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導航,讓學生快樂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自于學習的成功體驗,而學生的成功體驗主要來自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和激勵。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語言的激勵性和導向性,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在采用激勵性語言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比如,激勵要及時,語言要符合學生心理年齡,語言有層次性,語言要飽含感情,堅持集體與個體激勵評價相結合等。
關鍵詞:激勵;言語評價;課堂教學;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72
中國有句古語:“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智慧在于喚醒和激勵?!倍袨榭茖W也認為,一個人在沒有受到激勵的情況下,他的能力僅能發揮20%~30%,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他的能力就有可能發揮到80%~90%,乃至更多。
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自于學習的成功體驗,而學生的成功體驗主要來自教師和同學的認可和激勵。教師飽含感情的即時肯定和激勵語言,對增強學生信心、促進學生興趣、堅定學生的意志等個性品質的形成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凹睢笔钦n堂教學中不可輕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語言的激勵性和導向性,促進學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依然存在問題。比如口頭評價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忽視其它培養目標的評價;評價語言單一隨意,缺少真情實感;評價目標統一,缺乏層次性,忽視學生的差異性;評價主體單一,缺乏多元主體的互動性,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等等。也就是說,教師在采用激勵性語言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否則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和目的。
一、激勵學生要及時,不能延遲
就像“打鐵要趁熱”,時間過去了、涼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學生有了精彩的發言、新奇的提問、認真的狀態等好的表現或進步,盡可能第一時間做出肯定和鼓勵,可謂錦上添花,讓學生印象更深刻,效果加倍。如果有延遲,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經過思考后勉強給的表揚,效果就事倍功半了。
二、激勵的語言要符合學生心理年齡
較小的學生可以選擇具有童趣和誘惑性的激勵性語言,較大的學生要選擇一些與認識、過程緊密結合的激勵性語言,這樣才能實現情感的自然溝通與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使用適合各個年齡階段學生的激勵性語言,才能和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學習效率,照搬套用別人的方法,作用會打折扣。教師選用激勵性語言不但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恰當的詞語,這樣才能對情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目的。比如:對小學生可以夸獎說:你真棒,真聰明!還可以貼個小紅花。但是對中學生就不是很合適了,這樣說會更好:你很有想法,有見解!你知識積累很豐富!某某是個有理想、有毅力、積極向上的好少年!
三、有層次性地使用激勵性語言
平淡單調的激勵性語言有礙實現情感的升華,要講究激勵性語言的層次性,如:“不錯……很好……太好了”“很好,還有補充嗎?……越說越好啦……完全正確”等等。激勵性語言隨著認知過程的深入逐漸升華,教師的語調熱情也隨之逐步提高,從而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得課堂氣氛進入和諧的、飽滿的狀態,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四、激勵學生時要帶著情感
發自內心的去鼓勵孩子,語氣、眼神、表情甚至肢體語言都在傳遞信息。多年之后,孩子可能忘記了你說的話,但會永遠記得你當時的狀態、樣子。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同時還伴隨著情感的交流。對學生正確的回答、富有創造性的舉動,用發自肺腑的話語加以肯定和贊賞,將會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
五、充分使用禮貌用語,尊重就是很好的激勵
尊重學生,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之需。教師教書的目的不僅僅是授學生以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和性格,促進學生個體的健康發展。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始終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比如這樣說:“某某同學,請你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請坐下,謝謝你給大家的答案?!薄罢埬阕⒁庾约旱男袨?!”“謝謝你的配合!”一個“請”字,一個“謝謝”給了孩子們尊重,激勵著他們向上向善。
六、教師要堅持集體與個體激勵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重視對全班和學生小組的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各學習程度的學生交流學習經驗,增加學生的發言和表現機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對全班和小組評價的重視,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以及討論與合作的積極性,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改善學生學習的氛圍,提高激勵作用的有效性。
實踐證明:成功與快樂是學習的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教師不失時機地、巧妙地運用激勵性語言能消除學生的害羞、不安、恐懼感等。學生得到了肯定,能不斷產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強烈欲望,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功與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己、體驗成功的舞臺,從而形成輕松、積極向上的氣氛。學生不僅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還會并把這種成功的心情和體會帶到生活中,融入家庭和社會里,為將來更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艷云.教師評語與學生發展[J].當代教育科學,2006(12).
[2] 趙學勤.激勵性評價的標準與策略[J].中小學管理,2002(11).
[3] 馬艷云.教師評語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J].教育科學究,2006(7).
?。ㄗ髡邌挝唬汉幽鲜→Q壁市蘭苑中學 458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