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透視新時代下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時代發展下幼兒園教育成為學前教育的重點,幼兒園教育雖不在九年義務制教育體系中,但卻是學習啟蒙以及個性發展的重要領域,因此備受國家教育部門的大力關注。幼兒園課程設計必須要遵循適宜性、文化性與生活性三大原則,以幼兒發展、啟蒙為基礎,融入本土特色,采用現代化課程管理理念,豐富課程內容。本文從幼兒在幼兒園中的所做、所見、所聽或所感等方面進行考量,將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等現代化教育理念融入到幼兒課程管理中,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指南》的幼兒教育目標,探究如何優化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管理,以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管理;教育理念
   一、 新時代下幼兒園課程設計原則
  幼兒園課程設計原則有三點。
   (一) 適宜性
  適宜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是要適應兒童身心發展,從國家教育國情以及家庭環境、幼兒園教育、師資力量等等,確保課程軟硬件設施以及條件等能支持課程開展,順應幼兒的個性化、全面化發展規律。第二,課程內容要具有適應性,在其位謀其政,幼兒園的教育必須符合幼兒的發展,不能夠為了提高課程的精美度或者是仿照其他幼兒園進行課程調整,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素質教育課程一樣,都需要從課程目標以及教學理念入手,以幼兒實際情況為標準設計課程,課程內容要符合幼兒園的教學設備及實力,量力而行。第三,幼兒園教學目標要與幼兒發展相適宜,教與學必須要保持協調一致,才能提升教學效果以及教學效率,這是新時代發展下教師教育培養的共識。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以現代化教育理念、教學思想設計幼兒園課程,確保課程內容、課程思想符合幼兒學習的需求。幼兒課程目標適應、活動內容適應,才能保證課程符合我國幼兒園課程開發的需求。
 ?。ǘ?文化性
  幼兒身心基礎要與社會文化協調。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外兒童發展學術以及教育理論在我國流行一時,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受教育理論影響,禁錮了發展視野。我國幼兒園事業發展中總是以“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為綱領,這種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教育觀念,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兒園課程是以兒童身心發展、基礎能力提升為根本,卻沒有意識到幼兒教育的獨特點在于為兒童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并且要與小學教育銜接。因此,需將社會文化內容以及民族文化內容納入其中,實現本土民族元素的融入,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無論是民間游戲還是傳統文化活動,都應該以社會文化內容為主,針對新時代發展下幼兒園教育的需求,實現民族性,價值觀、文化差異性,從心理學角度,實現幼兒發展探索與為民族服務根基性特點的協調統一。
 ?。ㄈ?生活性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活動方式的生活性,是從幼兒生活環境以及實踐模仿等入手,針對幼兒的模仿心理以及教育培養目標,從其生活規律以及生活方式的生活性培養為主,幼兒園從飲食、睡眠以及盥洗等入手,通過幼兒的生活環境進行學習,實現生活、安全、保健以及營養的全面教育,將社會態度以及情感培養融入到課程教育的各個方面,實現生活環節以及生活能力的鍛煉,提升幼兒自我生活能力、遵守日常生活基本社會規則。生活化教育目標、教學內容,例如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以及環境的互動,拓展對社會環境以及世界的認識,逐步拓展幼兒的世界認知視野,開展夏令營、冬令營,摘草莓、摘石榴等等活動。根據幼兒園的環境合理選擇教學素材,或者通過幼兒的生活環境,尋求周邊社區的資源以及事件等作為教學內容,從地方活動、人文資源實現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二、 新時代下幼兒園課程管理內涵
  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管理要針對學科內容、目標、計劃、過程以及環境、教材等六大因素,將強化幼兒身心發展、引導幼兒認知發展以及能力提升為目標,以滿足我國教育環境以及小學教育的基礎要求。幼兒園課程管理要以幼兒為根本,以幼兒在課程中獲取的經驗以及體驗為主,對其今后的影響以及作用進行課程管理與評價,確保幼兒園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以及銜接性、健全性以及多樣化,避免單一課程模式,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以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為主,實現幼兒課程的多元化評價與拓展。例如雙語幼兒園必須要從孩子的全方面領域的經驗提升為主,實現英漢語并重教學,以英語為主進行教學明顯是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故而課程管理中必須要以教師與幼兒雙方面為主,從教師的角度評價教學質量以及價值,針對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形成良性教學循環,以幼兒的角度進行課程形式以及課程內容進行教學,與專業性以及學習行為等多個衡量標準,體現幼兒園教師以及教學的全面性。從課程的因地制宜以及因人而異的角度,針對幼兒園的發展歷史、社區環境、幼兒層次以及教學實力等進行課程合理性判斷,聯合幼兒的家庭以及生活環境,實現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課程的多方聯合,提升教育的綜合性、實效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同時,提高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水平以及課程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評價質量以及教學活動的多樣化。
  三、 結語
  以有趣、探索性的生活場景,進一步為幼兒活動營造良好環境,從而使得幼兒在活動中獲取優質的生活體驗,逐步積累生活知識及經驗,得到發展與促進,在幼兒親近自然、觀察生活的同時,提高對周邊環境的意識,從聲音、感覺、視覺等多個角度,在現有的生活環境中發現更多樂趣,提高對生活環境的熱愛,促進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立明.幼兒園課程的適宜性、文化性與生活性[J].學前教育研究,2015(1):70-72.
  [2]諸君.幼兒園課程設計與管理[J].教育科學論壇,2015(2):55-64.
  [3]但菲,靳美玲.幼兒園課程方案內容現狀及分析[J].教育科學,2012,28(3):43-47.
  作者簡介:
   劉煜,小教高級,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師范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1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