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入手轉化后進生的新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題記:“教育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過程?!薄潘关悹査?
班主任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不但要做好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和鞭策人的工作,更要從人文角度出發,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懷人和幫助人。馬卡連科也說:教師的心應該充滿對每個他要打交道的具體的孩子的家,盡管這孩子的品質已經非常敗壞,盡管他可以給老師帶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師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這些都說明,教育需要愛,只有愛,教師才能真正走入學生心靈,成為守護他們健康成長的心靈導師。
作為一名受過心理咨詢培訓的班主任老師,對于班上的問題學生,我總會不自覺地從學生心理出發尋找內因,引導學生解除心理障礙,走出不良心境,讓他們擁抱陽光,享受班集體的溫暖,體驗師生及家長愛的關懷。
一、案例描述
學生小琪兩天沒來學校,該生家長電話短信里只說請假也沒有具體說明原因,我不放心還是給小琪媽媽打了個電話。在了解了情況后,我很震驚。該生媽媽說她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不愿意來上學。家長勸說也不見效果,只能由任著孩子在家里睡懶覺。得知真相后,我馬上意識到這孩子的厭學情緒已經到達很嚴重的地步了。我隨即向家長表示不能任由著孩子不上學,第二天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學校。
二、問題分析
個性心理的形成有著十分復雜的主客觀條件,如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意外事件等因素的影響?!氨鶅鋈?,非一日之寒”。小琪在班級里是出了名的后進生,
學習上惰性足,上課懶于聽講,懶于思考,久而久之,作業無法獨立完成,拖拉現象日漸嚴重,對學習產生了畏懼心理。學習的自信心完全喪失,離群索行,不與他人交流,性格變得非常內向、孤僻。在多方了解下,我了解到該生家庭的一些基本情況: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在家里;媽媽生了二胎,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該生無論在家還是學校,與他人基本零溝通。沒有關懷,沒有愛,感受不到溫暖,這也是造成該孩子心理封閉的主要原因。
三、疏導過程
密鑰之一:走進孩子心靈,消除她的自卑。
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擁有心與心的尊重,才會具備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險為夷的教育智慧。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經過前期的準備之后,我找了一間空教室,與小琪個別談話。我讓孩子成為談話的主角,聽她說話。一開始,該生還是老樣子,閉口不言。我真誠地看著她說:“一張白紙上有一個墨漬我們往往只看到墨漬的存在,而對白紙的其他部分視而不見。我們總不自覺地放大自己的一些缺點和不足,而忽視了我們自身潛在的優勢和特長?!?我并結合班上已經轉化了的后進生,作為她的榜樣。在我真誠期待的目光中,小琪終于開口說話,說出了對學習厭煩的原因——覺得每天作業很多,無法完成,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語氣和神態充滿了無力感和失敗感。
我從她的話語中,肯定了她的這一面:“你至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之后,我又多次和孩子作了簡短的交流,漸漸地消除她的自卑和消極心理,讓孩子看相信只要做出改變,經過努力,相信也能趕上其他的同學。
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而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最美的方式就是開啟心靈的溝通,以平等的姿態去傾聽他們的心聲,他們才愿意走出封閉,遠離自卑。
密鑰之二:夸夸孩子優點,讓她重拾自信。
羅森塔爾效應證明了信任和期望是“激活”人們智商和能力的基本要素。之前聽過一個專家說:“破罐破摔”的前提是你把它定位為“破罐”。所以,班主任無論如何不能讓一個學生產生“破罐破摔”的心理,都要把他們當成“好罐”。
為此,我和班級的任課老師和班委會的幾名班干部作了談話。把該生的情況和他們做了說明。我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挖掘該生的閃光點。兩個星期后,我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課。其中一個環節,“夸一夸”我心中的好同學。因為有所暗示,班上的幾名班干部,接二連三地站起來,說出了小琪的優點,“她搞衛生很仔細?!薄八苷\實,從不說謊?!薄八罱M步很大。” ……
水到渠成,我也在這時候,肯定了小琪最近一個階段來持續的進步。我悄悄發現,原本麻木的臉上開始慢慢綻開了紅暈。
自那以后,小琪融入了和班級大家庭一起活動、一起游戲、一起學習的歡樂中。
學生只有不斷地被賞識和被肯定,內在的潛力就會被喚醒。他們的個性才會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狀態下得到張揚,他們的潛能才能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狀態下得到有效的釋放和開發。
密鑰之三:家校攜手合力,共建培養之道
每一個孩子的不僅承載著學校、老師的希望,同時更承載著家庭、父母的夢想。所以一個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校的合力。作為班主任,更要爭取到學生的家庭,為孩子的成長一起保駕護航。
學生心理問題的轉化,除了班主任、老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家長的支持配合。針對小琪的問題,我進行了多次家訪,與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進行了溝通,告訴他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處理不當會給孩子的學習和心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家庭教育還要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簡單粗暴、一味打罵;要與孩子交心交朋友,俯下身子,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交流。家長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良好的家庭環境,孩才能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家的溫暖,孩子的心靈才能健康陽光地成長。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轉化,不斷地跟進訪談,各科老師都反映小琪有了明顯進步,慢慢地建立起了對學習的興趣,也不再像先前那樣自卑封閉了。雖然,偶爾,還有作業不能準時上交,但我們相信,那是她真的不會,還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但至少,她不會抄他人的作業,從這一點來看,還是值得欣喜地。
班級就像一棵花樹,樹上的每一朵花都會開花,只是開花有早有遲。這是自然的規律。我們不可能強求一棵樹上的花同一天開放。但我們相信他們遲早會開放。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孩子都一樣快速地進步。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作者單位:太倉市雙鳳鎮新湖小學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