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激勵教育,讓學生樂學語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激勵對人的行為和動機都有很大的影響,將激勵教育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特點以及激勵教學內涵的研究,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激勵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激勵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激勵教育就是建立在激勵基礎上的一種教育方式。它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改變傳統的被動式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自主思考,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
一、激勵教育的內涵和特征
激勵教育法是通過一系列的外因刺激,激發人內在的動力和潛力,更好地發揮出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改善人的思想行為模式。激勵教育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教學方法上,更重要的是其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激勵教育以學生為主體,遵循了學生個性和學習能力發展的特點,將傳統教育下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激勵教學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主體性
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特點,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制定合理的激勵性的教學措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有效的學習。
2.能動性
激勵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將外部的刺激轉化為內在的學習動力,及時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形成內在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3.互動性
在激勵教育的課堂上,經常能看到學生與教師積極討論某一問題,甚至能夠對教師的觀點提出質疑。師生之間的這種良性互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辯證性思維,同時也能激發教師的潛能,從而以最佳的狀態投入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就是外在激勵和自我激勵的共同作用,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發展性
小學階段對學生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激勵教學就是從學生內在的需求出發,讓學生主動提高自己,達到預期的發展目標,從身心上都有所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意識到自身的潛能,并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加強學習的動力,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二、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培養起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語言的嘉獎、樹立榜樣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較高的接受能力,并且對教師的意見十分尊重,教師應當多采用鼓勵的方式進行教育,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例如在《四季》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加上動作朗讀課本,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并且對“彎著腰”“挺”這樣的動作有更好的體會。+
2.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激勵教育更強調對學生的鼓勵,能夠幫助學生擺脫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失敗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提升意志力。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努力地克服問題,并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方法。例如,在練習識字時,教師可以提出不寫錯別字的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臨摹字帖來練字,通過一些生動的講解,讓學生更快地掌握重點字詞偏旁部首,學生取得進步時應當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進步的喜悅。
三、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激勵教育的策略
1.教師要及時梳理激勵的理念
小學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更多來自教師和家長的支持和鼓勵。當學生從周圍的環境中獲得更多的肯定和鼓勵時,能夠建立起自信,提高行動力,并盡力去達到周圍人對自身的期待??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激勵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2.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對語文的熱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教室是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可以對教室環境進行一定的改造,如在教室前后張貼一些具有激勵作用的名言警句,如“成功等于1%的靈感加99%的汗水”“有志者事竟成”等。在教室兩側可以設置一些書架,放置上勤奮好學的故事書,如“鑿壁借光”等。
3.創設教學激勵場景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教學激勵場景,這樣不僅能起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還能活躍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將原本枯燥的內容轉化為富有情感色彩的語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例如在《一夜工作》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或者進行角色扮演,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課本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綜上所述,教育者應當樹立正確的激勵教育理念,并掌握相應的教學手段,本著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態度,對學生的進步和努力給予贊美和肯定,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語文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彩岑,劉漢輝,特格斯.簡述西方經典激勵理論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11(12):45-47.
[2]于永正.教育有個名字叫激勵[J].青年教師,2012(09):19-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