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剪紙在少兒陶藝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是勞動人民對于美學造型意識、審美理想和哲學觀念的認識,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如何將這傳統藝術運用到現代少兒陶藝課程中,值得我們不斷探索與實踐。本文從剪紙在陶藝課程實踐中的背景、意義與價值以及在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等方面進行總結研究,以期對陶藝教學提供借鑒。剪刀
關鍵詞:剪紙;少兒陶藝;實踐
一、剪紙在陶藝課程中進行實踐運用的背景、意義與價值
剪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以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藝術魅力備受矚目。早在南宋時就出現了茶湯形成“幻影”藝術效果的剪紙貼花盞。它為我們開展陶藝課程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在陶藝實踐中可以幫助學生感悟民族文化精神,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將剪紙藝術特有的形式美運用到陶藝裝飾中,為陶藝裝飾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把剪紙藝術運用到陶藝課程中,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創新。把“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實際的教學之中,為教學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支撐。
二、剪紙在少兒陶藝課程中運用的探索與實踐
?。ㄒ唬┵p論結合,認識剪紙在陶藝課程中的歷史
通過欣賞剪紙貼花盞與傳統青花瓶兩個不同的裝飾風格,來討論剪紙在陶藝裝飾上的藝術價值。
1.青花成熟于元,興盛于明清。傳統青花瓷裝飾繁縟、滿飾、華貴,給人穩重,華麗的感覺。裝飾圖案以連續紋樣居多,用兼工帶寫的繪畫方式讓瓶子看起來更精致。其裝飾圖案主要分布在器物的口,頸,腹,腰線,足等位置。
2.北宋晚期,因飲茶風尚的普及與斗茶的盛行,人民對茶具工藝極其考究,在吉州窯中便出現了剪紙貼花盞。因其獨特的創新工藝,在當時民間窯廠產品中被稱為一絕。這是剪紙應用在陶藝裝飾中的成功案例。其圖案化的裝飾造型,讓人印象深刻。在布局上講究隨型賦彩、因材施藝。以獨幅式居多,大小前后相互呼應。讓貼花盞更生動有趣,更有生活氣息。為陶藝中日用器皿的藝術性,提升了一個高度。
?。ǘ┓纸M習創,制作出不一樣的紋理裝飾效果
針對有一定陶藝基礎并有一定剪紙創作能力的學生,展開分組練習
1.分傳統繪畫組
傳統繪畫組,用筆沾青花料,以臨摹傳統吉祥圖案的造型,并直接在盤子上繪畫的方式裝飾盤子,要求合理運用青花勾線、水分等技法,注意疏密布局,合理運用吉祥圖案的裝飾練習。
2.剪紙創意組
剪紙貼花藝術的裝飾形式大多采用平面式的構圖處理,對稱與均衡是剪紙中重要的形式法則之一。先運用剪紙構圖形式處理造型,再剪刻,然后用毛筆沾水將剪好的圖案貼在要裝飾的盤子上,注意貼的位置,圖案大小與盤子大小的對比關系,可獨幅式,可多幅相結合的方式,然后用筆畫上青花。最后揭掉剪紙,便可看到漏印出來的圖案。
兩組用同樣的青花材料卻裝飾出兩種不同的風格與藝術效果,一個精巧細膩,一個粗礦概括。這兩種不同的裝飾在燒制中有著不同程度的窯變,相對剪紙貼花裝飾來說,其可控性稍低,對剪紙的要求更高。一不注意釉料就會滲透到剪紙細線條里面,這時要用棉簽沾水修整,去掉多余的青花料,讓圖案更完整清晰。
?。ㄈ┘w品比,發現剪紙在陶藝課程中的魅力
通過上面兩組實驗,我們看到了兩種不同紋飾的裝飾效果,我們發現剪紙在陶藝裝飾中的運用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通過陶藝裝飾中不同剪紙的構圖形式,而產生不同的造型來分析其藝術魅力。下面以最簡單、最常用、最容易著手掌握的對稱式和中心式為例。
1.對稱式構圖運用
對稱式構圖是剪紙中最為常見的構圖方式之一,由于剪紙圖形本身的內在張力,陶藝裝飾中采用這種造型構圖最為實在,同學們把對稱式構圖借鑒到陶藝裝飾中,用單色釉和青花釉料相結合,充分發揮了剪紙漏印簡單、明快、淳樸的藝術表現效果,給人一種均衡的美感。
2.中心式構圖運用。中心式構圖也是剪紙中最為常用的構圖方式之一,在日用陶藝或陳設陶藝中最為常見。如學生在立體器型陶藝杯子上,采用簡單“蛙”元素為主題,運用中心式構圖,讓“圓”處于中心地位。四“蛙”大小合宜,賦形以型,布局均衡,襯托出器型的形式美感。表達了吉祥祈福的美好寓意,讓杯子煥發出別樣的光彩。
當然,剪紙構圖的藝術形式規律還有很多,它們在畫面中的靈活運用,可提升整個作品的意境。對上釉的技法和釉色的研究,我們還有很長的探索之路要走。
?。ㄋ模﹦撔聦嵺`,創造剪紙在陶藝課程中的美麗
除了不同剪紙圖案運用在不同造型中,我們還可以在剪紙漏印的基礎上運用筆點畫局部、套色剪紙的方式將不同的顏色釉或彩色化妝土做底進行不同的創新探索,也可以從美麗的顏色釉、窯變釉、結晶釉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嘗試,讓剪紙的美綻放在陶藝裝飾之中,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廣闊的實踐探索空間。
小結:
剪紙藝術源遠流長,是豐富的民俗文化的剪影。作為陶藝教學者的我們,應該跟隨時代,讓自己讓學生成為優秀文化的傳承者、踐行者,創新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如今我們的教學嘗試才剛剛起步,相信在今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將日趨成熟。剪紙在陶藝中的運用,以其獨特的方式將為中小學陶藝課程的發展中,開擴出一片新的天地。
參考文獻:
[1]趙世瑜.淺析青花瓷紋飾欣賞在美術教學中的方法與運用[J/OL].學周刊,2019(07):159.
[2]許振平.淺議明代青花瓷器鑒定課堂教學實踐[J].中國港口,2018(S1):85-89.
[3]季琦玙.齊宇.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在現代陶藝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2016(06)
作者簡介:
張蕓(1985-)女,漢族,籍貫:浙江嘉興,單位:嘉興市青少年宮,研究方向:中小學陶藝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