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學生在快樂閱讀中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 小學語文;快樂閱讀;環境;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0—0099—0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讀書是豐富人類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通過閱讀,學生能感知語言中豐厚的感情,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讀書能力,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同時,閱讀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那么,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呢?
一、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歷。故事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門戶,學生的閱讀就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說故事、讀故事開始,逐漸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筆者在教學課文時,常把有關故事帶入課堂。如,給學生講《女媧補天》時,可引入《女媧造人》的神話,學生聽故事都津津有味,下課時,筆者提議下周要開展講神話故事比賽。課后,很多學生便積極地找這類書籍來讀。比賽時,學生們準備都很充分,氣氛非常熱烈,無形中激發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二、創建寬松的閱讀環境,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1. 閱讀的要求要適當。在啟發學生閱讀初期,重在激發興趣。一般來說,學生碰到喜歡的書籍時,總喜歡一口氣把書讀完,滿足內心的渴望,在學生有點讀書的興趣時,教師如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會減少,甚至會把閱讀誤認為是一種負擔,久而久之,對閱讀也就失去了興趣。因此,在學生閱讀還沒有形成習慣之前,教師可以盡情地鼓勵學生去閱讀,讓學生輕輕松松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感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2.閱讀的內容要寬泛。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喜歡閱讀什么書籍,由他們的興趣決定,教師可以適當點撥但不必做太多的干涉。例如,中低年級學生喜歡閱讀卡通繪本,他們通過觀察畫面就可感受繪本傳遞的信息。如果一味地強調閱讀與學習有關的書籍,勢必扼殺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重視家庭朗讀,感受親子情
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不厭其煩地甚至饒有興致地給他們朗讀各種各樣的故事,給孩子留下無限遐想。但當孩子讀書的時候,父母便忙于自己的事務,不再給孩子朗讀了,這就導致很多孩子閱讀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如果家長重視家庭讀書,可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并促進親子關系。
四、提供好書籍,培養學生閱讀愛好
學生們那單純的心靈是最容易培植真善美的?,F在的家長、教師越來越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給學生購書不少,但一定要選擇經典的好書。從低年級起,教師要引導學生讀一些經典的繪本讀物、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科普小品文等,中高年級就要多讀中外名著,文學經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名家思想的熏陶,受到高尚思想的啟發。此外,教師可以利用班級的圖書角,準備一些優質的圖書,為學生提供一個讀書學習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與同學共同分享閱讀的喜悅,也能從別人的介紹中接收更多的信息,開闊眼界,既有助于班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又能促進學生們讀好書,提高自己的閱讀品位。
五、開展讀書活動,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小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欲,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給學生創造一個展示和交流的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各種讀書活動。1.在各班設立“讀書之星”,予以表彰。2.展示讀書筆記,學生定期自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互相評比,然后每班推選出學生優秀筆記,由學校統一展出,并組織全校學生參觀,從而使學生養成認真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3.知識搶答賽。可以采取根據書名猜作者、接詩句、對對聯、談作品內容、詞語積累、古詩積累等形式,不限制內容,組織知識競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運用。4.讀書交流會,學生可以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位作家或一本書,或就某一本書的內容進行交流。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教師要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采取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們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在書的陪伴下快樂健康成長,這將開啟學生充滿閱讀趣味的人生旅程,一輩子受益匪淺。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9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