想,并生出很很多多疑問。恰當的使用會對課堂產生易想不到的效果。三、讓學生養成動手實踐的好習慣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時,讓學生通過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進行自主探索,并將自己的發現寫到黑板上,當學生回顧探究的過程,欣賞自己的“杰作”時,臉上都表現出喜悅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進而覺得“我真行”。四、合理地安排作業作業是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只有認真做好作業,才能鞏固學習的效果。學生的作業,要分層布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先設計一些基礎性習題,讓一般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把基礎打牢。對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略增加有些難度、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做好作業。五、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在快樂中學數學1.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讓學生快樂學數學。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小,喜歡受表揚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多表揚、多鼓勵,可以激發他們從小對學習產生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2.采用激勵式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學數學。作為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朋友來對待,熱情關心、循循善誘,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優點,進行“激勵式”的評價?!澳銈兟?,這位同學說得多完整??!”“你說得真好,如果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在教學中,積極創造機會,適時鼓勵、表揚、贊賞,不斷讓學生體驗成功。3.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快樂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性??傊?,現在的學生需要活動、喜歡活動,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學習中有權去設計活動方案,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方式及活動材料,能夠自己控制活動過程。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币虼耍诮虒W中,教師應設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使他們成為快樂學習的主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