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知思想 創探究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核心與精華的體現,它包括三個基本觀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與科學的教學方式不謀而合。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讓學生在探究中掌握科學知識,再將其靈活運用于生活,使科學學習過程與科學認知過程相一致。
陶行知先生曾用一個比喻來說明生活與教育的關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是極其廣闊自由的,如同一只鳥放在林子里面;而“教育即生活”是將教育關在學校里,如同一只鳥關在籠子里。那我們怎樣去創造一片“林子”讓鳥兒自由飛翔?這需要我們老師從生活出發,從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境,并將其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一、創設豐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作為教師,我們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創設平等和諧的探究情境,這將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讓學生大膽探究。
?。ㄒ唬┨骄糠諊膭撛O
要想學生真正地參與到一種愉悅的探究氛圍中,我們就要從孩子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探究,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因此,我們要創設一種平等、輕松、開放的探究氛圍,以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探索,一起研究,引導學生盡可能地自己提出探究問題,驅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二)探究興趣的引發
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整個探究過程積極化;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情緒高漲、想象豐富、思維活躍;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欲,使整個探究活動富有生氣、成效。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熟練技能技巧,促進學生情感發展,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挖掘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ㄈ┨骄糠椒ǖ囊龑?
科學探究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研究活動。把握好探究方法是探究活動成功開展的關鍵。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以一個平等者身份,引導學生學會探究。就如在教學《觀察蝸牛》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分成不同的觀察小組,明確任務后帶領學生觀察蝸牛、飼養蝸牛,從而全面地了解蝸牛。通過這樣的探究方法,讓學生從無意識的玩到有意識的玩,沒有老師的約束,才能讓孩子們在“玩”中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二、賦予充足時間,拓展學生探究思維
小學科學課程作為一門與其他課程一樣,一節課40分鐘的探究時間,嚴重制約了學生進行有效探究活動的開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边@一主張有助于我們從封閉的教學組織形式轉向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我們要開發豐富的課程資源,不拘泥于課本,不局限于課堂,要充分利用時間,豐富和發展學生的探究經驗,從而拓展學生的探究思維。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把教師的講解時間縮短,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只有我們讓學生真正探究了,才能使他們在探究中掌握技能技巧,養成科學探究的情感態度觀。
三、踐行“生活教育”,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科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科學,生活是科學教育的源泉。因此,教學內容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經驗有家庭、學校、社會生活的經驗。這些生活經驗是學生一生發展的基礎。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教育內容一方面便于學生觀察生活還可以使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得以豐富、發展和提升;另一方面使學生在生活、學習過程中能發現科學知識、運用科學知識。因此,這樣充滿生活的教育內容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了解生活、感受生活。
?。ㄒ唬┮龑W生關注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使其樹立“生活也是學習”的理念;從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的生活經歷成為學習的經歷;將學生的生活成為教育的基礎和延伸。在課堂上可以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氣溫較低時,玻璃瓶蓋很難擰開。可以激發有生活經驗的學生說一說,并安排學生親自試驗,這樣試過之后他們會對此原因感到很好奇,在吸引他們足夠的興趣時,告訴他們這就是熱脹冷縮的原理。天氣寒冷時,瓶蓋會收縮,緊緊咬住瓶口,就不容易擰開,瓶口加熱受熱膨脹后,瓶蓋就松了,于是毫不費力就可以打開了。解說完之后再讓學生親身實驗,這樣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活與課本內容的有機結合,主動將現實生活運用于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
?。ǘ┍Wo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走進生活
好奇心是激勵人們對新事物進行探索的動力之源。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豐富的教學方式、創設新奇的教學情境等方式,排除傳統教學方式的干擾,摒棄一切有可能扼殺學生好奇心、泯滅學生創新意識的做法,組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觀察大自然,走進社會生活,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開發學生探究潛能。
如生活中用漏斗倒液體,一下子沒法倒進去的現象。其實很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碰到過類似的現象,卻沒有認真去思考其中的原因。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再引出空氣占據空間的科學概念,就會一下子成為學生關注的焦點,也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結語
科學源于生活,生活蘊含科學。讓我們將教育與生活相結合,與社會相適應,彰顯教學生活的實質所在,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拓展學生探究的思維,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小學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