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數學中的珠心算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手段,學生的計算能力也因此得到了相應的提升。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我們必須在一些新穎的教學手段上努力,例如,珠心算教學。從客觀的角度來說,珠心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要手段,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會實現學生智力的提升,鞏固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珠心算;智力開發
  珠心算能夠通過算盤這一教具,綜合調動多種感官來開發兒童的智力,通過左右大腦的同時運動來指揮雙手操作,能夠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應當將珠心算融入到課堂中,改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一、為學生創造自由的課堂氛圍
  在日常教學中,班級授課制雖然能夠使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傳授知識,但學生之間無法產生交流,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珠心算則是將打算盤這一過程升華,屬于一種高效的技能,在教師的設計下,能夠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與創造力。在課堂中,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多向交流,形成相互作用的情境,例如在課堂中適當地穿插一些小組活動等練習,給學生創造展現自己的機會,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此外,在課堂中,教師還應當為學生創造自由表達觀點的機會,并經過實驗來驗證學生的想法,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投入到訓練中,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此便能夠產生相互作用的情境。
  二、建立數感
  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展示實物,建立物象的形式展開教學,算盤能夠直觀地顯示出數字,兒童通過動手撥珠認識到珠與數的關系。例如在學習“數一數”時,教師可以數字1為例,先為學生展示一支鉛筆或者一塊橡皮等,再引導學生使用算盤,用一顆下珠來表示,學生通過動手撥珠,就能夠在腦海中建立1的表象。在學習2時,教師可先展示一支鉛筆,隨后讓學生撥一顆下珠,接著再展示一支鉛筆,再讓學生撥一顆下珠,如此學生既能夠認識2的表象,同時還能夠認識到1+1=2的思維過程。珠心算充分運用了學生的手與腦,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智力。在學習11~20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復習10的組成,使學生掌握1個10就是10個1,隨后運用10個小棒捆在一起,放在算盤的十位檔,在撥10時,需要使用雙手同時撥。
  三、進行思維訓練
  從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來看,計算的內容占有較大的比例,假如不融入珠心算這一教學形式,就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來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就需要將珠心算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起來。目前教材內20以內進位加退位減在筆算與口算時,通常需要使用湊十法等,珠心算也一樣,在教學中,教師可將口算以及珠心算等融為一體,加深學生對湊十法的理解,提升學生計算的速度與效率。在融入珠心算進行教學時,算盤不僅充當了玩具的角色,還充當了教具的角色,體會幾種算法間的關系與算理,由此促進大腦的發育。
  綜上所述,將珠心算與小學數學融合起來是時代的發展需求,同時也是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將珠心算融合到數學的教學中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動手能力更強,且還能夠使學生敢于創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融入珠心算,以此節省課時,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燕萍. 珠心算與小學數學融合的實際意義[J]. 好家長,2017(33).
  [2] 沙龍坤. 探析珠心算與小學數學整合策略[J]. 贏未來,2018(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4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